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影 | 海里“种方块”,财源滚滚来!春耕秋收 看新时代渔民驾驭6000亩海洋牧场

2022-03-11 23:43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197431)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高芳 实习生 辛巧

“春天我把方块种在海里,秋天就能收获好多鱼!”“有没有挖掘机爱好者,和我一块来玩俄罗斯方块…….”辛苦的日常,被肖辉以这样诙谐的话记录在朋友圈里。

作为青岛一家国家级海洋牧场的负责人,38岁的肖辉已经跟海打了3年交道。不同于传统的捕捞索取,肖辉的海洋牧场用“一砖一瓦”重构健康的海洋环境,以船为车,以鱼为友,成了一名海洋牧场的“新时代渔民”。

漂浮的“家”

“我说的采访时间是明天,不是今天……”在地铁13号线龙湾站接到肖辉的电话,记者被搞晕了。与肖辉微信沟通时,出现理解偏差,竟闹出个乌龙事件。

好在等了不长时间,肖辉的车就开了过来。一见面他就忙着解释,为了今天的“临时”采访,他先去港口提游艇了,但是因为潮水太低,游艇开不出来,他就把在海上看守的船叫到了岸边,一会只能坐船去海上平台……

说话间,车辆沿着村间公路行驶,一个转弯处,碧波万顷豁然开朗,清晨的阳光照彻心房,广阔的海域像披了一件金缕衣,海面波光潋滟。看到记者在忙着拍照,肖辉一笑:“我在海洋牧场指挥部天天住海景房,都没什么感觉了。”肖辉是青岛浩然国家级海洋牧场的负责人,他管理的海域有6000多亩,常年在海上工作,对海早已是“常住无风景”的状态。

车行20分钟后到达琅琊港,我们一行人登船向海中驶去。这条大船接近30米长,常年停靠在海洋牧场附近,是看护人漂在海上的“家”。船上常驻一名船长和一名船员,在海洋牧场值守一天一夜后,再换人轮流值班。

一进船舱是一个开阔的活动空间,煤炭在炉膛里烧得噼啪作响,是船上唯一的热源。沙发、椅子摆成两排,椅子上放着几份报纸,海上值班时没有电视等娱乐,看报纸是可以解闷的方式。船的一头是厨房,有简单的灶台和一口锅,供船员做饭,灶台对面放着几个一米多高的大桶,储放淡水饮用。船员睡觉的地方很是逼仄,席地放张褥子就是一张床。俗话说,三月桃花水,这个季节是海上最冷的时候,晚上漂在海上,得盖两床厚棉被才能御寒。

船的另一头是船长室,肖辉和船长正在开船,驾驶室前方180度都是玻璃,视野开阔。

肖辉(右)和肖船长在开船

这时,船一侧有几艘渔船驶过,“天气好了,都出来拖面条鱼呢。”掌舵的船长姓肖,五十多岁的年纪,琅琊镇台东村人,十几岁就跟着父辈出海,对这片海上的船只很熟悉,看一眼便知是哪个村的船,八九不离十。这个季节,近海水冷,鱼群都迁徙到深海温暖处,附近的海域已经没有多少渔获了,而面条鱼则在海底的沙子里藏身取暖,渔民们便驾驶渔船用拖网捕捞。

为了看清楚海上的视线,肖辉随手打开了驾驶室的一面窗,一阵海风刮进来,记者的帽子被吹落在地。肖船长笑着说:“在海上,这算是微风了。”

海底乐园

“估计是看咱的船离开了一会,过来钓了两杆子鱼。”肖辉指着迎面匆匆转向的一艘钓鱼艇对肖船长说。那艘船远远看到海洋牧场的看守船回来了,自觉地离开了这片海域,向别处驶去。

“你看,水下像山峰一样起伏的物体,都是我们铺设的鱼礁。”行船时间,肖辉向记者介绍着,驾驶室里有一个声呐设备,可以测出水下物体距离船体的距离,有时船离鱼礁20多米,有时只有10米左右,设备屏幕上的曲线代表了鱼礁在海底的分布起伏幅度。

船上的声呐设备,可以看到海底鱼礁的起伏

海上用大船投放混凝土鱼礁

人工鱼礁是海洋牧场恢复生态的重要一环,“它相当于在贫瘠的沙漠里,盖上了房子,种上了绿树。”肖辉这样比喻道。人工鱼礁就像给鱼搭建的“海底乐园”,先是藻类植物附着,然后贝壳类、小鱼小虾生长出来,于是鱼群就被吸引过来栖息繁衍。“这个季节,鱼礁里生活的多是黑头、黄鱼还有鳕鱼。”在鱼群没有形成规模时,海底生物还需要“养”,看护海洋牧场里的鱼群不被其他船只过度捕捞、垂钓,也是肖辉等人的工作项目之一。

