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捂"到底该怎么捂?增减衣物记牢这几个数字

2019-02-24 09:50 新华社阅读 (53506) 扫描到手机

近期,北京气温回升明显,但昼夜温差较大。而在全国范围内,近期东北气温明显回升,预计22-25日,温暖持续加码,哈尔滨将升至7℃,恍如春天。北方的其他地区气温也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而南方与北方形成鲜明对比,江南到华南一带持续阴雨寡照,气温较历史同期偏低2-6℃,可谓是“多雨又低温”。

天气忽冷忽热,人体抵抗力下降,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同时蚊蝇、病毒、细菌、霉菌等随之繁殖,流感、流脑等传染病容易传播,肺结核、风湿性关节炎、哮喘等病容易发作。

季节交替,乍暖还寒,一方面人们容易生病,另一方面也是养生的重要时机。

“春捂”尤为重要

气温渐渐回暖,但寒潮会时不时造访,昼夜温差大。这样的天气凸显了“春捂”的重要性。

受冷会使血管痉挛、血液黏稠、血流速度减慢,脏器缺血,于是感冒、肺炎、气管炎、哮喘、关节炎等便会接踵而来;对于一些血管壁弹性减退、血管舒缩功能降低的老年人和高血压患者来说,春寒还可能诱发中风。所以早春养生仍以保暖为主,注意防风御寒,别急着减衣服。

换衣准则要记牢

“8”是信号:当昼夜温差超过8℃时,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不能过早脱下厚外套。

“15℃”是指标:它是捂与不捂的临界温度,当气温低于15℃时一定要捂,超过15℃就要适当减衣,否则容易诱发“春火”。减衣应一件一件减,最好“早晚添,中午减”,还要遵循“上薄下厚”的原则,尤其要防止后腰、肚子和腿部受凉。

“7天”是适应期:即使气温达到15℃,还要再捂7天,体弱者需再捂14天,使人体慢慢适应环境变化。另外,春天的衣服应适当宽松,可以稍微松开扣子、腰带透气,防止身体出汗诱发受风、感冒。

换季食谱不能忘

适度吃些温性食物以助阳气升发:中医理论认为,冬春换季时节,自然界的阴寒渐退,阳气上升,此时要特别注意养护人体的阳气,应适度多吃一些韭菜、葱、姜、蒜等温性的食物,以祛阴散寒,助长阳气,为一年的健康打下基础。

少食寒性食物以防阻遏体内阳气发越:注意少吃黄瓜、冬瓜、绿豆芽等寒性食品,以防阻遏体内阳气发越。但需要提醒大家的是,有许多“内热”较重或冬天补太过的朋友,常被咽喉干燥、口臭、便秘等“上火”的症状困扰,此时,不宜过多食用温性的食物,可适度吃点养阴润燥的食物,如莲藕、百合、萝卜等。

体质虚弱者宜多食健脾益气食物:对于体质较弱,备受感冒“青睐”的朋友,冬春换季时还应适度增加大枣、山药、小米等具有健脾益气作用的食物的摄入量,以提高机体的免疫力,远离疾病。

多补充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提高人体免疫力是预防疾病的根本,而适当增加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是提高机体免疫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冬春时节应适当多吃些白萝卜、青椒、西红柿、卷心菜、油菜、芹菜、柑橘、草莓等富含维生素C的果蔬。

蛋白质的摄入量要充足:蛋白质不仅能产生热量,还是组成人体“健康卫士”——免疫球蛋白的重要物质,若人体蛋白质摄入量不足可引起免疫力低下。因此,冬春换季时还应增加鸡蛋、鱼类、虾、牛肉、鸡肉、奶类等优质蛋白的摄入量,身体抵抗力相对虚弱的老年人和儿童更应格外注意。

休息运动都做到

早起午睡精神好:春季可以稍微晚睡,晚上11点左右睡觉最好,早上6点钟起床,较为顺应人体阳气的生发,起床后不妨伸伸懒腰,做做干洗脸,按摩太阳穴和涌泉穴。散步可以放在午饭过后,在阳谷光下走30分钟左右,然后再睡个不超过30分钟的午觉。

睡前泡脚除疲劳:晚上睡觉前,最好用40℃的热水泡泡脚,可以温补脏腑,安神宁心,消除一天的疲劳,利于入睡。晚上睡觉先不要减被子,否则容易着凉。

户外活动把病挡:冬季强调静养,但春季相反,应动养,“动则养阳”。人们应该多做户外活动,对健康十分有利。出游时,最好用鼻子呼吸,鼻粘膜的血管丰富,腔道弯曲,对干燥寒冷的空气有加温、加湿的作用。还能阻挡一部分有害物质“病从口入”。

收下这些小Tips,让你这个春天过得春风得意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