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刚:学赶深圳初步形成七大方面实施意见

2019-04-19 07:43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238383)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记者 娄花 图/半岛记者 孟达

深圳的经济为何能创造奇迹?华为、中兴为何能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科技巨头?青岛的差距在哪里?青岛如何学深圳、赶深圳?“这次跟随青岛市党政考察团赴深圳学习,有了更深的触动和更大的提升,考察更聚焦、更精准,边调研、边座谈、边招商,日夜兼程,收获满满。”谈起学赶深圳,市发展改革委主任李刚说,青岛正在研究制定学赶深圳创新突破发展意见,对标深圳先进做法,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初步形成七大方面的实施意见。

>>>谈学深圳

创造奇迹关键在敢闯会干

“特区精神实质不仅在政策上,更在于思想上,在于敢为天下先的理念上。”李刚对于此次学深圳的主要收获首先是发展理念,比如深交所率先开办面向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深圳国际会展中心“要做就做全球第一”,华强方特在“文化沙漠”中做成了国内唯一的全产业链文化强企,深圳人才研修院成为首个由政府牵头成立的高层次人才服务机构。

在李刚看来,改革开放四十年,深圳人口增了千倍、经济规模增了万倍,创造了世界奇迹,关键在于敢闯会干。相比而言,“本市还存在思想解放不够、干事突破性不足等深层次问题,自我满足、小富即安的心态还需勇于克服、敢于突破,放大坐标对标深圳的勇气和信心还需进一步增强。”他说。

从营商环境看,深圳2018年营商环境指数位居35个大中城市首位,对企业有求必应、无需不扰,被誉为“空气政府”。李刚说,“立法先行”是深圳制度创新的重要手段,“契约精神”“按规矩办事”已成为全社会共识。个体工商户“秒批”、落户“秒办”等一系列举措引领全国。审批大厅全程智慧化、便利化、一站式,诠释了“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青岛市营商环境还有较大提升空间,仍存在政策打白条、政府公信力有待增强、首问负责制有待提高等问题。

“深圳正是尊重市场、善用市场,才有了经济的跨越式发展。”李刚从成长路径看深圳得到了这样的结论,正是依靠市场力量,华为、中兴从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发展成科技巨头,正威、宝能等企业在默默无闻的奋进中跃居全国民营企业前列,深创投用20年时间在投资企业数量和上市数量上跃居行业第一。“本市同期也成立了类似公司,但没有做大做强。”李刚说,类似的案例还有很多,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青岛和深圳的许多企业差不多同期起步,规模也差不多,但深圳通过市场化改革、股份制改造,借助资本市场成功崛起。

从创新生态看,深圳创新坚持“6个90%”,较好解决了科技与经济“两张皮”问题,才有了1.4万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李刚举例说,深圳湾创业广场创新、创业、创投、创客“四创”联动,堪比中关村。前海方舟作为国内最大的商业化募集母基金,已培育出17家上市企业。而青岛市成果转化相对较低,“墙内开花墙外香”依然存在;众创空间、孵化器设立得多,孵化成果少;基金规模大,真正投出去得少,引领发展动力的不足。

>>>谈赶深圳

15个国家级园区蕴巨大潜能

“此次学深圳,我们进一步看到了差距,更找准了方向,提振了学赶的信心。”李刚信心满满。

信心从何而来?国内外开放大势提振信心。李刚分析,青岛在国家战略布局中占据重要地位,在北方城市中的区位和经济地位突出,国家和山东省高度重视青岛发展,国内外众多企业家期待投资青岛,青岛有信心借助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这一大势,集聚整合全球优势资源。

“国家战略优势提振信心。”李刚说,本市西海岸新区、临空经济区、财富管理试验区等15个国家级园区蕴含巨大发展潜能,政策叠加优势突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建设的上合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和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是引领发展的重要载体,青岛有信心打响“投资青岛就是投资国家战略”这场战役。

