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答卷 | 搞活大青岛,谱写新答卷

2019-09-19 21:44 半岛网阅读 (745544) 扫描到手机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万物勃兴,生机盎然。习近平总书记在成功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视察山东、视察青岛,对山东发展把脉定向、提出明确指示,对青岛提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谆谆嘱托。

时间是最忠实的记录者,也是最客观的见证者。回望过去一年,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按照省委战略部署,青岛凝聚起奋力前行的磅礴力量,激荡着决战决胜的豪情壮志。吹响号角、发起攻势,咬定目标、勇毅笃行,各项工作全面起势,突破发展,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努力向总书记、向党和人民交出一份靓丽答卷。

即日起,本报推出《青岛答卷——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大型全媒体系列报道,全面展示青岛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的时代新姿。在总书记重要指示指引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接着一件办,青岛就一定能在新时代的时间坐标中,赢得一个更辉煌的未来。

青岛答卷① | 搞活大青岛,谱写新答卷——写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一周年之际

5月23日,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三天后的市级机关会议中心座无虚席,“高端制造业+人工智能”攻势作战方案答辩会上,问与答的双方不搞套路、单刀直入,集思广益、群策群力。

在这个比往年更炎热的初夏时节里,青岛处处呈现着比天气更火热的干事激情。

没有什么词语比“机遇”更能精准定义青岛所处的历史阶段,没有什么词语比“担当”更能准确描述青岛人现在的精神状态。

2018年6月12日至1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成功主持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后,视察山东、视察青岛,对山东发展把脉定向、提出明确指示,对青岛提出“办好一次会,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重要指示要求。

总书记的殷殷嘱托,恰如航标和灯塔,为我们往哪里走、怎么走,指明了方向。

总书记的关心厚望,是巨大鼓舞,是前行动力,激励我们担当作为、攻坚克难。

责任重大、使命在肩;时不我待、只争朝夕!一年来,沿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按照省委战略部署,青岛吹响号角、发起攻势,咬定目标、勇毅笃行,各项工作全面起势、突破发展,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一步一个脚印把总书记擘画的蓝图变为现实。

向海图强,书写激情豪迈乐章

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时强调,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因海而立、依海而兴的青岛,最大优势在海洋,最大潜力在海洋,最大希望在海洋。总书记的海洋情怀,鼓舞着青岛在经略海洋的征途上扬帆远航。

青岛在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等国字号平台方面加快建设步伐,在大洋钻探船、海上试验场、载人深潜器等国家大型科技设施方面加快推进,不断放大海洋科研力量高度聚集的硬核优势;

今年1月底,青岛港完成世界首例5G远程吊车操作,“智慧码头”成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海洋港口的重要砝码,以海港为枢纽,全球资源要素正加速向青岛聚集;

今年2月,占地3平方公里、投资千亿元的青岛海洋活力区破土动工,一座正在崛起的“未来之城”见证着青岛向海图强的决心和行动……

眼下,一场目标高远、路径清晰、责任明确的“海洋攻势”正在青岛迅速展开:力争到2022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突破5000亿元,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31%,海洋新兴产业占海洋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6%,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15%以上。

对标国际标准,突出问题导向。围绕海洋产业、海洋港口、对外开放、海洋科技、海洋生态、海洋文化这“六场硬仗”,青岛各涉海单位劲锐出战,气势如虹,为实施海洋强国战略和建设海洋强省贡献青岛力量。

做强开放,昂起山东经济龙头

总书记要求山东主动融入国家开放大局,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省委要求青岛打造山东面向世界开放发展的桥头堡。

锐意改革、敢创新路。青岛正在不断加大改革开放力度、重塑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对内与京津冀、沿黄流域、东北三省形成发展互动,对外面向东北亚、联通日韩,打造长江以北地区国家纵深开放的新的重要战略支点。

为打造“高地中的高地”,青岛加快建设国际航运贸易金融创新中心,推动航运、贸易、金融三者紧密互动,最大程度发挥港口对城市的综合带动效应;

4F级胶东国际机场今年底就将转场运营,未来必将成为“面向日韩地区的门户机场”和“东北亚枢纽机场”;

加快国际时尚城建设,面向世界打造创投风投中心,吸引集聚全世界的年轻人和创业风险投资……

如今的青岛,新旧动能转换已全面起势。智能家居、轨道交通等8大产业集群入选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百亿级集成电路、北汽新能源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现代海洋、健康养老、生物医药等8个产业增加值增速超10%。随着聚好看等科创企业的崛起,青岛实现了独角兽企业从0到4的突破。

“双招双引”是高质量发展重中之重,青岛把“双招双引”作为经济工作“第一战场”“一把手工程”,用平台思维做乘法,通过平台整合资源,实现价值倍增效应。

2018年,青岛新批外商投资项目956个,合同外资98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86.9亿美元,在全国位居前列;引进内资项目2135个,实际引进内资2156.1亿元,同比增长14.2%。2019年,这股势头愈发强劲:3月22日,青岛在深圳举行推荐会,现场签署24个产业合作项目,总投资额971亿元;4月10日,央企与青岛现场签约重点合作项目18个;5月底,第三届海外院士青岛行再结硕果,院士港再添53名院士。从追着院士跑,到院士抢着来,青岛已成高端人才聚集地。

城乡共振,擘画民生幸福图景

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山东代表团审议并发表重要讲话,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出明确要求。2018年6月12日至14日,总书记在山东考察时,要求山东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深情嘱托,言犹在耳;殷切期望,牢记心间。青岛立足实际、着眼样板打造,制定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发起乡村振兴攻势,绘制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青岛方案”,精准确定“五大振兴”重点任务,为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贡献青岛力量。

在崂山区东麦窑社区,一幢幢载着乡愁的石头民房,摇身一变成了“仙居崂山”精品主题民宿,社区党支部书记李绍亮忙着向游客介绍祖辈流传下来的松烟制墨法和墨窑的传说;

在莱西市中庄扶村,“莱西经验”大放异彩。昔日秃山变青山,昔日穷村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明星村。“要问我们村为啥有能耐,关键就是有个好支部。”村民刘树江挑着大拇指称赞……

乡村振兴攻势号角连营,突破平度莱西击鼓催征。青岛正以更大的决心、更明确的目标、更有力的举措,高水平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描绘壮美的“青岛版富春山居图”。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2018年6月12日,习总书记视察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时的指示要求,流露着他对人民的深情。

青岛各级把总书记的指示要求当作改善和保障民生的强大动力,认真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办成一批惠民生、暖民心的实事,让民生事业的改善成为青岛这座城市最真切、最生动、最温暖的符号,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去年,青岛全市财政用于民生支出1156.2亿元,比上一年增长9.3%。今年又确定了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10件实事,涉及就业、社保、住房、交通等方面共计27项。青岛发起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发展时尚文化,提升时尚理念,以文化引领生活方式创新,这一符合青岛气质的创新性部署,无疑会让青岛的未来更加美好,让市民的生活更加幸福。

担当作为,焕发昂扬向上精气神

凝心聚力抓落实,一笔一画做答卷。把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山东发展的生动实践,重中之重、要中之要就是抓落实。

今年1月30日的2019年青岛市迎春茶话会上,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王清宪明确提出,各级领导干部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要狠抓工作落实,做好“施工队长”,聚焦重点难点堵点,发起一个又一个攻势,拿下一个又一个“山头”,炸掉一个又一个阻碍发展的“碉堡”。

