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密码丨留洋归国,两过家门不入成永别

2021-02-01 22:58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76954) 扫描到手机

文/半岛全媒体记者 张文艳

1908年,李慰农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巢县县立初级中学。在此期间,他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新书,特别是谭嗣同的《仁学》一书,开阔了他的视野。在就读中学期间,李慰农在父母的安排下,与邻村的邱姓姑娘完婚。和众多女性一样,妻子没有正式的名字,李慰农给她取名邱以珍。两人后来育有一儿一女。中学毕业后,李慰农回到家乡油坊郑村担任小学教师,亲眼目睹了乡邻们终日劳作,仍不温饱,只好离家讨饭、卖儿卖女,萌生了“农业救国”的思想。

1915年,李慰农离开家乡巢县,去芜湖投考了省立第二甲种农业学校,决心振兴农业,解救农民于水火之中。也就是在这时,他将名字改为“慰农”。在农业学习期间,李慰农与同学一起乘船去采石矶春游,登高远眺,李慰农触景生情,慷慨高吟:“浩浩长江天际流,风吹乐奏送行舟;问谁敢击中流楫?舍却吾侪孰与俦!”字里行间抒发了他远大的抱负。

1918年,李慰农以优异的成绩在农校毕业后,被校方聘任为学校农场管理员,月薪银洋60余元,生活待遇优厚。但他坚持在工作之余广泛联络进步教师和学生,研究农业科技和革命理论,探索拯救中国的道路。

1919年,五四运动的浪潮波及芜湖,二农顿时沸腾起来。李慰农和进步师生一起,组织罢课和游行示威,他们高喊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的口号游行。回到家乡,李慰农还以《三字经》的形式叙述了五四运动的原由,揭露了卖国贼的罪恶:“卖国贼,曹、陆、章;订密约,卖鲁矿;青岛失,济、潍、张……愿同胞,细思量;头可断,志不移……”青岛这座城市在李慰农的心底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是年秋末,中国“华法教育会”在安徽招考赴法勤工俭学生,李慰农以全省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被录取。在从上海出发到法国的船上,李慰农结识了蔡和森、向警予等人。在法国,他与赵世炎、周恩来等18人共同成立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后改称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旅欧支部)。当时,在留法的共产主义者中间,对农民问题还没有足够的重视,李慰农根据国内农民运动的发展状况,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提出了组织农民和领导农民运动的富有独创性的见解。同志们都亲切地称他为“农民博士”。

1923年元旦,李慰农(后排左二)在法国布伦农校与同学合影。

1923年11月,根据革命形势的需要,李慰农转赴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深造。经过5年的国外革命锻炼,应党的召唤,李慰农于1924年底踏上了归国的征程,他迎着席卷中华大地的革命浪潮,勇敢地冲上了波涛汹涌的潮头!

1925年,李慰农在上海接受了党的嘱托,作为胶济铁路总工会宣传指导员,前往中共山东地委工作。从苏联到上海,从上海到济南,李慰农两次放弃了途中回家探亲的机会,而在上海一个多月的时间,沿长江西行,不远即可到达家乡巢湖,他也没有回去。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求学海外,阔别五载,李慰农时刻挂记着家乡和亲人,曾寄回家书36封,封封挚情,句句深意,他思念双亲和新婚久别的爱妻,盼望着早日与亲人团聚。然而,归国途中,他看到的是农民无粮、工人失业、军阀混战、洋人横行。他痛苦、愤怒,国之不存,何以为家?归国途中,党的“四大”召开,他赶赴上海聆听党中央的声音,不能回家;如火如荼的胶济沿线工人运动需要他这位特派员,更不能回家。

令人心酸的是,就是这两过家门而不入,竟成了他与亲人的永诀。半年之后,他在青岛为人类最崇高的事业献出了生命,那年他才30岁。李慰农遇害的噩耗传到家乡巢湖,年迈的母亲至死不信,她天天端坐在家中,伫立在村边,面朝北方,遥望天际,盼望儿子的归来,直至双目失明……(《李慰农:忠孝不能两全》张绍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