培训可“先学后付”“边学边付”?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警惕“培训贷”陷阱

2024-09-06 17:01 大众新闻·半岛新闻阅读 (112128) 扫描到手机

近日,针对一些不法机构瞄准教培商机,以“高薪”“保障就业”为幌子诱导消费者签下“培训贷”合同以支付高额培训费用的乱象,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发布了《关于警惕“培训贷”陷阱的风险提示》(以下简称《提示》)。《提示》不仅揭示了现实生活中“培训贷”的表现形式,还从专业角度给出了识别和防范的建议。

《提示》表示,在现实生活中,“培训贷”陷阱往往有以下表现形式:

一、虚假承诺。不法培训机构常通过发布“包找工作”“先学后付”“边学边付”等虚假信息诱导消费者购买其课程。

二、捆绑贷款。在消费者报名时,未经充分告知或明示“培训贷”合同条款,便擅自将其与其他网贷平台绑定,办理高额贷款。

三、高额费用与隐性消费。除了报名费用外,还可能存在教材费、考试费、证书费等额外项目,这些费用在报名时往往不会明确告知,导致消费者最终支付远超预期。

为了识别和防范“培训贷”陷阱,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山东监管局提示广大消费者注意以下五点:

一、理性判断谨慎选择。增强防范意识和辨别能力,不轻信机构“边学边赚钱”“高薪零门槛”等诱惑,不要在陌生网络平台注册信息。仔细考察课程,结合自身情况和需求,谨慎选择培训内容。

二、注意甄别培训机构。优先选择有良好口碑、正规资质的培训机构,多渠道、多方面了解课程内容、师资力量、就业前景等信息。

三、仔细阅读合同条款。在签订任何合同前,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关于贷款、费用、退款等方面的条款,确保自己充分理解并同意合同内容。

四、保留证据。在交易过程中,保存好所有与培训机构的沟通记录、合同文件、付款凭证等,以便在发生纠纷时作为证据。

五、及时维权。一旦发现自己陷入“培训贷”陷阱,应立即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并寻求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大众新闻·半岛新闻记者 文鸿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