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孩子玩游戏半个月充值2万元 家长要求华为退款

2020-03-03 23:51 信网阅读 (259647) 扫描到手机

 花钱充值玩游戏已经不是稀罕事,但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却足够让家长头疼。陈先生有个9岁的儿子,最近半个多月孩子一直在家里用平板电脑上网课。2月17日,陈先生发现自己账户里的2万元“不翼而飞”,查了半天才在华为应用市场的“已购买”项目中发现了这笔钱的去向——原来,孩子在短短的半个月里分数十次给游戏充值,最高单笔充值648元。陈先生认为,华为应用市场提供了游戏软件下载,但在产生消费后却没有及时通知用户,再加上这笔钱是孩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消费的,自己有权要求华为方面退款。记者联系华为方面得知,此前陈先生已经就此事进行了投诉,华为方面也提供了解决方案,但具体解决方式不便透露。

账户里2万元被孩子充进游戏里

2月17日那天,陈先生准备通过手机转账时发现账户里的钱少了2万块,过年这段时间全家人都没出门,也没有大额的花销,这笔钱跑去哪儿了?陈先生查了半天,最终在华为应用市场的“已购买”中看到了这2万元的去向,“钱被孩子充到游戏里了。”

陈先生的儿子今年9岁,最近一段时间都用家里的一台平板电脑上网课,陈先生怀疑孩子在使用平板电脑的时候通过弹窗广告或者其他方式看到了游戏信息,并通过华为应用市场下载了游戏软件。“充值最多是一个叫‘第五人格’的游戏,一次就要充值648元,还有很多零散的小游戏,有的充了几块钱也有几十几百的。”陈先生说,他在华为应用市场的“已购买”中看到了78次游戏充值记录,涉及的游戏也有很多,“虽然平板电脑是孩子在用,但这个年龄的孩子也弄不懂页面上出现的信息,也有可能会不小心点到其他页面的。有的游戏估计孩子自己都不知道充了钱,要不然不会显示有这么多游戏的。”

陈先生告诉记者,孩子在使用平板电脑时是用自己的华为账号登录的,这个账号绑定了自己的银行卡,所以在游戏充值时会直接扣除银行卡里的钱。

华为要求家长提供视频证据证明是孩子充值

发现孩子把2万元充到了游戏里,陈先生马上联系了华为客服,希望能把这笔钱退回。

“但客服要我提供视频,否则没有证据能证明这笔钱是孩子操作充到游戏里的。”陈先生能理解客服人员的意思,要证明钱确实是孩子充的才有可能进行后续的处理。但对于提供证据陈先生有些为难:“总不能孩子在家用平板电脑的时候家长一直在后面举着手机录像吧?”

陈先生认为,在这件事上自己对孩子的监护不力确实也需要承担部分责任,“但华为没有在扣款时发送提醒信息,也存在服务不到位的问题。就像如果不是我自己翻到华为应用市场,压根儿就不知道孩子是把钱花在了游戏上。”

实际上,为防止网络游戏给未成年人造成不良影响,国家新闻出版署于2019年发出《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其中对向未成年人的付费服务做出了明确规定,规定网络游戏企业不得为未满8周岁的用户提供游戏付费服务;同一网络游戏企业所提供的游戏付费服务,8周岁以上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5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200元人民币;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用户,单次充值金额不得超过100元人民币,每月充值金额累计不得超过400元人民币。

而从陈先生查到的消费记录看,从2020年2月1日至2月17日,单次充值金额最高为648元,充值金额共计达2万多元。

大额游戏消费超出未成年人认知

3月2日下午,记者就此事致电华为客服,客服人员通过陈先生的账号查询到了其相关信息,也证实此前陈先生已经就此事进行过反映,公司也向陈先生提供了一份解决方案,但解决方案的具体内容客服人员表示不方便透露。

记者发现,近年来有关未成年人在家长不知情的情况下为游戏充值的报道屡见不鲜,充值金额少则几千元,多达数万元,给家庭造成了经济损失。在这类事件中,未成年人年龄小,大额花费已超出他们的认知能力范围,因而多位律师都认为这样的消费行为需要得到家长既监护人的追认才能生效,家长也有权在不认可此笔消费的情况下要求退款。不过,在后续的处理中,家长需要首先证明是未成年人为游戏充值的,在取证方面会有较大难度。 首席记者 于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