20分钟的海上行驶,一行人终于到达了离岸四五海里外的海洋牧场平台管理区,远远地就看到三座大小不等的平台漂浮在海面上。“远处的是100多平米的海藻实验平台和300多平米的维护管理平台,近处这个最大的是600平米的休闲平台,等天暖和了,游客可以在上面垂钓、潜水。”肖辉指着这几个平台一一介绍,它们像大竹筏,下面是浮力装备,缆绳环绕四周,水下用大锚固定在海底的沙石中。

浮在海面上的休闲平台

下水前的海上平台

今年春节前夕,600平米的海上休闲平台刚刚下海。平台中间是一个板房,可供游客住宿,房顶是风力发电的风车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平台两边有两排凉亭,夏天可以坐在凉亭里休息,漂在海中央看海听涛,好不惬意。

随着近海海洋资源的透支,能捕到鱼或者钓到鱼的几率逐年减少。海洋牧场鱼群稳定,因此近年来广受海钓人群的青睐,夏季是这些海上休闲项目的旺季,前来垂钓、潜水休闲娱乐的游客络绎不绝,公司几艘游艇的出海任务都排得满满的。“现在喜欢海钓的人越来越多,不光夏天,今年大年初一我还接到咨询电话,一个钓鱼团问能不能出海钓鱼。”常年接待“海钓热”游客,肖辉已见怪不怪。

与海角力

3年前,公司的海洋牧场还是一片空白时,肖辉就来琅琊港工作了,那年他35岁。与港口世代捕鱼的渔民不同,肖辉是华中农业大学水产养殖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来时是挺白净的一小伙儿,现在也成黑炭一块了。”混在码头干活的渔民人堆里,肖辉已经被风浪和日头赋予了一种“隐身”功能。

船上的声呐设备和定位系统

晚上,渔民就睡在船上

穿梭在人群中间,肖辉的节奏明显要快很多,画面的抽离感就像有人走过慢放的电影屏幕。“忙的时候甚至连喝水的工夫都挤不出来,例如在海上安装一件装备,光协调调度岸上运输、海上船只,装卸施工、海上作业,就不是三言两语能安排妥当的事。”从一块鱼礁开始,一砖一瓦去铺设一片6000多亩的海域,肖辉电话日常不离手,在渔港的道路上奔波,他的车一年更是跑出了3万公里的里程。

光人工鱼礁就换了几个材料,先是用码头废弃的集装箱,钢材涨价后,又换成了渔民废弃的养殖网,现在则是玄武岩纤维水泥混凝土块。从岸上用大船把人工鱼礁拉到海中央,再用铲车一块一块地把鱼礁投入海底。有时候是夏天施工,海上一点阴凉也没有,晒得人都要脱几层皮。

“春天我把方块种在海里,秋天就能收获好多鱼!”“有没有挖掘机爱好者,和我一块来玩俄罗斯方块…….”辛苦的日常,被肖辉以这样诙谐的话记录在朋友圈里。

“平台下海可是个力气活,陆地上干活出一分力气能完成的活,在海上就要花十分力气。”肖辉清楚地记得,年初安装那个600平的休闲平台用了整整3天时间。

先是用大拖车把它运到港口岸边,几十米高的大吊车把它吊起来,放进岸边水里,用几艘10米左右的小船把它拖出港口,再换大船把它拖到深海。

海上投放混凝土鱼礁

平台放置在海里的哪个位置也不是随机的,肖辉花了一天时间,开着船在海上定位,用声呐设备探测海底深度,为它选好位置,小船提前在定点位置四个角定位,大船把它拖过来,10个千斤重的大锚沉入海底,固定在海底沙石里,平台四周系一圈缆绳,与大锚系在一起,粗糙的缆绳纤维在手上拉出了一道道血口子,上千米的缆绳系得手都麻了,但是众人不敢松懈:平台常年飘在海上,安全是第一位的。

比如去年秋天的一天,海上刮起七级大风,有一个平台的缆绳被风浪搅得缠在了一起,如果不及时处理,整个平台可能就要沉没。一个平台的造价达到上千万元,损毁将是一笔巨大的经济损失。那天,肖辉和其他工作人员一起,冒着风出海,把缆绳割断,一根根理顺,再重新系好大锚。这一通抢救工作都是站在船上去操作的,风浪打在身上不说,船上颠簸得厉害,站都站不稳,工作人员在腰上缠着安全绳,半个身子浸在海里,冻得真哆嗦。

还有一次是半夜,海上台风太大,把海洋牧场的航标都吹跑了,航标灯是标记牧场边界用的,它的作用有点类似灯塔,夜里会发出一闪一闪的光亮,提醒过往的船只注意航行方向。发现被浪冲走的航标灯越来越远,工作人员驾驶小船连夜一路追回,往返折腾十几海里,才把它重新固定妥善。在海面儿系缆绳,半探着身子到水下,把缆绳捆绑上大锚,当天水流又很急,天黑风大,这样的作业危险系数极高,好在他们经验丰富技术娴熟,才一次次把危机化险为夷。

