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迈向碳中和的路上 银行该如何作为?

2021-02-05 16:52 新华社阅读 (60015)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在迈向碳中和的路上,银行该如何作为?

随着一系列重磅会议频频提及碳达峰、碳中和,绿色金融成为近段时间各界关注的焦点。那么,碳达峰、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是否能成为银行业新的增长点?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绿色金融发展?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展开调研。

碳达峰、碳中和,对银行意味着什么?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2021年重点任务之一;中国人民银行将“落实碳达峰碳中和重大决策部署,完善绿色金融政策框架和激励机制”列为2021年重点工作,绿色发展领域成为信贷支持新重点。

作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途径,我国绿色金融市场将迎来历史发展机遇。对于商业银行而言,绿色金融有望成为新的增长点。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近日表示,目前,中国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1万亿元,居世界第一。绿色债券余额1万多亿元,居世界第二。

德勤中国银行及资本市场行业主管合伙人郭新华表示,碳中和给银行机构带来了很多新机遇,银行机构的低碳化转型是未来发展的大势所趋。从目前释放的各种政策信号来看,对未来气候投资将成为一个投资热点领域。

“除绿色信贷以外,不断扩大的中国在岸和离岸绿色债券市场也不容忽视。”德意志银行大中华区宏观策略主管刘立男表示。随着政策的不断完善,非金融企业和新产品的重要性亦不断显现。随着绿色企业为融资入驻中国股票市场,绿色股票应运而生。与此同时,绿色保险、绿色信托、绿色公私伙伴关系、绿色租赁产品等其他新产品也相继推出。

绿色金融如何成为银行的新增长点?

目前,银行机构对绿色金融发展越来越重视,有些银行将绿色金融业务发展上升到战略层面,逐渐加大对经济绿色转型发展的支持力度。记者日前了解到,一些银行将绿色金融转化为其新发展引擎,还有效支持了经济的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作为中国首家赤道银行,兴业银行率先将可持续发展提升到企业战略和公司治理层面,并将绿色金融作为集团战略核心业务,建立了完善的绿色金融产品服务体系,开创了“寓义于利”的社会责任实践模式。

记者了解到,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推出的“绿色创新投资业务”起到了很好的效果。2019年9月,中国清洁发展机制基金管理中心(以下简称“清洁基金”)与兴业银行总行签署“总对总”《绿色金融合作协议》。之后,清洁基金、浙江省财政厅、兴业银行杭州分行正式签署“绿色创新投资业务”三方合作协议。

其中,清洁基金负责提供优惠贷款,做好政策把关和项目最终审核,组织项目贷后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浙江省财政厅负责组织协调项目征集、申报、碳减排测算、配合项目贷后管理、绩效评价等工作。兴业银行杭州分行具体承担项目筛选、尽职调查、资金监管等职责,以保障贷款资金安全。这种业务模式的成功落地,实现了多方共赢,有利于共同助力“美丽浙江”建设。

“必须鼓励中小银行加入大型银行的行列,共同发展绿色信贷,尤其是对面向绿色私营企业和绿色中小型企业的贷款。”刘立男表示。

台州银行作为一家扎根浙江台州、专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城商行,将发展绿色金融作为长期战略。该行推出的“绿色节能贷款”,专门面向小微企业用于更新节能设备或改进生产工艺流程以达到节能增效作用,并通过产品优化完成对浙江省内所有分支机构的推广覆盖。该行在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的有益探索,积极支持了地方经济转型升级与创新发展。

后疫情时代,如何推进绿色金融发展?

随着绿色投融资需求的上升,以及市场对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及绿色投资的重视,中国将构建立更完整的绿色金融体系。

易刚提出,要逐步完善绿色金融体系的五大支柱。一是健全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做好统计、评估和监督等工作;二是完善金融机构监管和信息披露要求,对社会公开披露碳排放信息;三是构建政策激励约束体系,增加碳减排的优惠贷款投放,科学设置绿色资产风险权重等;四是不断完善绿色金融产品和市场体系,发展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绿色基金等产品,建设碳市场,发展碳期货;五是加强绿色金融国际合作,绿色金融标准要“国内统一、国际接轨”,争取年内完成《中欧绿色金融共同分类目录》。

“建议从货币、财政和监管层面加强对绿色投资的激励。”刘立男表示,可考虑为商业银行提供专属绿色中长期的流动性便利。商业银行通过抵押符合条件的绿色信贷和债券获得央行的直接流动性支持。放宽对绿色贷款的资本要求:降低风险权重将有助于资本释放,可支持商业银行将更多资源向绿色信贷倾斜。

刘立男还建议提高绿色金融产品二级市场流动性。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主要涉及一级融资,大多数现有绿色金融产品不可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二级市场流动性的缺乏制约了绿色投资的有效风险定价和风险管理能力,也限制了潜在投资流入绿色金融市场。促进绿色信贷证券化、以及提供绿色债券的有利回购条件是提高二级市场流动性的解决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