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持续打造高效青岛

2020-05-08 23:25 半岛网阅读 (77885)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李晓哲

  5月7日下午,高效青岛攻势推进情况质询会议在市级机关会议中心举行。市委常委、副市长薛庆国,市政府秘书长卞建平,市司法局局长万振东,市大数据局局长崔卫东,市行政审批局局长路玉军,市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孙杰代表攻势承办单位应询。包括市、区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社会各界代表在内的11位质询人依次提问,6位应询人分别进行了回答。

1、市人大代表、新媒体联谊组织“同心慧”会长、凤凰网青岛站总经理兼总编辑刘心慧:高效青岛建设攻势作战方案执行一年来,整个攻势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要求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较好成效。但目前政出多门、政策碎片化的现象还是存在,请问,在推动政策协同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薛庆国:为了解决政策碎片化的问题,我们推出了“政策通”平台,就是梳理汇总各方面的政策,发挥大数据的作用,便于企业和市民了解政策。同时,加强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督导,不是出台政策以后一出了之,要真正有监督、有考核、保证政策落实。同时,在工作中加强系统性、协同性和整体性。一是在谋划、设计高效青岛攻势任务目标时,加强和其它14个攻势的联动、协同,实现效率最大化。二是健全组织架构,建立起“市级层面抓统筹、各攻坚队抓推进、部门区(市)抓落地”的工作推进机制和指挥部、指挥部办公室、攻坚队、试点单位的“四位一体”运行机制。将深化“放管服”改革涉及的32项改革任务、123条改革措施,以及“一次办好”改革6个方面26条任务举措,最大限度地加以整合、一体化推进。三是实行顶格协调推进,业务流程由“串联”改成“并联”,提高决策和执行效率。

2、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口腔医院院长主任医师王万春:请问国家实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影响?我们如何在原来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落实?

孙杰:条例的出台对青岛今后抓好营商环境工作影响深远,意义重大。一是思想上有共识,以前抓营商环境,更多是靠经验,条例把以前的经验上升为制度,减少了争议,不是考虑干不干的问题,而是考虑如何干好的问题。二是工作上有遵循,营商环境条例不但有原则上的规定,还有具体性的要求。三是创新上有空间,这个条例的特点之一就是开放性,特别对一些看不准和拿不准的新鲜事物,给予了创新的余地。

  下一步,第一,抓住重点,一方面,抓好营商环境立法。在市人大指导支持下,目前已经制定了营商环境条例(草案),正在不断完善,有望尽快出台。另一方面,抓好营商环境评价。从去年开始,国家、省对营商环境都有评价,今年将持续抓好营商环境评价,18项一级指标和87项二级指标,这也是攻坚战的内容。其次,补齐弱点,通过寻标对标先进城市,通过媒体、服务企业工作队,搜集了大量的涉及营商环境的问题,这也是下步整改的重点。最后,树立亮点,一些工作实际做得比较扎实,但是在打造品牌上还有差距,这也是下步的重点努力方向。

3、市人大代表、上海锦天城(青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杨冰:提高我市行政负责人的出庭应诉率,一直是法治政府的着力点,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去年,全市负责人出庭率达到了72.5%,相比前年有大幅度提高,今年以来一直保持100%。请问,推进这项工作中,我们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还有哪些新的举措?

万振东:去年,行政负责人的出庭应诉率提高很快,到10月份达到100%。主要原因有几点:一是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次研究并且作出部署,要求行政机关负责人必须出庭,且正职负责人要尽量出庭。二是制定了针对性、约束性的制度和措施来保证这个制度的实现。三是将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作为考核内容。四是市人大、市政协以及社会各方面的监督,助力行政机关负责人提升出庭应诉水平。

  下步,主要通过以下措施深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工作:一是提高出庭应诉的质量。现在仍存在出庭不出声的情况,达不到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要求,所以下一步我们要采取措施,包括开观摩庭、法官律师点评、加强培训等,切实提高出庭应诉的能力。二是提高正职负责人出庭比例。在考核时,我们将对正职负责人出庭做一些加权计算,来保证有更多的正职负责人出庭应诉。三是在法庭主导下,通过庭审进一步提高诉讼活动的公开度和透明度,通过诉讼活动介绍更多的行政活动、行政政策。

4、市北区人大代表、山东博论律师事务所主任陈刚:2020年攻势作战方案(2.0版)在去年四个攻坚战的基础上,增加了数字政府攻坚战,请问增加这项内容是基于什么考虑?要解决哪些问题?