春节后上班首日,山东省召开“担当作为、狠抓落实”工作动员大会,引发青岛干部群众共鸣。青岛提出“学深圳,赶深圳”,放大坐标找不足,提高标准找差距,勇于向强者亮剑,以“开局就是决战”“起跑即是冲刺”的状态迅速进入全市发起的“15个攻势”中,明确作战图、施工表,组织“爆破手”“小分队”“尖刀班”,精兵强将,强力突破。

围绕15个攻势的“大场面”答辩会,迅速在青岛的党员干部中引发热议。市领导走上答辩席,不仅要接受各种“刁钻”“犀利”的提问,还要把答案落实在纸面上,通过媒体传播给广大干部群众。伴随着一系列“想透、说清、干实”的举措,一股决战决胜的信心在这座城市激荡;

5月18日,第一批150名选派干部作为先头部队,踏上了去深圳体悟实训的行程。在100天左右时间,他们要在“市场化、法治化”为主题的集中培训班里进行头脑风暴,然后到深圳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体悟实训。

他们带着使命去深圳,就是要身临其境,体悟深圳发展生态,增长建设青岛本领,带动更多的青岛干部成长,使市场化、法治化、专业化、开放型的意识和能力,渗透到青岛干部的血液中,成为一种自觉和习惯。“小组成员天天‘晚自习’到深夜,大家憋着劲取真经,回去后用于工作实践!”来自城阳区的选派干部管方略说。

兴担当之风,攻坚拔寨有作为!聚狠抓之力,众志成城有落实!一个担当作为、勇争一流,狠抓落实、只争朝夕的青岛,正在向高质量发展发起全面冲锋,做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向总书记交上一份靓丽答卷。

青岛答卷②丨逐梦深蓝舞蛟龙,经略海洋立新功

总书记点题

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建设海洋强国,必须进一步关心海洋、认识海洋、经略海洋,加快海洋科技创新步伐。

青岛,因海而生也因海而兴,大海赋予这座城市蔚蓝的底色。而在新一轮城市发展中,青岛正在谋求从海洋中汲取更大的能量。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视察青岛,为青岛经略海洋指明方向。一年来,青岛市积极贯彻落实海洋强国和海洋强省战略部署,大力推进国际海洋名城建设,加快推动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国家深海基地、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等一批经略海洋的国之重器,成为青岛海洋经济的强引擎。海洋经济走在前列的青岛,未来将再扬帆。

点石成金,锤炼硬实力

《中华海洋本草》由300余名专家历时5年,经过系统整理和研究编纂而成,其中涵盖的海洋“宝藏”数以千万。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时,对展陈的这本巨著颇感兴趣。听取中国工程院院士管华诗介绍后,习总书记表示打造中国“蓝色药库”是“我们共同的梦想”!

让海洋资源转变成海洋动能,青岛一直孜孜以求。青岛近年来目光瞄向深远海,拓展着海洋梦想的边界;同时拥有占全国七成的海洋科研资源,中科院海洋所、中国海洋大学等一批海洋科研机构在这里深深扎根;这里也是国家布局蓝色崛起的重镇,国之重器鳞次栉比。青岛手握海洋经济发展的一手好牌,肩负着建设海洋强国的使命。

海检集团战略发展总监王勋龙对于集团这一年取得的成绩颇感欣慰,从获批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时纸面上的规划,到落地生根成为青岛海洋产业一张崭新的名片,成为青岛海洋硬实力的象征,这背后是所有海检人无数个日夜奋斗的结果。位于青岛蓝谷的青岛海检集团有限公司,围绕检验检测全产业链发展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拥有国家海洋设备质量检验中心、海洋水下设备试验与检测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海洋设备重大产品研发和试验检测平台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建有水下设备、电磁兼容、海洋电缆、新能源电力电子等7个国内领先水平的实验室,可为海工装备、航空航天、轨道交通、汽车、军工等12个重点行业提供检验检测解决方案和5000余项检验检测服务。

“去年总书记视察青岛,更坚定了我们关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王勋龙说,筹建之初该集团就确定了服务全国、优化提升青岛海洋产业结构的目标,并以此聚集全国海洋装备领域的资本、技术、市场等各种资源。“一年来我们始终注重夯实基础,同时打造海洋装备检测联盟,围绕海洋装备检测将“产学研检用金”聚拢起来,同时注重行业标准制定掌握话语权。”经过这些年的建设,尤其是近一年的发展,海检集团已经在国际上走在了前列。

优势升级,焕发新动能

青岛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海洋强国战略思想,在经略海洋方面率先走在全省前列,发起新旧动能转换“海洋攻势”,海洋经济继续保持快速增长。据青岛市统计部门初步核算,2018年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3327亿元,同比增长15.6%。海洋生产总值占GDP比重27.7%;2019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海洋生产总值696.8亿元,同比增长12.7%。

去年以来,青岛的海洋传统产业总体保持稳步增长,新兴产业发展活跃。其中,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设备制造业和涉海产品及材料制造业四个支柱产业共实现增加值2025亿元,同比增长14.5%,占海洋经济比重60.9%,拉动海洋经济增长8.9个百分点。位于北极圈的亚马尔LNG项目已成为世界瞩目的“能源名片”,这一多方合作的典范中,中国制造占据举足轻重的位置,这一项目的多个模块由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打造,这些模块也正是从胶州湾一路跨海运抵亚马尔组装的。如今的海洋石油工程(青岛)有限公司生产的海工装备已获得全世界广泛认可。

海洋是青岛的优势产业,让优势焕发更大的活力,是青岛海洋经济潜力之所在。不久前,中科院海洋所传来消息,由中科院海洋研究所与青岛农业大学、烟台海之春水产种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新品种扇贝“青农金贝”,获国家水产新品种证书,这也是我国第一个富含类胡萝卜素的雌雄同体型扇贝新品种。

青岛海洋产业的蓬勃发展,是坚持科技为海洋经济发展服务的必然结果。我国海水养殖产业基本从零开始,经过海洋科技人员攻克苗种繁育、养殖模式、饲料配制等系列技术,引发了以海带、对虾、扇贝、海水鱼、海参与鲍鱼为代表的“五次海水养殖浪潮”和海水增殖大发展,使我国一跃成为世界水产品产量第一的国家。这五次蓝色产业浪潮,都从青岛发端。而当前青岛目标瞄向深远海,再加上冷链技术的推进,青岛正走在海洋渔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上。

山东获批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青岛是三大核心城市之一;西海岸新区获批国家级新区,海洋战略成为国家赋予的使命担当。青岛正通过海洋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工程,抢抓机遇,推动原有优势产业焕发新动能。

未来可期,走在最前列

建设海洋强国,青岛描绘着更加宏大的海洋梦,给予青岛更广阔的空间施展拳脚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发展标准。

“这是一个披着码头外衣的高科技公司!”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田莹娟自豪地说,在她身后,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正在忙碌运转之中。之所以说它是披着码头外衣的科技公司,正是因为其在国际上的领先地位。建成运营之初,这座码头就攻克了10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包括全球首次研制成功机器人自动拆装集装箱扭锁、全球首次研制成功轨道吊防风“一键锚定”装置、全球首创自动导引车循环充电技术等专利。两年来其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目前已受理和授权专利84项,其中发明专利44项;实用新型专利40项,已申请国际PCT专利3项。编写企业标准22项,申报中国港口协会团体标准2项,初步建立自动化码头标准体系,这也是国内首个。

