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策划•这一年 | 挺过去,活下来,春天还会远吗?

2020-12-10 17:1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5716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彤

2020年,一场疫情让整个餐饮业陷入极度被动之中,餐饮行业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2月26日,本报报道的《一个火锅店的艰难复工》,让众多的读者认识了城阳的花椒籽火锅店,当时看到老板陈祥孤零零坐在大堂一角的镜头,让无数读者的心揪了起来。12月8日中午,记者再次走访了这家火锅店,一进大堂,热气腾腾的火锅香气扑鼻而来,客人一波接一波,大堂里很快“座无虚席”。右图为今年2月26日拍摄的老板孤零零地坐在大堂一角。

像大多数“80后”一样,35岁的陈祥踌躇满志,一心想把这番事业做大,2020年前,他已经在滨州、即墨、城阳等地拥有了22家餐饮店。料想不到的是,就在他事业快速爬坡之时,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让他陷入了困境, 接踵而来的是房租、员工工资等带来的巨大压力。记得上次采访结束,他送别记者时说过一句悲壮的话,“再难我也会撑下去。”(左图)今天再见他,帅帅的小伙又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右图

只要复工了,只要有客人,陈祥感觉就是“春天”,就是希望,卯足了劲想要 “大干一场”,弥补之前的损失。而在这时,他又面临了新的难题,人员“青黄不接”。

“因为疫情,大批员工在老家没回来,也有辞职不干的。随着疫情形势向好,店里的生意也陆续恢复正常,人员又不够用了,招人也很难。”陈祥坦言,往年还有大学生“临时工”的支援,但今年学校对学生出入校管控很严,大学生力量是指望不上了,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又很难接受服务员的工作,这些都是造成招人难的主要原因。城阳宝龙店可以说是花椒籽火锅的“人才输出基地”,现在店里的服务员几乎都是新面孔,而上次记者见到的那些服务员大都被充实到了其他店里。

大堂经理徐盛,是个26岁的帅小伙,青岛莱西人,在这边工作了俩月。徐盛原本是在姐姐的饭店工作,但受疫情的影响,饭店生意不景气,“死扛”了几个月,终究还是没撑得下去,在今年9月份关了门,徐盛也随之失业了。就在工作还没着落时,他在城阳花椒籽火锅店干店长的朋友向他抛出了“橄榄枝”,他也毫不犹豫地答应了。10月中旬,徐盛来到了城阳,毕竟有着多年从事餐饮行业的经验,这一次,他担任的是大堂经理一职。这份工作,徐盛还是比较满意,他说管吃管住待遇好,工资也很可观,现在一个月能挣个6000元左右。

“00后”王程浩,是店里年龄最小的服务员了,今年17岁,在这里工作了4个月。他是滨州人,今年跟着老乡出来打工,因为有老乡照应着,他的父母也很放心,一个月工资3500元,他自己留出1000元零花,剩下的都转给了家里。单纯、迷茫的他也有个小理想,将来在青岛买套房子,再到其他大城市里转转。

店里的员工还有部分中老年人,60岁的祁梅君,算得上年龄最大的了。她是淄博人,跟随着儿子、儿媳在城阳居住。去年9月份,她来到火锅店配菜,一个月挣3700元左右,给小孙子增补个奶粉钱。

拓展新店,是陈祥在这一年里做出的重大决定和挑战。今年房租便宜,给他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4月中旬,陆续有商场和沿街商铺向他寻求合作,他又面临了难题,是“守”还是“出击”? 经过和股东的再三考虑和商量,在众多餐饮店老板都在“叫惨”的时候,他不甘于“被动淘汰”,那就只能“主动出击”,抓住这个“抄底”的好时机,“赌”一把。

5月份,烟台店开业;8月份,李沧万达店开业;11月份,泰安万达店开业;12月份,青岛合肥路佳世客店也即将开业……疫情期间,他连开5个店,投入了上千万。“新店的装修及设备等都有所升级,投入的成本也比以前翻了翻。”陈祥说,他的新店能够顺利开业,也离不开疫情期间政府补贴、全年免税、社保补贴、银行贷款利率低等利好政策的扶持。 

目前,花椒籽火锅店城阳宝龙店每日的客流量基本恢复到了疫情前的状态,每日可接待150桌次左右,但利润还远远达不到以前的水平。“疫情期间,原材料价格上涨,以牛、羊肉为主的部分菜品成本价上涨了10%左右。另外,为了留住新老顾客,会员日的优惠力度也是很大的。”陈祥说道。利润减少,最大的支出是员工工资,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月仅工人工资就得支出120万元。

“我最大的期望,就是疫情能够稳住,新开的店可以正常营业,在年底到明年正月期间的旺季,能够提高营业额。”陈祥最后说道,经过疫情,他真切地感受到了这一行的求生欲很强,包括他自己也从来没这么努力过。他也坚信,只要能够挺过去,“活”下来,“春天”便不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