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上网来|总书记点赞的这一制度 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2021-03-25 09:24 大众报业·大众日报客户端阅读 (37964)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理上网来|总书记点赞的这一制度,对乡村振兴意义重大

3月22日下午,正在福建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武夷山市星村镇燕子窠生态茶园,听说近年来在科技特派员团队指导下,茶园突出生态种植,提高了茶叶品质,带动了茶农增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很好总结科技特派员制度经验,继续加以完善、巩固、坚持。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端于1999年,二十余年里从发源地福建南平推广至全国,队伍不断壮大,为推动乡村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作出了极大贡献。未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科技特派员制度将承担更加重要的历史使命,应遵循总书记指示,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巩固和坚持。

让技术长在泥土里

科技特派员制度发源于福建省南平市,起初是在政府主导下,以科技人员为主而探索实施的一种“科技下乡支农”模式,旨在有组织有意识地引导农业科技人才主动下沉基层、深入农村一线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技指导和技术服务,以更好地服务“三农”。

南平是闽北农业大市,上世纪90年代,粗放型发展方式使当地农业经济陷入困境,基层农民对于农业技术非常渴求。1999年2月,南平选派225名首批科技特派员到乡村开展科技服务,成为我国科技特派员制度的发端。

2002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在对南平市向农村选派干部的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后,在《求是》杂志刊文《努力创新农村工作机制》,总结了南平市的经验。同年,宁夏、陕西、甘肃、青海、新疆等西北五省区开展了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

2009年,科技部、人社部、农业部等8部委在全国范围内启动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创业行动。2016年,国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行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若干意见》,科技特派员制度一步步从地方实践上升为国家层面制度性安排。

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案例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自1999年以来,科技特派员制度落地开花推广已二十余年。二十余年的生动实践,这一服务“三农”的创新做法有力推动了人才下乡、科技下乡和科技成果的转化。科技特派员队伍也在服务“三农”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脱贫致富路上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对科技特派员这支队伍,习近平总书记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强调,要坚持把科技特派员制度作为科技创新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工作进一步抓实抓好,广大科技特派员要秉持初心,在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中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人的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而科技特派员制度就是乡村人才振兴的生动案例。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设计以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为根本,引导科技人才转向 “三农”、服务“三农”、破解“三农”难题。这不是搞短促突击的权宜之计,而是放眼长远展现初心的长远安排。

科技特派员们作为拥有一技之长的拔尖人才,成批地到田间地头、到农民群众中去,手把手教授知识、推广技术、创新创业,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农业农村的发展,这是党的初心和使命的生动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生动诠释。

从“科技特派员”到“科技特派团”

新时代赋予了科技特派员新的历史使命,提出了新的条件和要求。要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需求,进一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拓宽服务领域、完善运行管理服务机制、创新组织形式、提升信息化水平、夯实财力保障,以科技助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为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注入新动能。

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拓宽服务领域。乡村振兴战略总的要求就是要做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一要求内容丰富,不仅涉及农村产业的发展、农村生态文明的建设,也包含农村基层民主、社会治理、文化建设等诸多方面。适应乡村振兴的客观需要,就需要进一步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这支队伍既需要有农业技术领域方面的专家学者,也需要文化、社会治理、城乡规划建设等方面的专家。这提出了拓宽科技特派员队伍构成的任务,需要进一步扩大选派范围和规模,将选派范围拓展到一二三产业,扩大省级选派规模,带动市县选派规模,严把选派质量关,实现科技特派员对乡村振兴服务领域全覆盖。

构建科技特派员多方协同联动机制,实现精准服务。紧密围绕着乡村振兴在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方面的现实需求,一方面加强省市县乡(镇)的纵向协同,推动供需对接、双向选择;另一方面加强科技、教育、财政、人力资源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横向协同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协同联动机制,推动精准服务。

创新科技特派员组织形式,推动服务效能提升。乡村振兴给科技特派员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舞台和机遇,也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适应这一更高标准和要求,就要进一步创新科技特派员组织形式,突出县域统筹,改原来的单兵作战、单一服务为兵团作战、全方位服务,组建跨学科、跨部门的科技特派团,形成学科对接产业、产业带动创新、创新推动产业的良性机制,提升服务效能。适应这一更高标准和要求,就要进一步创新科技特派员服务新模式,推动构建多方合作多元构成的利益共同体建设,鼓励支持科技特派员以项目、技术、资金等形式与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服务对象开展合作,形成利益共同体,实现共生共荣,共担风险、共谋发展,推动服务效能提升。

构建科技特派员经费投入长效机制,夯实财力保障。将科技特派员经费纳入省级财政预算,形成科技特派员专项经费稳定投入机制。专项经费专款专用,重点用以支持科技特派员专项项目、创业平台、能力提升培训、经费补助等方面。拓宽科技特派员投融资渠道,包括设立科技特派员创业专项基金,开设专门服务科技特派员创业担保贷款绿色通道,搭建科技特派员创业金融服务平台等。

用好信息化技术手段,打造便捷服务通道。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实现对科技特派员的精细化、全流程、个性化服务;利用信息化技术手段搭建供需信息发布平台,搭建基层技术需求方与技术服务供给方快速精准对接端口,打造科技特派员便捷服务“三农”新通道。

新时代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对科技特派员的选拔、派出、使用、服务、管理、评价等提出了新的更高标准和要求,这都要求我们必须以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特派员制度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党管人才,创新科技特派员制度,引导各类优秀人才向农村基层流动、向农村一线聚集,为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作者:邱春林,系山东省委党校副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