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姑娘刘俊娜出道5年获10金牌8银牌和4铜牌!青岛嫚儿残运会勇夺二金一银

2021-10-18 18:3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47908)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焦功森  李云天  实习生  赵子源

三岁离家、16岁出道便开始在国际赛场崭露头角,莱西市20岁聋哑姑娘刘俊娜 在10月10日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再次勇夺跆拳道女子团体品势、跆拳道男女混双品势比赛两枚金牌和跆拳道女子个人品势一枚银牌。此前,她已获得19枚国际、国家和省市级比赛的金银铜牌 。10月18日上午,刘俊娜和她的爸爸妈妈向半岛全媒体记者回顾了他们从悲伤、无助、艰辛、绝望、抗争、拼搏到考上大学、摘金夺银屡创佳绩收获幸福的历程。

屡次夺冠的聋哑女大学生>>

上大学、摘金夺银。这些许多健康人都无法实现的梦想,20岁的莱西聋哑女孩刘俊娜却一路过关斩将,创造了很多人不敢盼企的奇迹。除了在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两金一银的好成绩,她还在2019 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得两金一银的佳绩。出道5 年来,共在国际、国家、省市级比赛中,获得10金牌8银牌和4铜牌好成绩。   

                      。

聋哑女孩第二次残运会摘金夺银

刘俊娜一家住在莱西市北庄社区公寓一套简陋的套二房子里,记者10月18日上午来到她家时,刘俊娜正在客厅里向爸爸妈妈介绍着眼前一堆奖牌的背后故事。刘俊娜的口齿不是很清楚,不时还要打着手势向爸妈表达自己的意思。她的身形瘦小,清秀的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她的爸爸刘国坤和妈妈曲娟边摩挲着女儿的奖牌,边开心的笑着。

这堆奖牌里其中的两金一银三枚奖牌,是刘俊娜在10月10日刚刚结束的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上,代表山东队荣获的。其中两枚金牌分别是跆拳道女子团体品势金牌和跆拳道男女混双品势金牌,那枚银牌则是她在跆拳道女子个人品势项目中荣获的。同时,她还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曲娟自豪的告诉记者,2019 年在天津举办的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上,女儿也获得团队、双人两枚金牌、个人一枚银牌的成绩。“孩子才刚20岁,已两次在全国比赛中获奖了,比我这个当妈的强多了!”曲娟的言语中不乏满满的喜悦。

出道就在国际比赛中获奖

记者发现,有几枚铜牌被摆放在这堆奖牌的显眼处。“这是女儿首次参加国际比赛时获的奖牌,尽管成绩不是很理想,但对孩子起到了鞭策鼓励的作用,我们和孩子都非常珍惜!”已在北庄这个城中村当了22年村干部的曲娟很健谈,她向记者介绍了女儿的成长之路。

2016年,青岛市残联到青岛市中心聋校挑选残疾人运动员,组建聋人跆拳道队,当时正在该校就读的刘俊娜因为体能优势而被当时的教练看好。“孩子从小就有主意,独立自主,想做的事情会坚持去做,当时她告诉我要学跆拳道时,我是十分反对的,我怕孩子吃苦受累。”刘俊娜告诉妈妈,她知道可能很苦,但是她自己的选择不会后悔。“训练期间,孩子发信息说‘妈妈,我连床都上不去了’时,我真是心疼,苦口婆心劝她放弃,但是孩子一直对我说,不行、不能放弃,自己的选择一定要坚持下去。”

2017年7月,年仅16岁的李俊娜跟随团队一起到土耳其参加第二十三届夏季听障奥运会,这是刘俊娜人生中第一次出国,这也是她人生中重要的一次比赛,比赛中获得了跆拳道女子个人品势第五名、男女混双品势第五名以及团体品势铜牌,这是她获得的第一块奖牌。