自2017年5月11日投产运营以来,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用实实在在的数据,交出了一份震惊业内的成绩单:当年投产、当年达产、当年盈利,全面超过人工码头。2018年12月31日,创出单机平均效率43.23自然箱/小时的最新世界纪录。

采访中,田莹娟不断在强调“效率”,那效率到底意味着什么?田莹娟说,效率意味着更好的服务体验,从码头投入运营以来,没有一条船因为作业效率问题而延误班期;集卡车到码头上提货,整个流程仅需13分钟,装配效率远远超过人工作业,效率优势、性能优势、成本优势等得到了极大体现,这也是青岛港在服务海洋经济中能发挥的极大优势。

田莹娟说,青岛港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的技术在不断更新之中,未来还有更多可能。例如,它联合承担了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物流管理与智能服务关键技术”,是“智慧物流领域”的首个国家重点专项;今年还完成了基于5G连接的自动岸桥吊车的控制操作,实现了通过无线网络抓取和运输集装箱,这是全球首例在实际生产环境下的5G远程吊车操作。

从百余年前从栈桥上肩扛人抬卸货到如今的全自动化码头,青岛的港口发展几经更迭。也正像青岛港一样,青岛的海洋经济未来也将焕发出更加强大的动能,如蛟龙入海,抢抓优势,再立新功。

[心里话]

海检集团战略发展总监王勋龙:

总书记视察青岛,给我们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明确的方向,让我们坚信海洋梦想必将变成现实。我认为我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要踏踏实实,将规划一件件落实到位,做到位。

青岛新前湾集装箱码头有限责任公司党委副书记田莹娟:

总书记视察青岛时,明确要求要经略海洋、建设海洋强国,要贯彻好总书记的重要指示要求,青岛港承担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将在进一步加快智慧港口建设、优化客户服务体验上不断努力,朝着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的海洋港口的目标不断奋进。

青岛答卷③丨自主创新破垄断,科技赋能造硬核

总书记点题

一个国家要发展,明确目标和路径很重要。我们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创新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是我们能否过坎的关键。要坚持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发挥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大力培育创新优势企业,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蛟龙号”下潜深海、“雪龙号”极地破冰,如今“贯龙号”深邃钻地。去年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时强调:要坚持走自主创新之路,要有这么一股劲,要有这样的坚定信念和追求,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一年来,青岛企业主动创新,不断加大投入,沿着全新的产业路径在轨道交通、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产业取得突破,青岛970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赋能未来,高质量发展。

打破垄断,“贯龙号”地下穿行

挖地铁隧道就像是在地下给城市“做手术”,技术水平不可小觑。这一年,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一台崭新的“贯龙号”土压平衡盾构机从青岛发往施工现场。这套设备半年研发制造,产品顺利下线并成功应用,意味着该公司自主研发的第一台“贯龙号”获得了市场的认可,也打破了长期以来核心技术被国外垄断的局面。

作为项目负责人,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王以栋介绍,2011年公司成立初期,用于青岛地铁的这种设备均采用与国外厂家合作生产的模式,团队不负责设计,只进行生产组装,合作厂家对团队进行技术封锁,由于没有自主知识产权,盾构机成本居高不下。

为打破这一格局,实现产品的自主研发和国产化,去年,公司开启土压平衡盾构机的自主研发工作。半年多的时间里,王以栋和团队从结构设计、液压控制,到核心驱动系统,团队迈过了一道道“坎”。王以栋说,如今这台设备运行良好,获得了项目方的认可,产品成本下降了20%左右。

乘着自主研发产品投入市场的东风,王以栋又开始了“双模式”盾构机的研发。“挖地铁可能会遇到硬岩,也可能遇到软土,原来的‘贯龙号’有两种,有专门啃硬石头的,也有专门挖软土的,但是现实施工过程中一条路段可能会有多种地质,在地下更换设备类型根本不可能,如果把设备吊到地面更换,不仅会有巨大的资金成本,对工期也会有一定影响。”王以栋介绍,最新研发的双模设备就克服了这一难点,设备能够实现“软硬兼吃”,掘进效率大大提升。

“咱们国家有‘蛟龙号’能下潜到深海、有‘雪龙号’能在极地破冰科考,而我们的‘贯龙号’是专门用来在地下挖掘隧道的,就像是一条‘钻地龙’。”王以栋说,“我们希望用这条‘钻地龙’为国家地铁事业多做贡献。”

不仅是地下轨道交通设备,5月23日10时50分,我国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浮试验样车在青岛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在高速磁浮技术领域实现重大突破。高速磁浮列车可以填补航空与高铁客运之间的旅行速度空白,对于完善我国立体高速客运交通网具有重大的技术和经济意义。

在胶州湾北部,有一片83平方公里的土地被称为“动车小镇”,全国近一半的动车产自这里。这里是有着“中国高铁心脏”之称的中车四方股份公司所在地,目前已形成完整的高速列车及轨道交通装备技术创新体系和产业集群。根据规划,到2020年,小镇全产业链产值有望超过1000亿元。

创新升级,智能产业加速度

“您好,欢迎来到青岛里奥机器人公司,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走进青岛里奥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展厅,一位人形智能机器人便主动“搭讪”,不仅能够进行智能问答,还能完成智能导航、自动避障、迎宾接待等服务。一年来,里奥机器人不仅在政府服务大厅、银行等处亮相,而且经过系统的研发再升级,获得全球首个机场服务问询机器人批量采购订单,深耕服务机器人行业多年,里奥机器人的品牌影响力正在不断增强。

“服务机器人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大量的科技研发投入。”公司创始人王志浩说,里奥这一年在机器人场景服务研发上的投入超过1000万,团队已有知识产权涵盖了人工智能算法、云服务平台、机器人操作系统、情感计算、机器人整机和关键零部件设计技术。

在机场,机器人可以提供值机、贵宾室引导、登机提醒等全过程服务,能让乘客感觉到时间是可控、放心的,相当于有一个高级助手在帮着你。王志浩说:“我们中标的广州白云机场这个项目,是行业当中一个少见的大订单了。”目前,该项目首批20多台服务机器人已交付白云机场投入使用,后续将增加至200台。

之所以成功,王志浩坚信在未来相当长的期间,以智能机器人为载体,以多元感知为手段,以情感计算为突破,是实现高级人机交互的有效途径。随着人工智能等相关技术的不断进步,服务机器人终将成为物联网中连接人与其他设备的中枢。伴随着机器人行业的飞速发展,里奥机器人的科研实力和市场规模都在不断扩大。2018年,里奥机器人迁址到高新区国家级机器人产业基地,规模再度升级,今年1至5月份,里奥的意向订单已超亿元。

生物医药领域也是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华大基因海洋基因库一期建成运营,国内首创杰华生物“乐复能”国家一类抗病毒新药投入生产,百洋制药渗透泵型二甲双胍缓释片出口美国,奥克生物、瑞思德等干细胞临床诊疗技术国内领先,精准医疗产业加速崛起。

赋能未来,“956”夯实根基

新旧动能转换核心在产业,关键在企业。青岛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紧跟产业趋势,确立了全新的“956”产业集群体系,为20个产业“量身定制”发展方向、建设路径和配套政策,对重点产业和项目建设实施精准服务。

