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梦·小康特刊丨练摊谋生闯市场 拼出最早万元户!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从无到盛 书写勤劳致富奋斗史

2022-01-07 14:49 大众报业·半岛网-半岛都市报阅读 (55925) 扫描到手机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个体工商户”诞生。 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摊位密布、人流涌动、生意红火。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凭借鲜明特色闻名遐迩,1988年获评“全国文明市场”。 市市场监管局提供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王媛(署名除外)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经济迎来快速腾飞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速度加快,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面发展,沿海开放区迅速崛起……处处皆是机会、人人充满信心,一批有头脑、善经营、能吃苦的商人捕捉到那个年代的“风口”,从温饱、到小康,再到“先富起来”,书写出一部部勤劳致富的奋斗史。穿越时光,半岛全媒体记者对话青岛最早一批的个体户、“万元户”,重温他们的拼搏小康路。

个体户有了“摇篮”

迅速扩张全国知名

“是改革开放改变了我的命运!”今年58岁的姜涛,是从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走出来的较早一批“万元户”,对他们这代人而言,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不仅是“小商品王国”,还是为追逐美好生活而奋斗的起点,是青岛第一批个体户的“摇篮”。

时钟拨回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对内改革、对外开放”;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第一个有关发展个体经济的报告,提出“各地可根据市场需要,在取得有关业务主管部门同意后,批准一些有正式户口的闲散劳动力从事修理、服务和手工业者个体劳动”,“个体工商户”就此诞生。

据《青岛市工商行政管理志(1981年~1990年)》中记载,1979年10月12日,青岛市工商局制定《关于个体工商户批准和管理试行办法的报告》,1980年9月8日,又制定《关于发展合作社和个体工商业户的试行办法》,全市个体户新增2872户。1980年10月,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正式成立,青岛首批个体工商户来这里练摊谋生,当时摊位有50余个。

“市场建立初期,人们对个体户有偏见,身份合法了,名声不算好。”姜涛说,彼时社会上流传着“一国营二集体,不三不四干个体”的说法,与进厂当工人的“铁饭碗”相比,个体户多是返城知青、待业青年,一度被视为“无业游民”。

从无到有,注定曲折而艰辛,却如浪潮一般势不可挡。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经营规模日益扩大,范围扩到周边的李村路、潍县路、易州路、博山路等处,摊位迅速增加到1300多个,商品种类达到11000多种,逐渐成为本土乃至全国知名的小商品市场。

在青岛市市场监管局历史文化陈列室里,以泥塑方式,生动地复原了上世纪80年代初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热闹街景——市场是露天的,入口处挂着“扩大商品流通,发展第三产业”的牌匾,市场内摊位密布,服装鞋帽、旧货家庭、风味小吃、日用百货,可谓商品丰富、人流涌动、生意红火。1982年,当时的市北区政府为即墨路市场搭建大棚,市场商户不再担心阴雨天无法营业了,市场交易更加繁荣活跃,大棚内商户林立,购物人群摩肩接踵。

“到1985年的时候,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就名扬四海了,凡中外游客来青岛必到即墨路,跟现在流行的‘打卡’别无二致。”忆起当年,姜涛的眼里闪烁着熠熠光华。史料佐证,当时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凭借鲜明的特色闻名遐迩,已接待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游客,多位国家领导人来实地视察,并赞誉为“小商品王国”、“青岛市对外开放的一个窗口”,许多外地商户也慕名而来,市场迅速壮大。

“生意做出了国门”

开上汽车住上大房

1989年,姜涛结束在外闯荡的生涯,回到青岛家中,投身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做起了箱包、皮鞋生意,头一年就赚了3万元。

“现在生活好了收入高了,1万元不值一提,你知道在30年前是什么概念吗?”姜涛告诉记者,那时候大米1角5分钱/斤,猪肉1元钱/斤,拿5角钱就能买好多小零嘴儿,普通工人家庭一个月工资才几十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说,‘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我实现了,成为最先富起来的人。”

踏准了时代的步伐,姜涛感觉日子有奔头了。他开始研究客群,差异化竞争。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靠着港口码头,常有外国人来购物,“有货船、游轮靠岸了,外国的船员就来市场上买东西,有时候还‘以物换物’,他们用大衣、罐头、首饰换我摊上的皮鞋、箱包。”能说会道的姜涛为了能跟外国人交流,特地找人学了简单的英语,招揽了不少“洋客人”,临摊的兄弟们直打趣,说他“生意做出了国门”。

进入上世纪九十年代,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迎来“黄金时代”,成为北方规模最大的小商品市场、时尚的风向标、潮流的聚集地。以市场主导商品服装为例,电视上哪个明星穿了新样式,用不了几天,各个摊就挂上了“明星同款”。