自此后,刘俊娜参加了各种级别的比赛,并在比赛中渐渐崭露头角。2018年参加山东省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田径比赛获得跆拳道女子个人品势银牌、男女混双品势银牌、团体品势金牌、女子竞技-49kg金牌;女子T60级800米银牌、1500米铜牌、5000米铜牌,4×100米接力金牌,4×400米接力金牌。2018年第二届青岛武博大会获得少年女子组黑带金牌;2018年全国残疾人跆拳道锦标赛聋人组品势团体赛金牌、女子个人品势银牌、男女混双品势银牌、女子竞技-49kg银牌。2019年参加全国第十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跆拳道女子KP60个人品势银牌、女子KP60团体品势金牌、男女KP60混双品势金牌、竞技女子-49kg铜牌。2021年参加全国第十一届残疾人运动会获得跆拳道女子个人品势银牌、女子团体品势金牌、男女混双品势金牌。5年时间里,这个刚满20岁的少女共获得10金牌8银牌和4铜牌共22枚奖牌。

刘俊娜告诉记者,自己当初练跆拳道并没有想到去拿金牌,因为教练说可以参加训练,可以到各地参加比赛,甚至有机会出国比赛,我就是想到外面的世界见见世面。她的教练    也在电话里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刘俊娜是一个非常坚强、能吃苦的女孩,因为她的听力以及语言能力都比别的孩子优秀,在理解动作与教练沟通方面都非常的恰当,进步自然而然也会快很多。

苦学文化和绘画考上大学

在刘俊娜的客厅里,放着一块画板和一张人物画像素面,及一张还没完成的静物素描。经询问得知,这竟是刘俊娜的杰作,刘俊娜告诉记者,自己从8岁开始进行青岛市中心聋校学习,除了文化课外,她还学习了绘画。不但会画素描和水粉画,刘俊娜还凭借自己的绘画水平和文化课成绩,去年从青岛市中心聋校考上了西安美术学院,成为该院特殊教育学院一名本科生。

在老师眼里,刘俊娜是一个非常优秀的孩子,从小学习成绩就好,不管做什么事情都非常认真、非常努力。“这个孩子做什么都很刻苦,做什么事情都全力以赴。所以她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刘俊娜高中班主任刘莉告诉记者,李俊娜在学校的表现非常好,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同时还担任学生会国旗部部长一职,做事认真负责有条理,把工作做得非常好。

对于刘俊娜的绘画天赋老师也十分看好,但让老师看好的还是她的努力。“不骄、不躁、沉着,能够静下心来绘画,每一幅作品都会精心去描绘,相信她会在绘画上有所成就。”刘莉老师也为自己的学生感到自豪。

去年春天,在曲娟的陪同下,刘俊娜先后参加了河南、长春、北京几家大学的艺考,都取得不错的成绩,他们在西安参加艺考时,就收到了河南那家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但刘俊娜喜欢西安的文化底蕴,和西安美术学院在业内的成就和地位,坚持参加考试并最终被该校录取。

金牌女孩的多难家庭>>

姑妈聋哑,姐姐聋哑,妈妈 不相信遗传“魔咒”,硬是想生一个健康的宝宝,不料,小女儿仍然先天聋哑。下岗、做馒头,吃尽万般苦,夫妻俩没有放弃对女儿的培养,没有减少对孩子的爱。一家人在艰难中顽强的向前奔跑着。

不信遗传“魔咒”执意结婚生女

采访中,记者获悉刘俊娜还有一个26岁的姐姐,也是一名聋哑人,目前正在苏州的电子厂打工。说起自己的两名聋哑女儿,曲娟满脸的笑容戛然消失,眼角悄悄流出了泪水。1989年,曲娟成为自家附近的青岛服装十四厂裁剪车间的合同工,同车间的刘国坤为人忠厚、干活实诚,长的也帅气,尤其还是“身份高自己一等”的正式工,曲娟对他动了心,开始主动追求刘国坤。