沿着全新的产业路径,让人充满期待与想象的“956”产业体系渐次隆起,为新旧动能转换夯实了根基,为青岛经济平稳发展贡献了力量。目前,青岛累计储备970个新旧动能转换项目,总投资1.6万亿元。以轨道交通装备、智能家电、汽车制造等为代表的青岛9大优势特色产业,正以智能化、集群化为方向,加快产业链延伸、创新链突破,壮龙头、强配套、提能级。

汽车行业已成为青岛支柱产业中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2018年,青岛汽车产量首次突破百万辆大关,达到103万辆。同时,2018年青岛汽车产业主营业务收入首次突破千亿元。年产35万辆的北汽新能源汽车项目投产,助力青岛成为全国第一、全球第二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

为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未来产业,青岛密切跟踪国际科技产业发展最新变化,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节能环保、文化创意五大重点领域,实施跨代赶超计划。目前,青岛入库新旧动能转换新兴未来产业项目360个,总投资4800亿元。

5月27日,以“新攻势 新动能 新跨越”为主题的高新区2019年项目集中签约仪式在高新区中科研发城举办。本次签约仪式上共集中签约总投资200亿的高端项目32个,涵盖软件信息、医疗医药、智能制造与新材料、互联网、金融、高端服务六大主导产业。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青岛不断注入新动能,抢占市场最高点。

[心里话]

中船重工(青岛)轨道交通装备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副总工程师王以栋:

习总书记视察山东,对我们影响鼓舞很大,要实现中国梦和强国梦,还得发展科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会立足岗位,努力工作,多学习、多做事,不辜负总书记对基层人员的嘱托。

青岛里奥机器人创始人王志浩:

未来要面向智能客服和家庭服务机器人市场,我们紧抓服务机器人自然交互的人工智能核心技术,把公司打造成一个有品牌影响力的企业。

青岛答卷④丨公园建到家门口,转角就能遇到美

总书记点题

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

自从一年前搬进小水清沟社区的新楼房,63岁的张秀文一下子过上了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楼下就有健身广场,每天早上来这里遛弯健身,晚上跟老姐妹们跳一个小时的广场舞。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见证着青岛这座魅力城市品质提升的斐然成效。如今,像张秀文一样,越来越多的市民感受到了岛城这一年来发生的巨大变化——郁郁葱葱的树木与干净整洁的街道相簇拥,秩序井然的车流与文明礼让的行人有序行进,环境优雅的小区与怡然自得的居民和谐共生……

城市改造,出门处处是公园

6月5日上午,小水清沟社区的广场上充满着欢声笑语,张秀文和她的邻居们正边锻炼边拉着家常。一年前,小水清沟村旧村改造后回迁,张秀文和他们的老邻居相继搬上了高楼。这让住了半辈子简陋小平房的张秀文直呼“以前做梦都梦不到”。

张秀文自打结婚就来到小水清沟村居住,一家人蜗居在三间简陋的平房里,一住就是40多年。2010年启动城中村改造,在原址建起15栋新楼房。去年,张秀文和儿子一家分别搬进了新楼房里。“我们居住的环境再也不是从前的脏乱差,小区漂亮得跟花园一样,还有好几处休闲广场和健身设施。每天早上我会下楼在小区里遛弯,呼吸新鲜空气。晚上就和老姐妹们相约在楼下的广场上跳舞,现在的生活享老福了!”张秀文感叹。

去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青岛时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总书记对城市建设治理提出的这一要求,为青岛追逐“魅力”指出了一条更有深度、更富内涵的路径。如今,经过一年的淬炼升华,岛城正焕发着全新的城市魅力。

通过改造,市北区大连路26号的口袋公园已成为周边市民休闲好去处。这是辽宁路街道办利用零星空地打造的绿化项目,也是青岛市今年第一处新增的口袋公园。目前,这里有两处可供居民休息的连廊及一处景观亭,边角位置也充分利用,设置了景观绿化带,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处闹中取静、曲径通幽的休闲空间。“原来这个地方杂乱无章,还有安全隐患。街道征求居民意愿之后,建了好看精致的凉亭、长廊……心情随着公园的建成也越来越好,甭提多美了。邻居们都喜欢在这歇歇脚,说说话,感觉邻里之间的感情也更深了。”大连路社区居民李秀美说。

口袋公园,也叫迷你公园、街心绿地,主要指面积在100至2000平方米、向社会公众开放、具有休憩交往功能的绿地。2018年,青岛市实施新建改建绿地799公顷,实施口袋公园建设189个,超额完成年度目标,实现绿化为民,增绿便民,打造“洁序净美”“绚烂多彩”的城市环境,增强市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今年,青岛市仍将紧紧围绕增加绿量,提升城市品质的目标,继续推进口袋公园、街心公园建设与管理,全年计划实施新建改建“口袋公园”50处,让广大市民在转角就能遇到美。

改善民生,老城焕发新魅力

站在时间的长河里丈量青岛的变化,似乎仅仅是“一瞬”,但对于见证者来说,每一个细微之处,都显得弥足珍贵。一年前,家住人民路32号楼院的居民曲富萍最担心的就是下雨天,“我们一家在这里住了30年,以前屋顶破损漏雨,房子里返潮严重。楼院里下水道总是堵塞,一到下雨天脏水能淹到膝盖。到处坑坑洼洼,经常有老人孩子摔倒,住得实在是闹心。”

去年,位于人民路32号的6栋建于上世纪70年代的老楼,被列入了老旧楼院改造项目,涉及居民200余户,改造面积10000余平方米。改造中不仅利用拆除后的空地规划建成了停车场,还建设了集党建宣传与健身休闲于一体的党建广场,使楼院环境得到根本转变。“真没想到,住了这么多年的老房子,如今能变得这么干净漂亮,老小区一下子变成了高档小区,生活变得更方便,我们心里美滋滋的。”曲富萍说。

作为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岛城集中开展老旧楼院、背街小巷整治改造工作,全面提升城市形象和文明程度。截至2018年年底,全市共有27万户居民直接获益,最大限度地解决了百姓关注的老旧楼院“里子”问题,让老城区从内到外焕发新魅力。今年,青岛市将继续推进老旧楼院整治工作,涉及建筑面积88万平方米,1万户居民。

城市形象是城市的一张名片。五一期间,崂山石老人沙滩上,伴随着海浪阵阵,十多名歌手站在草地上,弹着吉他轻轻歌唱。一曲歌罢,掌声不断,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观赏,这里俨然成为了岛城音乐打卡地。

眼下,岛城正加快建设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和时尚资源的崂山区,也已经奋力发起国际时尚城建设攻势,重点打造花园酒吧广场、协信星光里、国信如是文创园3处特色酒吧休闲街区,丰富“夜经济”的文化内涵。

宜居宜业,实实在在办小事

城市的本质不是钢筋水泥森林,而是保有热度和温度。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就是强调城市的规划、建设、发展要坚持以人为本,一切从人民的需要和利益出发,重心下移,为市民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

近日,市北区镇江路街道召开“红色物业”推进会,为物业小区电动自行车充电安全问题把脉开方。近些年,使用电动自行车的居民越来越多,但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交通和消防安全事故,尤其是因电动自行车充电引发的火灾,往往“火小灾情大”,造成严重后果。镇江路街道党工委把破解这一难题作为“红色物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先后对辖区22个物业小区电动车数量和停放位置摸底排查,挑选可停放电动车的安全位置,整理出电动车充电桩建设和管理工作方案。