青岛的发展趋势同样提振信心。“本市产业体系完备,产业基础雄厚,纵深发展的空间较大。”李刚说,现正处于后工业化时代,青岛有信心促进投资高速增长,资本快速形成。而且青岛市面积是深圳6倍,城镇化进程还在加快,可承载更多产业大项目,带动青岛市跨越发展。

■抓落实 

学赶深圳有七大实施意见

具体如何落实学赶深圳?李刚表示,首先研究制定学赶深圳创新突破发展意见,对标深圳先进做法,打破传统思维定势,初步形成七大方面的实施意见。

“第一方面,推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李刚说,借鉴深圳高新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促进创业投资行业发展若干措施等政策文件,研究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进一步加大实体经济减负力度。组建政策性融资担保基金和中小企业发展基金,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第二是深化市场化改革。借鉴深圳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措施、户籍迁入若干规定等政策文件,提出建设“法治之城”、深入推进国企改革创新、创新市场化政府经济管理、创新人口管理服务等意见。第三是扩大高水平开放。借鉴深圳提升利用外资质量、招商模式等经验做法,提出推进国际贸易便利化改革、放宽外商准入限制、加强专业化招商等意见。第四是建设全过程创新生态链,提出推动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攻坚、开创科研管理新范式、打造颠覆性技术策源地、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地、塑造新型教育体系等意见。第五是提出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打造一流数字政府、深化商事主体退出机制改革、打造信用建设示范城市、建立更加规范的涉企执法制度、优化政策执行环境等意见。第六和第七方面是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组织保障,提出建设新型智慧城市等意见和强化干部保障、考核激励等意见。

引导编制楼宇经济发展规划

抓好产业链设计和培育也是下一步重要工作,“借鉴深圳经验,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等核心方向和文化旅游、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重点方向,设计产业链和招商方案,加强集成电路、医药及医疗器械、电动汽车等重点产业链培育引进,构建3至5个国际一流、国内领先的优势产业集群。”李刚提到要强化市场化,注重去行政化,研究区市、功能区主导产业方向,完善“一区一业、一园一链”特色发展,推动重点产业链集聚集约布局。

针对本市楼宇经济质量不高、配套设施不足、管理水平不高等问题,李刚表示,将加强规划政策,引导加快编制全市楼宇经济发展规划,鼓励中心城区按照“一楼一园区”“一楼一特色”的思路,建设一批金融、律师、会计等专业楼宇,打造特色楼宇经济。降低存量闲置规模。实施楼宇升级改造工程,对旧楼宇升级改造实行补贴奖励,实行“一楼一策”。探索“楼宇+双创”新模式,创新“工业+”发展模式,盘活存量楼宇,促进工业总部楼宇聚集。研究制定发展总部经济实施办法,对重点企业给予奖励和政策支持,选好世界500强总部基地,策划好开放展示中心。

积极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李刚表示,针对园区产业定位不聚焦、体制机制封闭、创新活力不旺等问题,本市还将优化提升15个国家级园区。聚焦产业升级,培育特色产业集群,发展创新产业链,推动差异化发展。聚焦体制机制,创新管理体制,深化“管委会+公司”制度改革,完善配套机制。聚焦创新驱动,优化科技创新体系,提升成果转化能力,构建企业创新体系。聚焦能级提升,合理优化园区类型,填补本市国家级园区空白,积极申建自由贸易试验区。

优化政策支持方面,发挥行业协会在“双招双引”中的重要作用,邀请企业家、行业协会参与政策制定。建设青岛“政策通”平台,让企业群众更加便捷地获取政策。研究制定诚信企业绿卡制度,让持卡人享有更好的服务。对照国家18项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开展区市营商环境评价。“对重大政策制定中的不同意见,部门间协调不下来的,可以直接上市委、市政府会议上讨论。”李刚表示,这样可以避免重点工作久拖不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