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调查 | 临期食品有多暴利?这届年轻人撑起一个900亿市场

2020-12-28 18:54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35550) 扫描到手机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吕华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面都有一个日子,秋刀鱼会过期,肉酱会过期,连保鲜纸都会过期……”26年前,王家卫的电影里,“过期”一词充满着强烈的悲剧主义色彩,“临期”也仿佛拥有着“过期”二字一半的悲伤。但是如今,在许多商家和消费者眼中,那些“大限将至”的临期食品却被赋予了全新的生命,涅槃重生般焕发出勃勃生机。

“乐事薯片3.5元一包,维维豆奶1元一瓶,酸辣粉2元一桶……”临期货物旁,天天喊穷的“打工人”们沉迷于“薅羊毛”的乐趣。“九百亿市场规模、日营业额破10万、净利润翻倍……”白菜价的背后,又是创造新价值的“潜藏市场”。

商超里的临期商品区

900亿市场规模,临期食品火了

“这包老板仔海苔的保质期是到2021年2月26日,还有两个月到期,所以现在的价格是原价的五折,我觉得很划算。”盒马鲜生(CBD卓越大融城店)的临近保质期商品销售区旁,顾客王女士向记者展示着自己的“战利品”,“乐事薯片3.5元一包,维维豆奶1元一瓶,酸辣粉2元一桶……50块钱就能买一大包零食。”作为省钱一族,她迎来了自己的高光时刻:“临期又不代表过期,价格却比正期的便宜很多,只要别一次性囤太多,我一般会选择临期食品。”诚如王女士所言,在记者采访调查过程中发现,有近八成的顾客表示会因为价格低廉而购买临期食品。

临期食品火了。今年9月17日,豆瓣小组“我爱临期食品”成立,组长“花影时期”在小组简介中写道:“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短短两个月的时间,小组成员已突破两万;在百度贴吧,临期食品种草扫雷、临期酸奶打折购买攻略、临期食品店铺推荐……“临期”相关贴子数超过了三万;知乎问答平台单单一条“临期食品,买还是不买”的文章,热度就达2.3万;而在流量更大的新浪微博,“临期”相关话题阅读量更是达到了1.2亿。“这一届年轻人精打细算起来,还真不比父母那一代差。”青岛众汇腾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湃有感而发,他表示,和父母那一代相比,当下的年轻人不会斤斤计较购买临期食品时的面子问题,反而更加愿意去探讨这些食品真正能有多少实惠。

原价20多元的石榴汁折扣店只卖4.8元

临期乐事薯片

临期食品,是指即将到达食品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属于安全食物的范围。临期食品到底具有多大的市场,根据一组数字便可见一斑。艾媒咨询显示,2020年国内休闲食品行业总规模预计将超过11000亿元;《2020中国进口食品行业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进口食品金额已经高达908.1亿美元。如果按照业内专业人士指出的5%的库存沉淀来计算,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已接近900亿元。

折扣仓、商超合作共赢,日营收高达10万

既然临期食品和正期食品的价格存在着云泥之别,那折扣仓和商超打价格战似乎就成了无法避免的事情。但城阳区三小优购进口商品折扣仓的销售经理吴玉领却跟记者做出了这样解释:“价格战其实是不存在的,因为我们的临期货物主要是进口商品,正好可以跟各大商超形成差异化生存,他们会很欢迎我们入驻,因为我们的商品如果卖得好也可以给他们引流。”无论是差异化的进口食品、还是低廉的价格,都为商超吸引了新的客流。“2019年几乎一整年的时间,我们都陆陆续续地在各大超市搞促销活动,包括家佳源、利客来、维客广场都有。”

三小优购进口商品折扣仓仓库

三小优购进口商品折扣仓展厅

吴玉领把折扣仓和商超的这种关系理解为合作共赢,商超免费提供场地,折扣仓的临期食品入驻,双方再参与利润分成:“我们销了产品,他们得了流量。所以合作就顺理成章。”据吴玉领介绍,折扣仓与商超合作的形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在超市进出口的地方做场外特卖;另一种是直接与卖场联合,搞买赠活动、试吃活动。“效果最好的就是场外特卖,最火爆的时候能有五六个促销台,七八个人不停地补货,一天的营业额能达到10万左右。”

据了解,三小优购进口商品折扣仓里的临期食品能占到总仓储量的80%左右,在体量、出货量和货物品项等方面都位居山东省首位。“我们主要还是以批发为主,目前在青岛我们主要是有城阳和即墨两家仓库,主要服务于烟、威、青地区。在全国其他地方,比如北京、上海、天津、东北等地差不多还有几十个仓库,基本上全国各地的客户都有。”

开店先交2000块,代理商空手套白狼?