6月6日,街道第一批充电桩在金玉良缘小区建成投入使用,可同时容纳2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居民王师傅将电动车配套的充电器输出线插入电动车后,再将插头插到对应插座上,然后刷卡支付,即可给电动车充电。“电动自行车充电桩每次收费在1元到2元钱,充满后自动断电,既安全又方便,太贴心了。”

“加快建设充电设施,是打造宜居宜业魅力家园的需要,是广大居民的迫切愿望,也是对我们勇于担当,为民服务的实际检验。”镇江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冷严冰如是说。

一年来,青岛市积极推动涉及民生领域的公共事务下沉,在办理公共服务事项上合并同类项,积极“做除法”,由60余项压缩到53项,形成了社区“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清单,对社区网上受理事项进行了重新梳理,53项社区公共服务事项可以在山东省政务服务网实现一窗受理。过去那种“脸难看、门难进”的景象早已成为历史,影响群众“最后一公里”的瓶颈悄然打通。

整洁的长街,四通八达;繁华的街市,规范有序;丰富的绿地,移步换景……徜徉在岛城的大街小巷,你会不断赞叹这座城市是如此的迷人。

[心里话]

69岁小水清沟社区居民郑广先:

我们这代人经历过从前的苦日子,以前觉得“点灯不用油、耕地不用牛、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理想的生活。现在赶上了大好形势,我们的生活水平发生了质的变化,尤其是最近这一年,我们回迁住上了新小区,周围环境更美了,过的真是衣食无忧的幸福生活。

71岁海泊河社区居民朱秀兰:

在党的领导下,现在我们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了。政府的服务也越来越细致,不说别的,就说我们小区,只要我们遇到问题反映上去,社区能解决的会当场解决;解决不了的会马上往上汇报。我们前段时间反映不少居民在楼道给电动车充电有安全隐患的问题,街道马上摸底排查,很快给我们安上了电动车充电站,这效率太高了!

青岛答卷⑤丨上班入股领红包,五金农民心里美

总书记点题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要加快构建促进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长效政策机制,让广大农民都尽快富裕起来。要把党的政策用生动通俗的形式宣传好,让广大群众听得懂、能理解。要加强村规民约建设,移风易俗,为农民减轻负担。

在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胡家村,一间原本闲置的平房里轰隆隆开着数条生产线,“留守”妇女们在这里安装着各类电器的遥控器,一个月就能拿到3000多元的工资。就是这些妇女们,照顾老人、孩子还要种地,一点儿活儿也没落下。

一年前,习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近日,半岛记者走访岛城农村,探访近一年来的变化。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才集聚到岛城农村大地,他们各显神通,让无数农民开始和城市上班族一样领到“月薪”,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致富有招,种地赚钱一把抓

在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胡家村惠民工厂,长长的工作台托起了多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上都有10余名工人,正在忙着“生产”遥控器。“我们这些人,几乎都是家庭妇女,没什么文化,平时要照顾老人、孩子,还要种地。”该工厂主管孙丽英介绍,每条生产线由固定的9个岗位组成,从空空的遥控器壳子,到组装液晶屏、条码,再到最后外检、包装,各司其职。

“每个人都很少请假,照顾孩子上学和老人都能在下班时间解决,连种地都是早起或者下班后去干。”孙丽英说,最吸引工人们的是每个月都能拿到3000元左右的工资,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

胡家村第一书记费超介绍,胡家村是山东省级贫困村。多方协调、努力之下,乡村惠民工厂在摸索中开办起来。2018年10月,胡家村模式得以复制放大,以连锁方式在宝山镇驻地开办第二个乡村惠民工厂,解决了更多留守劳动力家门口就业问题。如今,胡家村乡村惠民工厂培养产业工人由最初的9人扩大到两个工厂110人,为村民个人和村集体增收98万元,人均月增收2600元以上。

目前,乡村惠民工厂品牌方案已报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审批,链接态连锁式乡村惠民工厂模式将复制到更多村,带动更多的留守人员家门口就业增收。

随着岛城农村产业的发展壮大,农民就近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

平度东阁街道上马村村民董文华,祖孙三代一直依靠家里几亩山区薄田维持生计,然而收成却大不相同。爷爷董明财受多子女、地少贫瘠困扰,一辈子勤苦劳作,仅仅维持温饱。父亲董福金开放观念,先后发展小樱桃、大樱桃等高效农作物,虽然还是原先的土地,但是家庭条件得以大大改善。到了董文华,因车祸瘫痪在床,但乘着“农村电子商务”东风,售卖村庄大樱桃等农产品,得以走出生活困境。下一步,董文华一家打算扩大大樱桃园规模,以增加收入,一家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与憧憬。

人才集聚,众“智”成城兴乡村

习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在青岛的农村大地上,不止是本地人回乡创业,操着祖国各地口音的人才也会集了起来。

宝山镇荒庄村第一书记缪树武老家江苏沭阳县新河镇,2018年4月,他来到荒庄村,发现这里基础设施比较落后,村道部分已破损,路灯早已损坏不亮,自来水设施因水泵被盗且年久失修而无法使用。

近一年来,在多方努力之下,村子华丽变身:今年以来,协调爱心企业中青建安集团投资约35万元为村安装了路灯、建设深水井,安装了饮水净化设备;协调青岛瑞源集团投资约25万元对村办公场所进行了翻建装修,对村民活动场所地面进行了硬化,并对村道进行了绿化和修建了村排水渠;对通往村外两户村民未硬化路面进行了硬化,进一步完善了荒庄村基础设施,显著提升了村容村貌。

荒庄村村民原本都要买水喝,因为地下水水质差,一桶水就要花2.5元。在缪树武等人的努力下,村头设置安装了一套净水设备。村民使用充值水卡扫描后,水龙头就流出水来,打满一桶水仅花费1元。

“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在解决村民饮水问题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大型净化水设备的功能,我们协调工商、卫生等部门为村办理饮水服务站销售许可证,利用净化设备销售纯净水为村集体每年增收至少1万元。”缪树武说。

说到人才,平度市云山镇铁铃庄村有两个农民很有名。出生于1990年的张鲁斌去年研究生毕业,学的是机械工程。从韩国学成回国后,张鲁斌成立了青岛平度市鼎然鲜大樱桃专业合作社,种起了大樱桃。张鲁斌发现,青岛果农在种植技术、观念、品控等方面都存在不足,导致在销售时容易被“挑刺”,价格卖不上去,最终的结果是果农很辛苦,收入却较低。因此,她想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改善大樱桃种植。

另一个有名的农民叫车晓松,他从小在平度云山镇铁铃庄村长大,大学毕业后,在北京的一所民办高校任教。后来,他觉得农村大有可为,放弃体面的工作和城市生活,回到老家。他种植大樱桃注重走品牌、高端路线,成功与全国知名的连锁生鲜品牌建立合作,将青岛产大樱桃卖到了全国各地。

土地流转,村民上班变“股民”

在产业振兴、人才振兴的基础上,广大农民的腰包渐渐鼓起来了。

莱西市南墅镇东石格庄村村民吕石才将自己的土地流转给村里的合作社,然后进合作社打工。问起在园区打工的收益,吕石才高兴了,“我们这些固定工人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资2000元。眼见着合作社收益越来越好,我寻思着我的工资也不用发了,直接折合成股份,等着以后分个大红包。”

