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土地制度改革重点在哪?农业农村部透露三大信号

2019-02-20 18:33 中新网阅读 (140126) 扫描到手机

        国新办20日就《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举行新闻发布会,对于土地制度改革下一步的重点和方向,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称,研究出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长30年的配套政策,并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有媒体问:今年是新一轮农村改革的开局之年,土地制度改革作为农村改革的一个“重头戏”,请问下一步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是什么?

  韩长赋指出,第一,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要扎实完成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妥善处理好、化解好遗留问题,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发到农户手中。这项工作在党的十八大以后已经连续干了五年,已经基本完成,今年要做好收尾工作。同时,研究出台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以后再延长30年的配套政策,农业农村部要根据中央要求,制定配套政策,确保政策衔接,能够平稳过渡。

  第二,要继续深化农村土地制度三项改革。就是土地征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和宅基地制度改革。改革试点已经实行了四年,试点比较成熟的,比如农村土地征收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这方面将会在修改相关法律基础上,完善配套制度,加快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试点不够充分还不够成熟的,比如宅基地制度改革,要稳慎推进,拓展改革试点,丰富试点内容,探索适度放活宅基地和农民房屋使用权的有效途径。对于有很多闲置宅基地和闲置农房,要探索一些盘活利用的路径。在这之前,要摸清全国宅基地的基本情况,力争2020年基本完成宅基地使用权的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第三,创新经营方式。要完善承包地“三权分置”的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突出抓好培育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这两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同时落实扶持小农户发展政策,培育各类社会化服务组织,提高农业的经营效率和水平。

  韩长赋表示,一号文件也强调,改革要守住底线,就是要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不搞私有化,坚持农地农用、防止非农化,坚持保障农民土地权益、不得以退出承包地和宅基地作为进城落户的条件,这些底线是要守好的。总之,以土地制度改革为牵引推进新一轮农村改革,会进一步释放农村发展的活力。

  1.关于做好19年春节和两会期间网上反恐

  各地、各网站要按照上级部门关于涉疆涉藏、涉恐事件报道要求,严格规范稿源,稳妥把握尺度,不直播、不渲染、不报道细节,避免产生刺激和示范效应,对境外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适度报道,可及时反应重要动态进展和我政府部门相关表态,防范境外恐怖事件负面效应传到国内,如国内发生暴恐事件要严格按照有关部门报道要求,严禁抢发、严禁擅自编译境外报道。

  2.做好中方代表团有关中美经贸磋商舆论工作

  (1)如磋商结果以消息形式发布,有关新闻稿经前方审定后新华社将发通稿,各网站只使用新华社稿,不改动标题。

  (2)如中美双方就磋商结果共同会见中外记者,各网站可转载参加采访的媒体稿件,不搞自选动作。

  (3)关于孟晚舟事件,未经安排,不报道、不转载、不评论,严密防范事件舆情升温和境外消息倒灌,避免给经贸磋商带来不利影响。

  关于华为海外市场,中国科技企业走出去等问题以及其他可能被关联炒作的问题要淡化处理,只在网端适度转载我权威部门信息,不上首页首屏,不擅自转引其他来源信息,特别是境外信息。

  (4)春节期间未经安排,不再跟进报道,降低舆论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