“当时莱西有三怪,其中一个就是火车头是解放牌。”乐观的曲娟回忆起生活起初的甜蜜,脸上马上堆满了笑意。刘国坤的家在距离城区20多公里远的日庄镇,她坐着当时用解放牌汽车牵引的小火车车厢,来到刘国坤家做客,发现男友的姐姐是聋哑人。“聋哑是隔代遗传,并且是传女不传男,”一些关系亲近的人劝曲娟慎重考虑两人的婚事,曲娟却坚决不相信这个说法,1993年12月与刘国坤结婚,1995年生下了第一个女孩。

大女儿出生十多天被发现聋哑

当时李国坤夫妻俩借住在北庄村一处闲置的房子里,大女儿出生10多天的一天晚上,大风突然刮动房门剧烈甩动了几下,曲娟在睡梦中被惊醒,却发现大女儿睁着大眼睛无动于衷。“是她胆子大,还是听不见声音?”曲娟突然心头一紧,赶紧在女儿耳朵边拍巴掌,连拍了十几下,女儿都没反应。她心里陡然慌张起来。“女儿听不见声音!”抱着女儿,她一直哭到天亮。

好不容易熬出月子,曲娟带着女儿去了青岛的医院检查,医生诊断孩子就是先天聋哑。当时他们夫妻俩都已下岗,刘国坤做起了做馒头的小生意,每天凌晨2时,夫妻俩就起床干活,7时30分,已是村计生干部的曲娟到村委上班,刘国坤开始卖馒头。尽管生活很苦,但夫妻俩没有灰心,“咱们生个健康的孩子吧,长大了还照顾姐姐!”曲娟和刘国坤几经商量,做出了决定。

1%的遗传概率又变成现实

曲娟说,关于聋哑遗传的劝告一直都有,但她却不相信,因为老公的两个姐姐和一个哥哥家的孩子都很健康。但决定再生一个孩子时,她还是利用负责计生工作的便利,咨询了好几位专家。在专家的建议下,夫妻俩还去青岛的专业机构检查了染色体,专家们表示,如果生女孩,有1%遗传聋哑的几率,要是生男孩,则没有任何问题。

夫妻俩认为这么小的概率不会发生在他们的身上,没想到厄运还是再次降临他们身上。2001年7月,刘俊娜出生了,心里的阴影使然,曲娟经常在刘俊娜的耳边拍巴掌,她竟没有一点反应。出了月子开始,夫妻俩就抱着刘俊娜去北京、济南、青岛的大医院求医问药,但都无功而返。“再苦也要给孩子快乐!”夫妻俩在大女儿  岁时,把她送进了莱西的聋哑学校。刘俊娜3岁时,家里条件已有所好转,曲娟和姥姥把她送到了青岛市的康复中心,接受系统的康复训练。

砺难17载终苦尽甘来>>

为了交流便利,自创“独家手语”;从先天聋哑,到能熟读口型、模糊发音,逐渐成为团队的翻译。在家庭及老师的关心下,刘俊娜身上一点点发生着变化。这个家庭也从悲伤、绝望到无助、重拾希望和全家人的艰辛付出,他们终于收获了成功和快乐。

独家手语交流无障碍

“刘俊娜小时候爱哭,却很懂事,一个手势就可以让她明白该做什么。”曲娟和丈夫都不会手语,和两个女儿无法交流,一家人都很痛苦。一个偶然的机会,她发现自己做出喝水、吃饭、关门等动作表示后,刘俊娜都能看懂。眼前一亮,夫妻俩决定根据生活需要,独创一套家庭手语,经过一段时间磨合,一家四口竟然能用手势进行简单交流。“一直到现在,它还是俺家的主要语言,”曲娟不无骄傲的说道。