“你如果想开临期食品店的话,先在我这里交2000块钱代理费用,之后我会给你对接我这里所有的一手货源仓库。”来自北京市朝阳区的某临期食品代理商向记者透露,自己掌握着北京、天津、河北的一手货源仓库信息,要想得到这些一手货源,必须要先交2000块钱的代理费用,“为什么要收你2000块钱呢?因为我这里的货源都是一手货源,不像外面那种加盟的,要你交10000-20000的加盟费,之后你还要从他们那里上货,他们再从货物上挣你的钱。”

批发商正在展厅里挑选货物

该代理商认为,加盟也好,代理也罢,只要你后期还从他们手上进货,就免不了要被他们在货物上连续“割韭菜”,最好的方式就是直接对接一手货源,避免中间商赚差价。逻辑看似毫无破绽,但仔细一品该代理商接下来的话,竟有点“空手套白狼”的意思。“我手里没有仓库也没有货,我只有资源,我帮你对接上之后,你跟他们联系就好了,剩下的我就不负责管了。”不费一兵一卒,代理商卖完资源就能“全身而退”。

无独有偶,和代理费一样飞升神速的,还有令人咂舌的加盟费。据一位业内人士介绍,线下临期食品店“好特卖”的加盟费已经飙到了80万。“很多代理商和加盟商只是一味地让你交钱,并不提供后续服务,而且你也无从知晓他们给你对接的是不是真正的一手货源。”吴玉领认为,与其把钱交给这种不包售后的代理商、加盟商,不如自己动手去找资源,“像很多平台都有各地仓库信息,你就一个摆地摊的小白,就算真给你一手仓库货源,你拿那么点货,人家老板也未必理你。”

意识不够强,临期企业赛道依然小

“年轻人接受新鲜事物是比较快的,但是有很多老年人,意识仍然没有那么强,对临期食品的接受度上还是差了点。”青岛众汇腾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彭湃道出了目前业内面临的普遍痛点,“单纯只卖临期食品的店是很难经营下去的,至少对于青岛来说是这样,所以我们会在店里加一些其他正期的折扣商品。”彭湃表示,全品类开发是未来折扣店的发展趋势,“像我们店,最开始的时候只卖进口临期食品,后来发现只要有折扣顾客都很喜欢,就又增加了正期折扣,再到后来又增加了洗护用品,现在是锅碗瓢盆我们都卖。”

“我们现在都不说’临期’这个词了。”吴玉领表示,相较于“临期”这个词,“折扣”、“促销”的说法反而会更加吸引消费者一些,“因为‘临期’只是单纯强调了日期,而’折扣’不但能包含‘临期’的意思,还能说明价格便宜,它给消费者体现的优惠是更加直观的。”

在知乎、微博等相关新媒体平台,单单关于“大家可以接受临期食品吗?”、“该不该为了便宜买临期食品?”、“你愿意购买临期食品吗?”3条话题的阅读量就达到了2756万。记者通过调查发现,仍然有48.7%的消费者表示不会购买临期食品。“好面子”、“担心食品安全问题”、“怕囤货吃不完”成为拒绝临期食品的三大热门理由。

值得一提的是,对“临期”一词的偏见,还体现在资本市场。企查查数据显示,全国范围内,企业名称、经营范围含关键词“食品折扣”的企业共80家,而含关键词“临期食品”的企业仅仅只有20家,其中一半又都是今年才刚完成注册。“全国的临期店、折扣店有很多,但是能称得上企业的就很少,临期企业仍然是一个很小众的赛道。”

山东省最大进口商品折扣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