“老吕就你会算账,你那十几亩地加上你工资折成的股份,你今年就能分个大红包啊,明年能分三四万呢,往后更多,这可比你原来种地多上好几倍吧,你不说我们也都知道……”一起干活的村民在旁边打趣。

东石格庄村集体合作社鼓励村民以土地或等价现金的形式入股,净利润按照“三三四”原则进行分红,即30%利润按土地流转数分配给流转户,30%利润用于合作社运营及扩大再生产,40%利润归村集体所有。这种运营模式将合作社与入股村民的效益紧紧捆绑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利益共同体。

与之类似,在西海岸新区长江路街道台子沟社区,68岁的薛明智几乎每天哼着小调在社区合作社里干活。他家总共4口人,每人有土地6.6分,都入股了合作社;“我们总共有三种股份,一个叫做土地股,一个是人头股,另一个是农龄股。具体怎么算我不知道,我就知道每年都能发钱!”老汉很得意,去年,他们家每口人分得2000多元,合计起来8000多元;平时闲不住,又到合作社里工作,每月又能有2000多元的收入。

通过改制,岛城大量农民变股民,成为有股金、薪金、租金、医保金、养老金的“五金”农民。说到日子有多好,薛明智更开心了,“日子有多好?算下来现在来钱的地方真多了!一个月蹲着什么不干,也有2000多块的收入!”

产业兴旺、人才集聚、农民增收……岛城乡村日新月异,在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上,逐步把农业结构调活调优,把农民增收夯实夯牢,把脱贫攻坚战打好打赢。

[心里话]

平度东阁街道上马村村民董文华:

“总书记视察山东时指出,农业农村工作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这句话我们农民听了心里很温暖!农村在变好,从我们一家三代人就能看出来:我们家祖孙三代都种一样的山区薄田,日子却越来越好了!我们一家人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西海岸新区宝山镇荒庄村第一书记缪树武:

“去年4月23日我到荒庄村担任第一书记,转眼间一年就过去了,回顾一年的工作,感触很多,启发很大。实践让我深刻认识到:搞好调查研究,是做好驻村工作的基础;为群众办好事实事,是打开驻村工作局面的突破口;抓好村级班子及自身建设,是完成驻村工作任务的重要保证。”

青岛答卷⑥丨海陆空铁连欧亚,贴心服务聚商家

总书记点题

我们要促进发展战略对接,本着共商共建共享原则,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加快地区贸易便利化进程,加紧落实国际道路运输便利化协定等合作文件。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还将设立“中国-上海合作组织法律服务委员会”,为经贸合作提供法律支持。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立足国家层面,重新定义青岛未来的发展坐标,打造新时代“一带一路”开放合作新高地。如今,经过一年的建设发展,上合示范区建设进展如何?接下来有什么样发展规划布局?2019年6月3日,记者来到正在蓬勃发展的上合示范区,一探究竟。

上合速度:

注册公司仅用3小时

6月3日上午,记者来到胶州,在探访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时,恰好碰到瓦列里(Valeriu Loghin)一行。瓦列里在上合示范区注册了公司,当天,他拿到了公司的营业执照。

瓦列里来自摩尔多瓦共和国,在上合示范区注册的公司是外商独资企业——青岛罗志尼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当天陪他一同前来的两人中,一位是俄罗斯国家出口中心的罗曼先生,另一位是他的助手尼克。瓦列里告诉记者,摩尔多瓦是原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他还有一些投资在俄罗斯,并持有俄罗斯的公民护照。“我很喜欢中国,对习近平主席的领导魅力无比钦佩。上合示范区是去年宣布成立的,虽然时间短,但能嗅到蓬勃发展的青春气息,我相信我的企业会得到很好的照顾,一定会成功!”

瓦列里表示,俄罗斯国家出口中心与上合示范区在莫斯科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我这次来注册公司也是俄罗斯出口中心的叶莲娜介绍的。”上合示范区专门为他们提供了上合服务中心8楼作为办公场所,“还帮我们建设产品展示区,对接线上线下客户,提供人才公寓住宿和出行便利,帮助我们解决未来客户的接待问题,还有包括用餐等很多其他服务。”言语中,瓦列里对这里的高效服务非常满意,“从工商注册、拿证到银行开户只用了三个小时,‘上合速度’值得称赞!”

采访中瓦列里表示,自己计划先做红葡萄酒、饮料及食品贸易,“我想把我们的产品和摩尔多瓦文化推介到中国。”他表示,自己非常喜欢中华民族的历史和中国文化,也希望将来能招聘懂当地传统和市场需求的中国销售人员,“目前我的葡萄酒已经销往全球18个国家。长远规划是希望选择合适的时机,在上合示范区投资办生产企业,将欧洲先进的果汁生产线和渔业养殖技术带到上合示范区,也可以建设绿色食品加工厂。”

对上合示范区未来的发展,瓦列里非常有信心,“这里有海、陆、空、铁交通和物流优势,办公室旁边就是海关,一带一路中欧班列也不远,距离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市区也只有一小时车程。我非常庆幸来到了这里,这种感觉很棒!”

“金字招牌”:

对发展信心满满

坐拥青岛港、4F级青岛胶东机场、上合多式联运中心等重要交通枢纽,海、陆、空、铁立体交通网络发达。上合示范区的区位优势明显,再加上服务高效,像瓦列里一样对上合示范区信心满满的创业者还有很多。

融合篷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是今年5月份刚刚入驻上合示范区的,该公司技术负责人周毅告诉记者,他们在上合组织国家之一吉尔吉斯斯坦也注册了公司,承接废旧轮胎资源化项目及大理石原料进口等业务,“我们计划在那建设3个生产基地,一个已经投产,第二个正在设计调试,第三个则正在规划土地阶段。”他告诉记者,“把公司落户在上合示范区,可以非常好地利用这里的交通运输优势,我们现在正有一批货物通过中亚班列运进来,而且还将有运费优惠。”另外,进出口货物的关税方面,也能享受到相关优惠政策。这都令他们十分满意。后期,由国外工作人员及专家组成的团队也将入驻公司,“在上合示范区这边,各种沟通应该会更加顺畅。”

在上合示范区西部的位置,青岛港青大健康项目正在紧张施工中。该项目将建成一个集生物医药、保健品、化妆品、诊断试剂、健康管理为主的大型健康产业基地。“我们这个项目是从去年底开始动工的,刚开始的时候这里就是一片荒地,什么都没有。”指着已经初具雏形的三座小楼,该项目的蔡经理一脸骄傲。他告诉记者,经过半年的紧张施工,目前物流控制中心已经初具雏形,两个智能化仓库框架也已经搭建完成,“争取尽早建成投产。”谈到未来的发展,蔡经理非常有信心,“我们周边一个个项目拔地而起,再加上上合示范区这块‘金字招牌’,我相信这里一定会发展得越来越好!”

