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前方:有民本温度 就有攻坚克难的青岛力量

2020-05-17 12:58 半岛网阅读 (51911) 扫描到手机

        半岛记者 李兵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正在召开的青岛市两会又有好声音传来:2020年市政府在城乡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方面重点办好的12件实事出炉,并将公开挂牌督办。

  今年的市办实事涉及“就业、教育、居住、交通、医疗、环境、养老、救困扶弱、乡村振兴、文体休闲、公共安全、政务服务”等方面,共36项,一桩桩,一件件均关乎民生、惠及群众,有温度、能拥抱,可感知,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包含深厚的民生情怀,在这个春夏之交,向950万青岛人民传递着温暖和力量。

  立足保障和改善民生,每年集中力量办一批群众关心、直接受益的市办实事,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市民,是青岛市的坚持数十年的传统,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加快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实际行动和重要举措。一年多前的青岛市两会上提出,2019年要做好共10件27项市办实事,涉及“就业、教育、社保、医疗、养老、居住、环境、救困、扶弱、食安、交通、文体、安全”等基本民生,力求不断满足广大市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一年多过去了,如今“回头看”这份承诺,已然成为沉甸甸的现实——

  青岛补短板兜底线,民生质量显著提高。2019年,青岛财政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占比达到71%。10件27项市办实事全部完成。新增就业75.1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4.1万人。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到929.08万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666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月人均增加5%。个人所得税改革减税47.2亿元,288万人受益。新建改建幼儿园60所,完成146所幼儿园转向整治,新增学位1.2万个。全市普通高中录取率大幅提升,计划录取率由52%提高到64%……城市发展的巨大成就,转化为更有温度的“民生答卷”。

      新冠肺炎疫情不可避免会对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随着国际疫情持续蔓延,世界经济下行风险加剧,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经济发展面临的困难加大。越是困难时候,越是在克难攻坚的关键时期,越需要扎实做好民生实事,获得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汇聚闯关夺隘、推进发展的智慧和力量——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关乎千家万户的生计。“六稳”,以稳就业为首;“六保”,首要的仍是保就业。

  青岛高度关注就业问题,2020年将全力促进城乡就业创业,城镇新增就业30万人,政策性扶持创业1.5万人,技能提升5万人,引才聚才25万人,实施服务职工系列工程。建立职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12处、服务站点100个,新建职工子女寒暑假爱心托管驿站100个、户外劳动者驿站300个,组织400名劳模和5000名一线职工疗休养、2.5万名职工健康体检,推广新型职工医疗互助保障计划……青岛更加关注职工群众创新创业、劳动保障、身心健康等多样化、差异化需求,把实事往每个劳动者的心坎里办。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改善民生,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关键就是要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青岛从细、从小、从实、从惠入手,聚焦重点,奋勇攻坚:开工新建、改扩建幼儿园50所、中小学30所,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覆盖面;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200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补贴5000户;调整市南、市北、李沧、崂山、黄岛、城阳区住房保障准入和保障标准,适度扩大保障范围;启动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0个,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生活品质;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每人每年提高30元;门诊大病费用超限额部分再补助30%;高血压、糖尿病门诊报销比例达到50%以上推进生育保险与职工医保合并实施,降低用人单位医保缴费费率0.8个百分点,进一步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减轻参保居民和用人单位负担……与人民群众共情,急人民群众所急,在为民解忧中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疫情之下,要保基本民生,乡村振兴、助农增收不能有丝毫放松。

  2020年,青岛将全力做好养老救困扶弱,建设街道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中心90个,建设养老床位12000张,增加老年护理康复床位2000张,提高城乡低保标准。特殊时期,青岛以更大力度强化对困难群体救助措施,做好困难群众的兜底保障。

  实施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提升、乡村文化传承保护等工程,兼顾村庄特色产业发展和乡村文明建设,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个……聚焦农村群众关心、关注的人居环境堵点、痛点,青岛加快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推动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深度融合,让良好生态成为乡村振兴的有力支撑。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青岛将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粮食安全、质量兴农、绿色发展、精准脱贫等方面,完成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为农业新旧动能转换和乡村振兴提供人力保障和智力支持。

  营商环境虽然侧重于“商”,但不仅仅是“商”。市场主体“活得舒服”,社会就有创造力,“六稳”“六保”更有了推动力,优化营商环境是重要的民生工程。

  去年以来,青岛结合“学深圳、赶深圳”,打造“三化三型”政务环境,加快制度创新、流程再造,高效青岛建设全面推进,工作有创新、有突破,抓得实、力度大,营商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成绩突出、成果丰硕。2020年,青岛聚力高效青岛建设攻势,在简化审批、减少环节、提高效率、优化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这在12件实事中也有精准量化:建设掌上办事服务平台,整合市、区(市)移动端办理的政务服务和便民事项不少于2000项,提升移动端政务服务工作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建设青岛政策通平台二期,扩大信息覆盖范围,汇集政策信息不少于1万条,为企业和居民提供权威精准、便捷高效、通俗易懂的政策服务;建成青岛市市民中心并投入使用,深化“一次办好”,为企业和市民办事提供便利。

  得民心者得天下,民心无影又无形,却是人间定盘星。投入真金白银,让百姓得到实实在在的优惠,彰显的是责任与担当。扎实做好12件实事,让发展成果更好地惠及百姓,势必让民心更暖,人心更齐,凝聚起攻无不克的青岛力量。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好日子是干出来的,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也是干出来的。只要青岛各级领导干部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多解民生之忧,多谋民生之利,带领广大群众撸起袖子加油干,越是艰险越向前,就没有翻越不了的山、没有跨越不了的河,就一定能把胜利的战旗牢牢地插到新的制高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