崔卫东:数字政府通常来说就是政府的数字化,是运行在互联网上以信息技术为依托的,以业务数据化、数据业务化为着力点的,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服务、用数据创新的现代治理模式。新增数字政府攻坚战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党中央的要求。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要求,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推进数字政府建设。二是群众的期盼。推动数字政府建设对于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具有重要意义,更是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具体举措。三是疫情防控的需要。在今年的疫情防控工作中,数字政府充分发挥了大数据分析、不见面服务、智能化应用等方面的潜能。

  数字政府攻坚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升政府数字化的自身水平。二是推动数据资源的共享应用。三是优化政府内部的业务流程。四是打造一站式的网上服务门户。这四个内容相互联通,重点解决信息孤岛问题、业务协同问题和服务能力不足问题,通过以上问题的解决,才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才能提升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现代化。

 5、市人大代表、青岛英派斯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利荣: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我市跟深圳和其它先进城市相比还有一些差距。最为突出的表现在哪些方面?作为下一步工作重点,该如何弥补这些短板?

卞建平:去年以来,我们广泛开展“学深圳、赶深圳”,全面打好高效青岛建设四大攻坚战,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深圳等先进城市相比,仍然存在差距和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法治政府建设方面还有差距。深圳全面对标国际标准,体现中国特色,结合自身发展定位,抓好法治建设,用一流的法治环境来助力一流的营商环境,在很多方面都值得我们学习。

  二是营商环境在均衡发展方面还有差距。在深圳营商环境14个方面的210项任务目标当中,我们在商事制度改革等方面,与深圳相比还有差距,在服务理念、办事效率、企业和市民获取政务服务的满意度方面还存在不足。

  三是在政府网上办事方面还有差距。各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还不够,利用网络和移动端办事还不便捷,一网通办的覆盖面还不高,企业和市民办事多跑腿的现象仍然存在。

  针对这些差距和不足,下一步,我们将努力补短板、强弱项,进一步提升高效青岛建设的实效。

  一是进一步强化政务服务的理念,按照“换位思考、主动服务、有求必应、无事无需不扰、结果评价”的要求,改进和提升政务服务工作,让企业家在青岛感到更加舒服,让市民和游客对政府的服务感到更加舒心和便捷。

  二是进一步强化法治化理念,今年我们将以创建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为目标,落实好营商环境条例,实施1+11流程再造行动,做好政务公开工作,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营造一个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

  三是进一步提高政府网上办事能力,今年增加了数字政府建设攻坚战,将加快各级政府部门信息资源的整合,规范政务服务网上办事的流程,提高政府网上办事的能力,力争让企业、市民和游客通过网上办、指尖办、自助办感到更加便捷。

  四是坚持问题导向,聚焦企业、市民和游客反映突出的问题,着力解决工作发展中不平衡、营商环境建设有的工作不落地不落实,甚至个别推诿扯皮、不作为乱作为的问题。

6、市政协委员、山东省青岛疗养院体检中心主任、主任医师王晓青:我市已经获批了国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城市,请问我们采取了哪些措施解决政府在诚信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成效如何?

孙杰:政府诚信是整个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石。去年以来,按照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的要求,在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加强政府诚信建设。

  一是事前环节,主要是抓好立法,让诚信建设有警戒线。去年,我们启动了信用立法工作,近期省政府启动了全省的社会信用条例的立法工作。最近,条例(草案)已经开始征求意见,用了很大篇幅讲政府诚信有关内容。

  二是事中环节,用信用监督筑起一道防火墙。这方面分两个层次:第一是“监督什么”,我市率先推出了政务服务承诺制度,重点监督机构和公务员的履约践诺情况。第二是“如何监督”,面向公务员建立了个人诚信系统,对机构制定政务信用信息的清单目录,并通过第三方渠道搜集政商关系中的问题,作为监督的重点。

