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宝藏丨王筠批校:说文指不足 题跋留痕迹

2020-05-21 16:4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9444) 扫描到手机

大众报业·半岛记者   张文艳

站在桌子左手边的,便是身着青色长袍,脚穿黑布鞋,面容安详,留有长髯的王筠。他向周伯琦深深鞠躬,以示敬意,随即坐下,奋笔疾书,在《六书正讹》旁,书写题跋:

郝蕴斋表祖贶筠此书。周氏不明六书而好诋娸说文又善忌,往往自相矛盾。诚有胜说文处惜不多耳。

余弟之子彦侃购得周氏元本校一过。

菉友王筠记

本书误则依元本注于侧,元本亦误则辨正之。顾有元本独误者则胡中翰之功也。

其篆文不及元本之坚卓纵横。元本古籀文亦用玉箸法,此则改为悬鍼,不知大小篆之分,殊不在此。石鼓文及鼎彝之存于今者,皆不作两头纤纤形也。

同样是文字学家,两人有共同的观点和看法,因此,王筠收藏了大量的相关古籍,包括周伯琦的《六书正讹》,但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王筠的研究和名声,大有超越周伯琦之势。

王筠(1784年~1854年),字贯山,号箓友(菉友),山东安丘县(今潍坊安丘市)宋官疃人,清代语言学家,文字学家。和周伯琦相似,王筠的父亲王驭超,乾隆丙午中举人,考取咸安宫教习,历任遂宁、潜山、霍丘、阜阳知县,升寿州知州,是位名宦。王驭超一生著述颇丰,影响最大的当属他为便于子弟读书,亲自编纂的《海岱史略》一百四十卷,为安丘第一部历史名著。王驭超最初的动机其实是因为二儿子王简参加乡试,结果“主司以山东人物为问,不能对”,而导致失利。王驭超认为,“此即孟子所云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者也,宁不贻桑梓羞乎?”于是为了帮助儿子通过考试,他遍访名师的同时,还取两汉至明朝“史传所载山东前贤”事迹,编辑成书,没想到爱子的行为,成就了又一部历史名著。

王筠是王驭超的长子,1821年(清道光元年)中举人,1844年(清道光二十四年)授山西省乡宁县知县,后代理徐沟、曲沃知县。任职期间为政清廉,勤于政事,讼至立判,卓有政绩。

王筠少而好学,喜爱研究小篆与大篆文字。年纪稍长,即博览群书,研读经史。一生中,尤其喜爱研究说文之学。他精心研究了许慎所著《说文解字》,研究了段玉裁、桂馥的说文著作。即使在任职时,虽然事务繁忙,也“暇则抱一编不去手”,未尝一日废学。

在京期间,与许翰、何绍基、陈庆镛、陈奂等名士切磋文字。“筠治《说文》之学,垂三十年。其独辟门径,折衷一是,不依傍人,论者以为许氏之功臣,段、桂之劲敌”(《清史稿·王筠传》)。

王筠自著书50多种,勘订他人书60余部,计数百卷,可谓著作等身。其中《说文句读》、《说文释例》是朴学、文字故训学方面的经典性代表巨著。

“王氏说文”成为说文界的一个标杆。他见解独到,盛名远播,文人学士无不景仰,争列门墙,他被尊为“华北当代儒宗”。王筠不但是安丘历史上学术水平最高的学者,而且也是国内“说文四大家”之一(其他三人分别为段玉裁、桂馥、朱骏声)。

近代史学家柯劭忞还将王筠《说文释例》、《说文句读》等主要著作,收入他编纂的《续四库全书》中。王筠以生平平精诣所萃,终成之言,“宛如一座丰碑,高高地矗立在说文学史册上”。

王筠的粉丝众多,郑爰居便是其中一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