“送她去青岛康复中心的时候,我指画了几个动作,刘俊娜就乖巧的背起小书包,跟着我和姥姥出了家门,”曲娟告诉记者,随后的几年里,刘俊娜的姥姥每周一坐两个多小时的客车把她送到康复中心,周五再把她接回来。刘俊娜一直不哭也不闹,高高兴兴的回家,快快乐乐的去青岛,当时已65岁的姥姥也跟她学会了“独家手语”,   两个人在路上总是欢快的交流着。

熟读口型“逼”父母学说普通话

到了康复中心的刘俊娜,受到了系统的语言训练,每天都要对着镜子练习口型识别,和规范的手语训练。渐渐地,刘俊娜还能模糊的发声,并能熟悉、准确的读懂口型,进行手语翻译。发现女儿的变化后,曲娟个刘国坤决定学说普通话,这样和女儿交流可以更加便利。看电视、听广播,夫妻俩互相纠正发音,只要闲下来,就想法学说普通话,渐渐地,刘俊娜可以看懂父母的口型,并模糊的和他们简单交流了。

“别看我听不见,我现在可是我们队的翻译!”刘俊娜自豪的告诉记者,教练给队员们上课时,她先读懂教练的口型,再用手语翻译给队友们。队友们有什么问题,用手语告诉她,她再慢慢的发声告诉教练。“我最不愿意翻译教练训人的话!”刘俊娜撅着小嘴巴说,教练批评大家时,也是先对着她发火,她总是“对号入座”认为教练是在训她。

砺难17年终于苦尽甘来

“大女儿聋哑,我们非常痛苦悲伤,但心里还有希望,希望生下一个健康的孩子,等我们老了后,能替我们照顾姐姐。没想到,刘俊娜还是听不见,当时我们对生活真的绝望了,好几次凌晨醒来,发现老公在偷着哭!”说起以往的心酸,曲娟的脸上再次挂满泪水。她说,当时他们的精神上非常无助、无奈甚至是悲观,还有不少闲言碎语不时飞进耳朵里。但是生活总是要继续,两个孩子更需要坚强有力的呵护,曲娟说,夫妻俩决心振作起来,给两个孩子最好的爱。

记者采访时,曲娟的朋友史先生登门前来祝贺,他透露说,曲娟在工作中十分乐观,跟她接触时间短的人,根本不会直到她有两个听不见声音的女儿。“以前家里困难,孩子也没出息,我就坚持让自己乐观快乐,现在苦尽甘来,女儿取得好成绩,政府还进行了奖励,我每时每刻都笑呵呵的!”曲娟说,几年前他们一家四口建了一个微信群,每天在群里交流、分享,现在刘俊娜经常鼓励姐姐要快乐的生活,要为了自己的梦想去更加努力。“孩子们这么努力,我们这个小家一定会和国家一样,越来越好!”刘国坤忙不迭的补充说。

对话刘俊娜:

以后要更加努力,为国家争光

尽管听不到声音、说话也不太流畅清晰,但在采访中,刘俊娜还是通过读记者的口型,与记者进行了不太顺畅的交流。

记者:为什么想要学习跆拳道?

刘俊娜:因为教练说好好练可以出国比赛。

记者:站在领奖台上心情如何?

刘俊娜:站在领奖台上的那一刻,我的心情先是很激动,想起之前我所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特别是能够代表团队赢得荣誉,我感觉十分高兴。

记者:在训练中有什么难忘的事。

刘俊娜:很幸运加入了青岛市残疾人跆拳道品势队,训练有时候很单一,有时候也会很辛苦,但是教练的教导和关心、队员们的陪伴和鼓励,都给了我坚持下去的动力,每次和队员们一起赢得比赛,都是很开心的时刻。

记者:今后有什么打算?

刘俊娜:为了备战这次运动会,我去年七月份办了休学,现在比赛结束了,我想先去上学,学习更多的知识。以后有机会的话我还会继续参加比赛,争取能够为国争光!以后,我还想当一年教练,让爸爸妈妈和姐姐过得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