  三是事后环节,通过失信联合惩戒,拿出杀手锏。为守信者开路,让失信者寸步难行。

  成果方面,在去年全国社会信用示范城市评比中,我市获得全国第一名,城市信用监测水平在国家排序中一直位于前十名。公务员的个人诚信系统已经实现百分之百的全覆盖,涵盖了4.3万名公务员群体。同时,建立了城市信用四级监测体系,争取尽快实现百分之百全覆盖。

7、市人大代表,即墨区通济新经济区西元庄村党总支书记、村主任高长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是当前和今后一段工作的重点。疫情期间,高效青岛建设攻势采取了哪些有效措施,帮助市场主体复工复产?

路玉军:疫情发生以后,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要求和部署,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服务企业的复工复产,坚决打赢疫情防控和行政审批提质增效两大攻坚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改进和优化政务服务。实行“四不”服务,即政务服务不打烊、网上审批不见面、集中排查不漏项、绿色通道不延迟。

  二是推动全市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审批提速。疫情初期,为了应对疫情对经济发展产生的不利影响,我们专门出台了关于积极应对疫情推动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审批全面提速有关文件,通过5个方面共15项举措推进审批提速。采取了告知承诺、容缺受理、模拟审批、施工图远程审查、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等办法,帮助建设单位把因为疫情耽误的时间抢回来。

  三是建立跨国登记注册机制。将驻德国、韩国、日本、以色列等9个驻外工商中心,作为境外市场主体登记注册的延伸窗口,使投资青岛的外国企业不出国门就可以开办企业。

  在疫情进入到推动复工复产的新阶段以后,推出了进一步服务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助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若干举措,全力保障企业复工复产。

孙杰:首先,疫情防控指挥部、应急保障指挥部、高效青岛建设指挥部等在疫情期间加强联动,很多政策的制定、执行、落实是一体的、相互协同的。二是在疫情期间,市委市政府为企业着想,急企业所急,想企业所想,出台了大量政策,通过建立政策兑现平台、发挥商协会作用等方式,推动政策落实,提高企业获得感。三是建立了多个服务体系,包括10个工作组负责调度相关领域的工作、千名干部服务万户企业专项活动,此外我们还开通了服务热线,针对企业复工复产提供相应的政策解读。

8、市民代表、湛山街道秀湛路社区工作者类丽欣:围绕政务信息共享、政务移动办事APP建设,我市主要做了哪几个方面的工作?还有哪些需要提升的地方?

崔卫东:政务信息共享是消除信息孤岛、实现互联互通的基础,与政务办事的APP一起可以实现企业和市民办事线上“一网通办”,线下“只进一扇门”,现场办理“最多跑一次”。

  为促进政务信息共享,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机制整合。对全市的信息化项目实行大数据局归口管理,从源头上避免了边整合共享、边兴建孤岛的问题。二是网络整合。原有市级部门自建的10个专网,通过一年多的努力,已经全部整合完毕。国家和省延伸的22个专网,也已经全部向全市统一的政务外网整合迁移。三是平台整合。组织全市政务信息系统迁移上云,比例超过96%。市级60多个部门、300多个系统都已迁移到政务云,区市的30多个系统也已经迁移上云。四是数据整合。目前已归集数据10亿多条,市级部门信息共享需求的满足率超过97%,为“一次办好”改革提供了保障。

  在移动政务APP方面,我们主要做了两项工作:一是丰富办事事项。整合了公安、社保、民政、公积金等50多个部门的1000多项服务,市民通过手机就可以办理业务。同时,在手机端还汇集了在线问政、12345热线、政务信箱等互动服务,市民通过手机可以反映问题,提出建议。在方便市民办事方面,推出了公交查询、地铁购票、水电气暖交费等服务。今年,我们还将进一步增加服务事项,力争到年底手机端可办理事项达到2000项以上。二是丰富电子卡包功能。汇集了电子身份证、驾驶证、社保卡等21类电子证照,实现上线亮证。当然,我们的工作仍然存在一些不足。比如,在政务信息共享方面,一些历史数据还没有实现电子化;在移动APP上,办事数量对比深圳等先进城市还有差距,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加以改进,用最短的时间赶上或者超过先进城市的水平。

9、协会商会代表、青岛市民营企业家协会秘书长刘运财:高效青岛建设攻势涉及的改革任务大多是创新性的,在推动攻势的过程中,我市非常注意发挥基层首创精神,在多个市区和镇(街)开展攻坚任务试点,取得了良好效果。请介绍一下,在抓基层试点工作方面,我们做了哪些工作?