全新格局:

物流枢纽建设再升级

2018年6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上宣布:中国政府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

如今的上合示范区,京东来了,中集冷链来了,传化物流、阿法拉伐等一大批知名企业在此投资兴业,形成了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生物医药等产业集聚效应。这一年时间里,上合示范区已吸引境内外40个重点合作项目签约落户。上合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中心、上合国际贸易大厦、上合跨境电子商务中心上合总部基地等13个上合功能载体项目全面推进建设……

今年5月24日,首届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青岛论坛暨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投资贸易博览会在胶州开幕。开幕式现场,胶州市市长毕维准介绍了上合示范区建设情况及建设成果。2018年,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集装箱作业量53.6万标箱,增长27%;其中,欧亚班列占山东省到发总量的81%。今年1~4月份,欧亚班列到发量同比增长75.6%。目前,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已开行国内外班列16条,包括6条国际班列、2条国际回程班列、7条国内班列,正筹备开通哈萨克斯坦、白俄罗斯回程班列,积极构建“东接日韩亚太、西联中亚欧洲、南通南亚东盟、北达俄罗斯蒙古”的国际物流大通道。

目前,上和示范区正在申报商贸型国家物流枢纽。这将是连接上合组织与东北亚经济圈的核心商贸物流枢纽,也是畅通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满足国内消费升级开展国际商贸物流规模运作,提供国际多式联运、供应链服务、区域分拨配送组织的重要商贸物流枢纽,对于青岛打造立足胶东半岛、服务国内、面向日韩等国家的国际商贸物流组织中心,提升青岛国际商贸物流位势,引领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建设,推动青岛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一步,我们将重点围绕‘四个中心’建设,发挥‘攻山头、炸碉堡’精神,将相关工作落到实处。”上合示范区管委会产业创新与政策部部长贾存玉表示,接下来,他们将全力打造上合物流中心,全力提高上合贸易中心水平,全力打造上合投资合作中心和上合商旅交流中心。以不断创新的开放模式,深化与国际友城、国际经济合作伙伴城市的交流合作,塑造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拥抱更深层的发展与嬗变新机遇。

[人物故事]

有幸加入战斗团队 干劲十足倍感自豪

上合示范区产业创新与政策部王海波

上合示范区产业创新与政策部的王海波今年已经44岁,“去年8月20日,我接到组织部通知,借调到了上合示范区。”用他的话说,“参与到了示范区建设的大舞台中。”在这个全新的环境里接受全新的挑战,他坦言自己感受到了年轻时的活力和热情,干劲十足。王海波之前是在卫生健康系统工作的,“上合示范区是一片广阔的舞台,其建设需要专业的支撑,像土地立项、规划等,里面都涉及到很多程序,这对我这样一个门外汉来说是一个极大的挑战,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太多了。”

与第三方公司的专业团队探讨,和领导同事们沟通,自己研究政策文件学习……不到一年的时间里,王海波不断成长。作为建设者之一,最让他欣慰的不外乎上合示范区建设中展现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近一年的时间里,他眼见着一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一个个项目顺利落地,“一座具有前瞻性、具有国际特色的城区正在酝酿升级!”王海波非常兴奋,也非常自豪,“我有幸来到了一个战斗团队,有幸加入了国家战略的建设,有幸看到了这日新月异的变化,我倍感自豪!”

青岛答卷⑦丨上流佳苑社区:居民的分红又涨了,大食堂饭菜更香了

【新闻回顾】

2018年6月12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来到青岛市李沧区上流佳苑社区。在社区市民中心,他听取青岛市城市发展规划建设和旧城风貌保护情况汇报,察看村史馆内旧村老屋复原场景,了解社区实施旧城改造、加强基层党建以及居民生活变化情况。中午时分,习近平走进社区便民食堂,同正在这里用餐的居民热情交谈,询问饭菜可不可口、价格贵不贵、对社区便民服务还有什么新要求。习近平还沿着小道步入社区,察看社区整体环境和居民居住情况。社区小广场上,一些居民正在健身休闲,看到总书记来了,大家热情鼓起掌来。习近平走到他们身边,向大家问好。习近平强调,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让人民群众生活更方便、更丰富多彩。要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离开社区时,路旁挤满了群众,习近平频频挥手,向大家致意。

——2018年6月14日新华社报道

初夏的上流佳苑社区,花儿飘香、鸟儿鸣叫,明媚的阳光打在崭新的楼宇间、投在成片的树林里。小区的中央广场上,三三两两的居民正在乘凉,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6月4日,记者来到上流佳苑社区,这个有着600多年历史、因李村河而得名的古老村庄,曾有“飞云叠瀑青台山,农家耕歇西河畔。春来翠柳桃花舞,秋至果黍香满园”的佳话。如今,作为城市社区的上流佳苑,因去年习近平总书记的到来,增添了许多自豪喜悦之情,社区群众对幸福生活更有盼头。

■村史馆

李淼 “幸福堂”里当讲解员 出嫁的闺女不愿走

李淼在村史馆在为参观者讲解上流佳苑社区的历史

“这里是幸福堂,也叫村史馆,记载着我们村从1405年明永乐年间,李氏祖忠贤从云南前来至此建村,一直到现在的历史进程……”李淼,今年36岁,上流佳苑社区村史馆讲解员。自从习总书记来社区考察后,全国很多地方都来上流佳苑社区学习取经,一年来,李淼已经接待了200多个代表团,用她自己的话说,这一年来她最大的变化就是,“更忙碌了,更充实了”。

“从我这一个小小岗位的变化,就能看出我们社区的大变化。”李淼说,目前来社区考察的近到青岛、山东的各县、社区,远到甘肃、云南、福建,“天南海北的社区都来我们社区学习,在给大家讲解时,我感觉相当自豪。”

李淼在村史馆在为参观者讲解上流佳苑社区的历史

说着,李淼向记者介绍起了上流佳苑社区的情况。上流佳苑社区前身为李家上流社区,2016年由“村改居”社区体制转变为城市社区体制,更名为上流佳苑,隶属于李沧区世园街道办事处。现有居民1850户、5000余人。社区地处李沧区东部,北靠世园会园区,西临李村河上游,东通青岛滨海公路、地铁11号线,南邻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青岛酒店管理学院。

在村史馆内,有一间古朴的老房子,李淼介绍,这里所有的物件都是从村民老房子里搜集来的。老房子内有泥土砌的灶台、水缸、暖瓶、茶壶、钟表等物件,就连墙上糊的报纸都是1970年的。

“我们希望通过这间屋子,能让现在住楼房的居民记住我们以前生活的样貌。”李淼介绍,不仅如此,在村史馆内还有一个名为“生肖献福”的窗户,窗户中间是一个电子屏幕,上面清晰呈现了以前老村的全貌,在这里,每户人家都能找到以前自家的老房子。

李淼是土生土长的上流社区人,虽然已经嫁到外社区,但社区的高福利让她仍不舍得将户口迁出去,“现在我们社区的生活就像村史馆的名字‘幸福堂’的寓意那样,可幸福了。”

■绿色大食堂 李昌方

老人吃饭社区给补贴 一顿午饭不到5块钱

在上流绿色便民大食堂入口处的墙上,挂着去年李昌方(左一)为习近平总书记介绍食堂菜品的照片

临近中午,上流绿色便民大食堂里饭菜飘香。63岁的李昌方打了一份秋葵拌木耳、一份小葱拌豆腐、一碗汤和一个包子,一共花了4.59元。李昌方介绍,其实这一餐的原价是15.30元,由于社区对60岁以上的居民有补贴,每花10块钱,社区就补贴7块,自己只花3块即可,相当于打了3折。

