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4.9%和8.5%,提升13.4%!“两降一升”间,青岛能源转型方向已然明晰

2021-11-09 20:45 大众报业·风口财经阅读 (68113) 扫描到手机

风口财经记者 李红梅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保障,是现代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之源。

  从资源禀赋来看,青岛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一次能源对外依存度达90%以上,是典型的能源受端城市,主要能源绝大部分依赖外购,容易受政策环境、运力紧张、价格波动和极端天气等因素的影响,能源短缺风险依然存在。近年来,青岛市能源消费总量逐年稳定增长,能耗“双控”压力不断增加,能耗指标约束性日益凸显。

  《青岛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扩大清洁能源利用规模,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推进煤炭消费压减。到2025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23.5%左右,煤电电量、清洁能源电量、市外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优化到21.5%、27.0%、51.5%。能源结构“两降一升”之间,青岛绿色低碳转型的路径已经明晰。

煤电占比再降4.9%

  全球变暖的趋势愈演愈烈,元凶是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研究发现,90%的二氧化碳来自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能源的燃烧。

  为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中国向世界宣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加快绿色低碳转型,成为能源行业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三五”以来,青岛市积极应对能源需求稳步增长的态势,不断拓展能源供应渠道,持续优化能源结构,深入实施煤炭消费压减,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切实提升能源安全保障能力,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能源保障。

  青岛市煤炭消费由2015年的1486万吨下降到2019年的1388万吨,累计压减98万吨,占比下降4.5个百分点,较国家、省分别低25个百分点、35.2个百分点。

  2020年,青岛市煤电电量、清洁能源电量、市外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由2015年的44.2%、5.3%、50.5%,优化到26.4%、13.6%、60.0%,清洁能源消费比重不断提高,能源消费结构持续优化。其中,煤电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下降了17.8个百分点。

  在国家、省能源发展战略和“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部署下,青岛市能源结构深化调整任务依然艰巨。2019年,青岛市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占比76%,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形势严峻。其中,煤炭消费占青岛市能源消费总量的31.8%。

  “十四五”是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按照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新要求,青岛将持续推进煤炭消费压减。《青岛市“十四五”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煤炭消费比重下降至23.5%左右,煤电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降低到21.5%。

  也就是说,今后5年,青岛市煤电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要在2020年26.4%的基础上,继续下降4.9个百分点。为此,《规划》明确,实施煤炭消费压减计划,加快落后煤电机组、燃煤锅炉淘汰,推动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可再生能源倍增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明确,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在保障能源安全的前提下,大力实施可再生能源替代,加快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

  “十三五”以来,青岛市以绿色低碳发展为主线,以能源安全保障为核心,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大力推进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能源结构持续优化,能源转型迈出新步伐。

  2020年,青岛市风电、光伏发电和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达到253.2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2.4倍,占总装机容量的40.6%;可再生能源发电量达到44.65亿千瓦时、较2015年增长近3倍,占全市总发电量比重由6.7%提升至23.4%,提高了16.7个百分点。非水电可再生能源电力消纳总量约56.24亿千瓦时,消纳权重达到11.8%,超额完成省下达的11%激励性消纳目标。

  “十四五”时期,青岛市将按照国家、省决策部署,抢抓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深入实施“三三三四五”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能源保障能力,持续优化能源消费结构,着力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有效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速推动科技创新发展,有序推进能源体制改革,全面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在加快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青岛市将以风电、光伏发电为重点,以生物质能、海洋能、地热能等为补充,推动可再生能源多元化、协同化、规模化发展,扩大可再生能源应用。实施可再生能源倍增计划,力争到2025年,全市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新增270万千瓦左右,总装机容量实现倍增。

借风生电

  根据《规划》,到2025年,青岛市煤电电量、清洁能源电量、市外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要由2020年的26.4%、13.6%、60.0%,优化到21.5%、27.0%、51.5%。

  也就是说,今后5年,青岛市煤电电量、市外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要分别下降4.9%和8.5%,而清洁能源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的比重则要提升13.4%。“两降一升”之间,青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的方向已经明晰。

  风电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能源,是青岛优化能源结构、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抓手。青岛海岸线绵长,沿海风力资源丰富,具有风速高、静风期少的特点,开发潜力巨大。

  早在2011年,青岛就确定风电装备产业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领域之一。企查查数据显示,山东省现有风电相关企业3242家,其中青岛市以639家排名第一。

  目前,青岛已经建成大唐(青岛)风电场、华润新能源胶州风电场等项目,风电总装机114.38万千瓦、较2015年增长近2倍,发电量17.72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9.3%。

陆上风电机组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海上安装成本的不断下降,风电开发从陆域转向海洋。

  海上风电具有运行效率高、输电距离短、就地消纳方便、不占用土地、适宜大规模开发等特点,是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必然选择。目前,我国海上风电已经进入规模化、商业化发展阶段,呈现由近海到远海、由浅水到深水、由小规模示范到大规模集中开发的特点。

  根据省统一规划部署,青岛正在加快推进海上风电发展。今年的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重点发展海上风电产业,加快深远海海上风电融合示范风场等风电项目建设。

  《规划》提出,坚持陆海统筹,有序发展陆上风电,着力推进西海岸新区、胶州市、平度市、莱西市陆上风电应用示范。2025年前,启动百万千瓦级海上风电场建设,实现海上风电开发建设零的突破。发挥深海资源优势,打造千亿级海上风电产业集群。

  走向深蓝,向海揽风。从陆上风电,到海上风电,青岛的风电版图将不断扩大。那些迎风转动的风电机组,承载着青岛对本地可再生能源的渴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