卞建平:按照典型引路的要求,为进一步激发基层创造活力,我们在高效青岛建设过程中开展了试点工作。去年,分别在西海岸新区、城阳区、即墨区、胶州市,市南区湛山街道、市北区阜新路街道、李沧区九水街道、崂山区中韩街道和平度市新河镇、莱西市姜山镇开展了试点工作。经过一年的攻坚,各试点单位工作抓得比较紧,总体来看成效比较明显。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在高效青岛建设当中抓好试点,一是鼓励支持各试点单位先行先试,进一步加强对试点单位的指导,及时帮助解决试点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鼓励试点单位结合上级要求、先进城市的新经验和各自实际,主动探索创新,取得更多典型经验。二是进一步总结推广,指挥部办公室和各攻坚战牵头部门将建立对试点单位的评估体系,及时总结推广可复制、可借鉴的经验,带动全市面上工作的开展。三是进一步营造敢闯敢试、锐意进取的干事创业环境,促进高效青岛建设健康发展。

10、企业家代表、青岛运动汇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单靓:在攻势2.0作战方案中提到,9月份将启动新的审批大厅的搬迁工作,同时这也是新的市民中心。市民中心的启用,将在哪些方面让市民和企业家或者企业代表获得新的受益?

路玉军:目前,行政审批大厅和公共资源交易大厅,都是2009年启用的,时间较久,面积较小,功能不够健全,有些政务服务事项不能实现应进必进,群众办事不方便,打造新的市民中心势在必行。

  从去年开始,我们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的经验,充分考虑群众的办事体验、办事需求,加快推进市民中心的改造。今年9月份,新的市民中心就可以正式启用。我们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推动政务服务流程再造,实现服务理念、审批链条、用户体验、功能布局等全方位提升。

  搬迁后,将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明显变化:一是面积更大,设施更完善。新的市民中心面积4.4万平米,基本可以满足政务事项应进必进的要求;交通比较便利,专门设置了地下5000平米的停车场、600余个停车位,并采用智能停车系统,将有效缓解到大厅办事停车难问题。二是功能布局更加合理。增设了自助办理、网上办理等专区,同时打造智能化大厅,增强用户体验。学习借鉴先进城市经验,在大厅专门设立了休息休闲专区,并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三是推进流程再造,让群众办事更加方便。市级政务事项应进必进,除了个别特殊事项外,其它所有事项入驻大厅。同时,梳理细化每个事项的办事指南,让群众和企业在零基础的情况下,也可以按照指南进行填报,而且在任何一个窗口都可以办理相关业务。

11、平度市人大代表、青岛啤酒三厂厂长助理高虎军:新官不理旧账一直是企业和政府部门打交道的痛点,在目前大力营造营商环境的背景下,我们准备采取哪些措施纠正这一错误理念和行为?如何让新官理旧账成为法治政府建设的常识和常态?

万振东:去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成立了工作专班集中办公,集中处理党政群机关违约的一些事项。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排查梳理。要求据实申报,如有隐瞒,则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基本摸清了这些年的底数。二是加强督导。对排查的问题,本着维护企业合法权益,保证企业应得利益的原则,一事一议、一企一议,实事求是地进行处理。三是建章立制。把履约承诺兑现情况纳入考核体系,不论是民商事案件还是刑事案件,包括最终执行情况,都纳入考核。

  下一步,我们将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继续做好建章立制、督促检查等工作,强化制度保障,使履约践诺成为常态。同时,考虑建立惩戒机制,凡是有新的拖欠,将依法依纪追究相关人员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