上流绿色便民大食堂饭菜飘香 菜品繁多

在便民大食堂入口处的墙上,还挂着2018年6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大食堂时,李昌方向总书记介绍大食堂内饭菜情况的照片。回忆起当天的情景,李昌方笑得合不拢嘴,“总书记来到大食堂,看到大家都在吃饭,说大家吃得都挺香的啊。当时总书记正好走到我身边,就问,都谁可以在这吃饭,我说都可以在这吃,但以老年人为主。总书记又问,在这里吃饭有什么标准,我就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在这里吃饭,每吃10块钱,社区就补贴7块钱,自己只花3块钱就行了。”李昌方说,听到大家说三顿饭都能在这吃,总书记说那可方便多了。随后,总书记又走到餐桌前俯身察看,来到售卖窗口察看饭菜品种。

社区居民华天国正在便民大食堂吃饭

“总书记与我们一一握手,自始至终都非常和蔼亲切,我们都非常激动,发自内心地使足了劲鼓掌,欢迎总书记。”李昌方说,“现在食堂的饭菜越来越好吃,花样越来越多。

当天,在大食堂吃饭的人排起了长队,今年70多岁的吕善萍和老伴华天国是食堂里的老客了,“我和老伴除了周末孩子回来我们不来吃饭,其余时间都在这吃饭,花样又多,又有营养,可方便了。”吕善萍说,她家离大食堂步行不到10分钟,每天一到饭点,和老伴散着步就来了。“现在感觉这日子太幸福了。”吕善萍笑着说。

“总书记十分关心我们食堂能为多少居民提供服务、饭菜是不是卫生有营养、价格是不是能让大家接受。”食堂经理李国孝说,“我们的食堂是面向大众开放的,总书记视察后,我们每日就餐的人数成倍增加,平均600多人次。”

■社区居民 李存山

每月分红增加400元 居民幸福感节节攀升

上流佳苑社区居民正在活动室打乒乓球

在上流佳苑社区市民中心的活动室内,今年55岁的耿秀珍正在和爱人打乒乓球。耿秀珍是隔壁南王社区的居民,每天她都会和爱人来这里打乒乓球,“自从习总书记来过以后,感觉这里人的素质全面提高,每个人都和颜悦色,社区每个地方也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把我们这些外社区的人都吸引来了。”耿秀珍说。

上流佳苑社区居民正在活动室打台球

和耿秀珍有相同感受的还有上流佳苑社区58岁的居民李存山,去年以来给他最大的感受就是居民福利显著提高,“以前原李家上流居民,从今年开始,每人每月集体经济分红增加了400元。”李存山说,此外还有便民大食堂的补贴。

“在总书记的亲切关怀和巨大鼓舞下,社区各方面工作都发生了新变化。最直接的、最突出的就是老百姓的精神风貌更加奋进、积极向上。”上流佳苑社区党委书记李存业说,“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5600万元,2018年实现集体经济收入7000多万元。随着集体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居民福利待遇方面也有了大幅度提升。上流佳苑人用务实的行动把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生动实践。社区加倍努力,让改善百姓生活的一件件、一桩桩实事,好处看得见,实惠摸得着,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保安 李琛

当保安脸上都有“面儿” 社区服务越来越便民

李琛正在排练《习主席来到咱上流佳苑》

李琛今年50岁,在李村河公园做保安。6月4日,在合唱团排练现场,记者看到了李琛,黝黑的皮肤虽然有些许皱纹,但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当说到习总书记来社区以后最大的变化,李琛说,简直太幸福了,现在在工友面前,都感觉脸上可有“面儿”了。“当时很多工友问我,见到习总书记是啥心情,总书记说了啥话,有没有和总书记握手……”李琛说,给工友们讲当时的情景,可自豪了。

上流佳苑社区环境优美

上流佳苑社区环境优美

现在李村河的环境是越来越美了,杨柳依依、河流清澈。据李存业介绍,目前社区创建了社区和物业相结合的自我治理新模式,在小区综合管理上不断细化,专业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并不断朝着专业化、程序化和规范化的方向迈进,为社区居民提供专业、优质服务。除了环境更美了,现在社区内办业务也越来越方便了,有时候工作忙,在网上提交证件,工作人员就能上门办。

社区服务越来越便民,市民中心更加整洁

市民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为居民答疑解惑

社区便民服务大厅工作人员李月颖告诉记者,民政救助、老龄和卫计等6大类、50余项便民服务现在已下沉至社区代办,居住证明、计划生育证明和老龄认证等事项实现社区直办,群众办事真正实现了“零跑腿”。

■社区党员 李昌方

“党员联户”服务精细化 定期走访比亲人还亲

李昌方感觉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幸福了

针对大病等困难群众,今年上流佳苑社区还成立了“爱心救助委员会”并制定了困难家庭救助基金管理办法。根据救助基金管理办法,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困难家庭进行基本生活救助、大病人员的医疗救助以及教育救助等。

“虽然现在社区福利不错,但总书记曾说过不能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所以我们就成立了这个委员会。”上流佳苑社区居委会主任臧文娟说,目前居委会已经为社区内10户家庭发放救助金,最高的一户达到10万元。

上流佳苑社区党员活动室

“去年习总书记说,要把更多资源、服务、管理放到社区,更好为社区居民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爱心救助委员会就是精准化服务的体现,除此之外,还有党员联户。”李存业介绍,2004年社区建立了“党员精准联户”制度,每名党员精准联系10余户居民,在旧村改造过程中,通过“党员联户”,实现居民表决同意率100%、7天内签订协议率100%、20天内搬迁率100%。现在,社区将“党员联户”拓展成为“党员——楼长——居民”模式。

作为党员的李昌方也是“党员联户”中党员的一员,“我主要负责我家附近的10户家庭,定期走访,将每个家庭的情况汇总,我现在和他们比亲人还亲,党员和群众贴得更近了。”李昌方说。

“以联户党员为主导,建立由居民代表和志愿者等组成的‘微团队’,每户家庭每月列出需求清单,党员根据自身特点列出服务清单,以能力应对需求。”李存业说。

■新闻链接

岛城社会保障网“织”得越来越紧密

总书记最关心的就是民生,最牵挂的就是群众。”上流佳苑社区党委书记李存业说,“总书记说,‘城市是人民的城市,要多打造市民休闲观光、健身活动的地点’。今年,社区将会尽快落实好嵌入式养老机构、休闲娱乐新场所建设等问题。”

截止到目前,李沧区共开设了社区助老大食堂52处,服务11个街道5万余名老人。就全市来看,目前青岛共有助老大食堂480个,日均助餐老人8300多人。仅2018年全市就新建助老食堂60家,让更多老年人在家门口享受到便捷营养实惠的餐饮服务。

此外,青岛在社会保障体系方面不断完善,为岛城群众织就了一张有温度、保基本、解难题的社会保障网。

为解决失能失智人员的刚性照护需求和保障问题,青岛市在2012年以来长期医疗护理保险制度发展的基础上,于2018年在全国率先实施了“全人全责”长期护理保险制度。2012年至2018年,累计有6万名失能失智老人享受到了长护险待遇,累计支付15亿元长护险资金。

2018年,青岛连续第14年调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基础养老金比去年提高了5%,惠及全市企业退休人员86万人。2018年青岛第四次提高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最初每人每月55元提高至现在每人每月168元。

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2017年青岛在全国率先实施全民补充医疗保险制度,构建了“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多层次医保体系。2018年,全市新增14个特药品种,特药特材最高报销比例达到80%,进一步加大了对重特大疾病患者的保障力度。积极采取特供药店渠道购药方式,使青岛大病患者在全国全省较早买得到、用得上、能报销刚需“救命药”,切实享受到了降价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