“去南方进货,广东、福建一带,抢订新款,在厂边找个小旅馆,一住一个月。”姜涛说,他负责南下抢货进货,妻子负责在家看摊、接货、卖货。交通、通信不发达的年代,进货之路异常辛苦。“南方的夏天热得受不了,中暑是常事,不舍得吃喝,饿了就吃面条。”虽是“万元户”,可姜涛手头并没有活钱,“全投生意上了,当时不觉得苦,现在回头想想,确实不容易,挣的都是辛苦钱啊。”

姜涛感慨,“机会是留给勤劳敢干的人。”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个体户们,赶上了改革开放后市场流通领域的第一波市场化,他们勤奋练摊、卖力倒货,靠双手创造好生活,成为青岛最早的“万元户”“先富起来的人”,同时也向社会证明,“个体户”不是贬义词,只要不怕难、不怕苦、敢想敢干,一定能自食其力过上好日子。

1997年,青岛市政府提出“还路于民”“退路进室”,同年10月,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退路进室,进入聊城路47号市901重点工程 (青岛市地下中心商业街)的配套工程内。室内有电梯、空调,经营环境好了,空间也大了,摊位变成了门头房,姜涛更有干劲了,生意越做越大,收入越来越多,生活也大变样,买了摩托车、电视机、电冰箱,再到开上汽车,住上140平方米的新房……

生意搬上电商平台

直播间顶整个市场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以互联网为载体的新经济时代,姜涛的儿子把生意搬上电商平台,搬进直播间。

“同样是卖货,跟我年轻时练摊可是换了个天地,直播间的‘摊’上只有货,没有人,客人全在屏幕的另一边。一场直播啥都能卖,顶整个小商品市场,物流从生产线直达家门口,便利啊,‘人在家中坐、单从手机来’,这就是时代的力量、进步的力量。”姜涛感慨于时代发展变迁带来的震撼和喜悦。

40年前,市场经济的探索之时,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是新生力量,无数个姜涛一样的个体户是“吃螃蟹”的角色,从温饱到小康,再到“万元户”,他们打破计划经济桎梏,是创新与活力的代表。

40年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望实现,姜涛感恩于“生在伟大的国家,赶上好的时代”,欣慰于“自己没有辜负时代赋予的机会”。

1989年,姜涛开始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做生意,第一年赚了3万元。

小铁皮屋里闯出农村个体户“拓荒牛”

现年56岁的秦国云,1993年用铁皮焊了一间不到6平方米的小屋,掏了窗户留了门,和妻子在城阳惜福开起日用百货小商店。“那个时候村里买东西都去供销社,从来没有这种个人开的小商品店,大家说什么的也有。”秦国云很能吃苦,每隔三四天就骑着自行车到市北区利津路批发市场采购日用品,3个小时骑到市场,怀揣30元钱进满满一大筐的货,再骑3个小时回去,春夏秋冬风雨无阻。

为了能薄利多销,秦国云隔三差五搞个促销、买东西赠送小赠品、限时抢购、第二件优惠……现在大商场里的促销方式,秦国云在20年前就想到了。哪种商品受村民欢迎,加大进货;这种商品在哪个季节需求大,提前备货;孩子、老人、妇女分别喜欢什么东西、甚至哪家哪户该添点儿啥物品了,他都能“掐算”出来。凭着灵活的定价、实惠的让利、用心的经营,秦国云的“铁皮屋小卖部”人气越来越旺。

白手起家的秦国云,靠着勤劳本分走上致富路,实现年收入一万元,成为“先富起来”的一批人。1997年,惜福镇小学筹资重建新校,秦国云从13000元积蓄中拿出10000元捐给学校。“自1993年开始,我先后为助学、敬老、洪灾、地震等捐出善款560余万元,2010年筹资100万元成立慈善感恩基金,基金每年收益用来资助困难市民、救助弱势群体,这是青岛市首例由个人成立的感恩基金。”秦国云说道。

1996年秦国云抓住商机,拿下周边地区的饮料瓶回收业务,“每个瓶子只挣2、3分钱,又累又脏没人愿意干。”很快,他的回收生意路越走越宽,除了饮料瓶还涉及到废铜、废铁等。1997年下半年,秦国云退出零售百货领域,注册成立回收公司,如今他的废旧金属回收生意已遍布全国。2010年,秦国云在惜福镇开办一家幼儿园,几年后又在夏庄开办一家分园,免费接收十几名家庭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如今,秦国云的大女儿全面接管了幼儿园,秉承父志,献身教育。

秦国云一家人踏实坚定,靠勤劳和智慧谋幸福,这是千万中国家庭的奋斗史的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