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泰云通道上老天桥的过往和记忆

2020-04-28 15:45 半岛网阅读 (90436)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张文艳

天桥最近成为青岛的“热词”,因为存在了34年的中山路天桥即将拆除,一如当年的泰安路到云南路老天桥一样,这座天桥留给老青岛人深深的记忆,它坐落在当年老街里的中心地带,是繁华的象征。本期,我们从中山路沿天津路往西南而行,来到泰安路转盘处,目的地是泰云通道,一座曾经为连接西镇和街里的天桥,它的名字几度变迁,从定安桥到国民桥、泰云桥,再到跃进桥,它给老居民带来了便捷,也留下了“等火车”的童年记忆……

回溯老天桥的过往,还得提及一个人物——高恩洪。

他最近频繁地出现在我们的文章中,无论是还原青岛市图书馆的历史,还是再现国立青大图书馆的历史,都与他有关。

高恩洪在青岛官职不小,胶澳商埠督办,但时间不长,应该说仅仅半年多。然而就在这短暂的任期里,他留下的印记,使得青岛一提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许多建筑历史,都离不开他,哪怕并不宏伟的天桥。

高恩洪(1875年~1943年)字定庵,亦作定安,蓬莱人。有着显赫的经历:上海电气测量学堂毕业,后留学英国津普大学。1922年,任北京政府交通总长,后改任教育总长。

他与青岛的缘分开启于1924年4月,在蓬莱同乡直系军阀吴佩孚的支持下,出任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督办,只呆了半年多的时间,当年11月因第二次直奉战争直系落败去职。

早在1924年初,高恩洪就任胶澳商埠督办的消息即传播开来,青岛总商会张鸣銮、朱子兴、宋雨亭联名“上书”:“高恩洪总长简授胶澳督办已经国务院通过,青岛商民极表欢迎,急盼高督办早日履新以慰众生”。3月24日,高恩洪回函给张鸣銮,表示“念胶澳为特别商埠,内政外交事繁责重”,“何敢爱惜毛羽不为牺牲”。(青岛市档案馆档案)

于是,1924年4月1日,高恩洪正式任职督办。

此时的青岛,在1922年12月收回主权,百业待兴,经历了25年的德占、日占,又过了一年的恢复期,成立了胶澳商埠督办公署,直属北京政府,在当时可谓风头正劲。高恩洪能得到这个“美差”,显然与他的背景有关。有吴佩孚做靠山,高恩洪在青岛的督办生涯光芒四射。

“高恩洪上任后即减免了郊区农民的地税,对中外企业纳税标准进行规范统一;着手清理官产、筹办地方银行、健全完善社会救济机构;兴建了城市公共与基础设施,建立公立通俗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前身)、女子中学等。最为人称道的是创办了私立青岛大学”,短期内完成如此多的工作,不得不说高恩洪在当时确实属于“能臣”。

不仅如此,高恩洪还很强硬,面对当时仍有特权的日本人,他态度坚决,《胶澳志》记载:“驻青日领事馆索取没收枪弹,督办高恩洪拒绝之。日人屡犯私贩军械之禁,我国查获日犯,均交日领事馆自为处分,其赃物则由本埠官厅予以没收,日领事馆要求索还我方以违禁物品没收充公,乃枪弹进口章程所规定,亦各国所公认,我国官厅自有处分之权,即予驳覆。”

所以,当私立青岛大学创办遇到校舍阻碍时,他作风强悍,在吴佩孚的支持下,把俾斯麦兵营里的军队赶出,成立了私立青岛大学,并带头捐款,筹措教育基金,让青岛谱写了国人大学的序章,并为以后国立青大的创办打下了基础。

1924年11月初,随着北京直系政权倒台,高恩洪在青岛终结了他的督办生涯。从此退出政界,在烟台经营“烟潍路自动车公司”,任总经理。1926年,迁居上海继续兴办实业。高恩洪的晚年是在北平度过的,远离政治,广征博览道家之书,修心养性。1943年病逝于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