从捕鱼到护鱼

肖辉带领的海洋牧场工作人员有十几人,都是招聘的当地五十岁上下的老渔民,肖船长算是其中比较得力的人手,已经和大风大浪打了半辈子交道,“胆大心细”是大家伙对他的评价,有他在,船上就有了主心骨。

有时候白天干活要用到小船,就需要赶在满潮的时候,先把船提出港口。比如第二天上午要用船,今天凌晨2点是满潮,如果这个满潮你赶不上,等到下一个满潮就是下午2点了,这样就耽误事了。肖船长会在凌晨把船提出来,在船上眯上一会儿休息一下,等到第二天天亮了再接着干活,这种情况是常态。

渔民在整理看护船的缆绳

海洋牧场看护船上的炉灶

海上的平台、设备维护,安全是个大问题,肖船长总能提前查勘,发现问题。有一次,他就发现了一个隐患:维护管理平台上的一个角上立着十几米高的竖杆,杆顶部悬吊着电机等设备,电机在海上经常被风吹得颠簸,杆与电机连接处的螺丝容易松动。“有一天,他从海上回来就跟我说,那个螺丝松了,台风来了容易出问题,需要加固一下。”肖辉马上找来技术人员上去看了一下,果然是有螺丝松动问题,赶紧把它调试了一下。就是已经在加固一遍的情况下,经历一场台风后,那个吊车电机还是差点儿被刮下来。如果这个隐患不发现的话,那后果更不堪设想,整个吊车就晃飞了,平台都能被砸坏了。“就那样一个小螺丝,他都看得很细致啊。”

“以前干的是捕鱼的活,现在干的是看护鱼的活,挺新鲜的。”肖船长经常对人说,他喜欢这份新型渔业的工作。看护海洋牧场的渔民平时工资能拿到五千块左右,旅游旺季接待的游客多了,能拿到1万多元,比起传统捕捞渔业,这算是一份旱涝保收的好工作。“很多渔民都喜欢到我们海洋牧场来上班,我们招聘几乎都不断档,经常有人来问,还需要人手不?”肖辉笑着说。

海洋牧场的耕海人,左一肖船长,中间肖辉,右边船员

从驾驶室里看外面,视野宽阔

海洋牧场看护船上的炉子

生态银行

在肖辉管理的海洋牧场上,有一个平台是与黄海研究所联合开发的,平台上是一个球型建筑,里面存放着一些科研仪器,包括藻类的培养皿,大的培养箱等。肖辉学的是水产养殖专业,对接这些科研项目,他得心应手,“有时候黄海研究所的专家不方便过来,我会帮他在海上做一些操作工作。”去年专家们基于此研究的“气候变化下藻类的演变”等课题,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突破。

来海洋牧场工作后,肖辉还考了船长驾驶证、游艇证和潜水证,“海上的证,我都齐活了。”

天气好的时候,肖辉会潜水到海底,那些人工鱼礁里,慢慢住进来的新邻居,让他很是欣喜。底波水流稳定,住的是基本不游动的扁平类鱼种,上层水流变化多,住的是季节性的鱼。

“有的鱼很热情,一见到你,会马上跑出来,围着你的摄像头转圈研究,像个好奇宝宝。有的鱼很害羞,一见人就藏进洞穴里。”自从沿海蓝岸整治拆除养殖池子后,从潜水的视野中,肖辉很明显地感觉到水质变清了,海洋生物的种类多了,“有时候会看到那种色彩鲜艳的斑纹小鱼,非常漂亮。到了5月份,还会看到成群结队的江豚在海面上追着鱼群跑。”

夕阳下工作的耕海人

海上的休闲平台

肖辉喜欢养鱼,自家的客厅里有一个大鱼缸,他想用这个鱼缸做一个被他用来研究“微缩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底层铺上沙子,然后放上几层岩石,养上藻类、虾和鱼,但是失败了。”肖辉总结道,“温度不好掌握,海藻、鱼虾生长都有各自的温度要求,很难兼顾到每种生物。在自然海底就不一样了,气温低时,海藻生长,鱼群就游去了温度高的深海,这是鱼缸无法模拟的自然条件。”

“微缩型海洋牧场生态系统”的失败,让肖辉也意识到,如果自然环境被破坏了,人力场景的模拟是无法重构自然之力的,这是自然资源的珍惜之处。

海上的休闲平台

同时,他也发现自己这份起早贪黑的工作非常有意义:“国家为啥大力提倡建设海洋牧场,就是因为海洋牧场是一个基于生态修复、生态保护为方向的项目。”

“前几年我们刚开始建海洋牧场的时候,斋堂岛附近的海域就两三家海洋牧场,近几年,不断有新的海洋牧场出现,而且都是国家级大型的海洋牧场。”肖辉笑着说,“现在常把海洋牧场比喻成蓝色粮仓,同时也是生态银行,我们要更好地修复海洋生态,让这个银行里有更多的存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