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阳故事 | 吕伟斌——“把22年时光奉献给社区,我无悔我自豪”

2021-01-28 08:31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6018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黄冬梅

“一转眼22年过去了,时间真的过得真快啊!其实,最开始我也没想到会在社区干这么多年。”冬日的某个下午,吕伟斌忙完了手头的工作,从摞得像小山一样高的文件材料中抽出身来,泡上一壶茶,伴着袅袅茶香,他和记者细细地聊起了这些年和社区、居民的点点滴滴。

今年42岁的吕伟斌是城阳街道吕家庄社区的一名会计。1998年,刚好20岁的他高中毕业准备就业,而社区的老会计即将退休,由于之前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选,这一岗位面临着空缺。“小吕,你比较合适,要不你来干吧。”社区里有人提议道。确实,吕伟斌是挺合适的,他在学校学过会计、财务的相关知识有一定的基础,但正处大好青春年华他,其实更想出去闯一闯。“当时,社区的经济条件也不是很好,待遇、机遇和外面没法比,所以很多年轻人都不爱待在社区。”吕伟斌回忆。

在平凡的为民服务工作上,吕伟斌坚持22年如一日,让平凡的工作变得很不平凡,也得到居民的极大认可。

最终,吕伟斌还是留了下来,不为别的,就单纯地觉得社区需要他就回来吧。“干几年,等有了合适的人选再离开。”这是他当时的想法。跟着老会计学一段时间后,吕伟斌对社区的会计工作就熟悉掌握了,平时,他还努力学习业务知识,主动跟踪最新会计法规动态,专业服务水平越来越高。

随着社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吕伟斌每年经手上百万元资金账目,从未出过差错。如遇到财务手续不全或与财务制度规定不符的违规票据,他不怕得罪人,坚决打回要求重新开票。在日常记账处理账务中,他总是将单据和票据反复审查,将每一笔收入和支出,每一个数字,每一个小数点都审查得仔仔细细,直到发现无任何差错,才将其工工整整地装订成册,存档备查。在对账过程中,他更是做到了精益求精,严格按财务有关要求力争做到最好。“一年年地干下来,我发现自己爱上了这份工作,工作性质的原因也让我变得更沉稳,同时,这些年见证着社区一点点的变大变强,居民福利水平不断提高,我感到特别骄傲。”吕伟斌坦言。

逢年过节,吕伟斌都会带着礼品和社区其他工作人员走访困难居民、老年居民,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

在社区基层工作,常常因为人员少、任务繁杂,工作人员需要身兼多职,吕伟斌也不例外。除了会计工作,后来他又兼顾起户籍管理、大病申请报销、低保救助等工作。一次,社区一个居民因为脑出血动了一场大手术,花费20多万元,这对普通的家庭是笔不小的开支。于是该居民的家属联系到社区,看看能否帮申报报销一部分。吕伟斌知道后,迅速把相关情况上报给街道民政部门,并给该居民出具家庭经济情况证明,同时经常打电话和该居民沟通,务必把门诊病历本、发票原件、出院小结保管好。在吕伟斌的帮助下,最后该居民一次性就把报销办理好了。这些年,吕伟斌已经习惯把居民的事当自己的事,既要快速办还要办利索,这也是他对居民的承诺。

2020年年初疫情发生后,吕伟斌也像千千万万的社区工作人员一样,第一时间返岗值守在社区防控点,入户排查登记,每周都有一两天是彻夜通宵。“直到现在,每天依然有涉及居民方方面面的事情需要处理,有时候,我都觉得会计工作变成我的副业了。”吕伟斌自我调侃道。不过,说句话心里话,把22年时光奉献给社区,他一点也不后悔反而充满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