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 青岛市拟于近日印发《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实施方案》

2022-05-07 14:49 大众报业·半岛新闻阅读 (98187) 扫描到手机

半岛全媒体记者 李晓哲

5月7日上午,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青岛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新闻发布会,发布青岛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相关情况。据透露,青岛市《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实施方案》正式形成,拟于近日印发。

青年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是城市发展的活力源泉。为进一步践行青年优先发展理念,更好满足青年发展需要,促进青年与城市协同发展,青岛市研究制定了《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期将正式印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青年工作。2017年4月,在总书记亲自关怀、指导、推动下,党中央、国务院颁布我国第一个《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2016-2025年)》,为新时代青年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思想的具体举措,也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战略任务。

2022年4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共青团中央等17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开展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试点的意见》,明确了青年发展型城市的理念内涵,提出了青年发展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适用范围和目标任务。山东省作为首个全省域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省份,制定出台了《关于山东省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在市和县两个层面同步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党管青年”原则,高度重视青年发展工作,“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营造优质人才生态”纳入本市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和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让全市青年倍感振奋、备受鼓舞。

锚定争创我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牵头成立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专班,深入贯彻全市“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部署要求,协同市直有关部门、各区市、专家学者和各领域青年代表开展现场调研、座谈交流,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建议。在此基础上,充分考虑青年成长规律和青年时代特点,认真梳理分析我市青年成长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探索研究推动青年发展的有效路径和创新举措,制定了《实施方案》。这是推动青岛市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指导性政策文件,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为青岛进一步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做好青年发展这篇城市文章提供了有力保障。

《实施方案》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总体要求”。提出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重点围绕“强化青年思想引领,使青年理想信念更坚定;促进青年高质量发展,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建功城市高质量发展,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三大主要目标,力争用两年时间,打造形成吸引集聚青年发展的“青岛标准”和“青岛模式”。

第二部分“主要任务”。从优化就业质量、创业环境、生活场景、宜居水平,强化教育保障、文化服务、商业支撑、社会治理、健康保障等方面,提出打造青年宜业、宜居、乐享、健康等“十个青年城”的具体工作任务。通过构建青年发展综合支持体系,提供全周期全链条贴心服务,促进青年社会融入,携手青年共同进步。

第三部分“实施步骤”。建设周期为两年,共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动员部署(2022年5月),全面启动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细化量化任务分工,形成推进合力,确保高标准启动。第二阶段推进实施(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紧盯主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倒排工期、挂图作战,力争到2022年年底,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运行机制和主体架构基本形成。第三阶段巩固提升(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实施中期评估,精准解决困难和问题,持续修订完善年度工作任务,力争建成省内领先、国内一流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第四阶段总结评估(2024年1月至2024年5月),对建设推进情况、工作成效进行全面评估,并系统总结提炼,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建设经验。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市委、市政府相关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负责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强化青年发展工作的政治引领。二是强化要素保障,建立科学动态的发展经费保障机制,多渠道筹集资金,对青年事业发展相关经费予以优先保障。三是抓好监测评估,注重过程管理,强化结果导向,采用定量与定性、季度调度与年度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客观评价工作成效。四是营造良好氛围,广泛宣传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意义和阶段性成效,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打造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品牌,营造关心关爱青年发展的浓厚氛围。

《实施方案》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具有三个显著特点:

一是突出全面融入城市发展大蓝图。当前,青岛正处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期。构建新发展格局、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重大机遇叠加,为青岛提升城市能级拓展了战略空间。上合示范区、山东自贸区青岛片区等重大平台改革开放先行先试,为青岛汇聚全球要素资源、集聚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动能提供了有力支撑。《实施方案》把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作为总遵循、总定位、总航标,全面融入城市发展大战略、大蓝图,将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汇聚青年力量,注入强大动力。

二是突出增强青年福祉。《实施方案》着重在“城市对青年更友好”上发力,覆盖面广、针对性强,各部门结合各自工作职能,直击关系青年发展的痛点、堵点和难点问题,打出组合拳,推出更多服务青年发展的政策措施、平台载体、民生项目,打通服务青年的“最后一公里”,让青年切实有满满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三是突出措施落地有效。《实施方案》坚持把青年是否满意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衡量标准,充分考虑青年需求、发展现状,明确了20项具体工作任务,每项任务便于实施、便于操作,通过清单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确保《实施方案》取得明显成效。

下一步,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以“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统筹协调服务,高效联动,共同推进《实施方案》落地落实。重点从三个方面发力:一是要树牢青年优先发展理念,以“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精神状态,扎实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努力在全国全省创建工作中走在前、当标杆。二是要严格目标管理,工作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注重阶段总结,强化效果评价,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实效。三是要树牢“一盘棋”思想,凝聚整体合力。各有关部门要抓紧推出政策措施、平台载体、民生项目,解决好青年“急难愁盼”问题,确保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高标准启动、高质量实施。

延伸:

博士后到企业工作安家费40万元

就业是民生之本,人才是发展之源,着力推动建设青年友好型城市,推动实现青年人更加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就业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因为就业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牵着经济发展,所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每一个高校毕业生个人价值的实现,还关系到他们背后每一个家庭的幸福、社会的发展,尤其是关系到我们这个城市高质量的发展。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吸引集聚以青年为主体的高校毕业生来青创新发展。

当前青岛市主要采取了以下几个方面推动青年就业。

一是政策升级提优,提升城市对青年人才吸引力。尤其是今年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之下,我们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就业创业政策举措,尤其是出台了新一轮的就业优先政策。在工作中坚持经济发展促进就业的导向,进一步优化调整了部分就业创业补贴,强化创业项目落地奖补,完善大学生职业能力测评制度,打出青年就业创业工作“组合拳”。在工作中进一步实施青年人才创新创业一次性安家费政策,这个一次性安家费,青岛从“十三五”以来就一直坚持持续推动。比如博士在青留青工作可以享受15万的安家费,硕士10万,博士后出站留青工作有25万。这里面还体现了一个鲜明的推动人才产才融合的导向,比如博士后出站留青,在机关事业单位的是25万安家费,但是到企业工作的安家费提到40万,进一步推动人才面向产业、面向经济主战场。同时还推出了高校毕业生住房补贴政策,现在在全国同类城市中,青岛政策的广度和支持力度都是走在前列的。比如我们针对从本科、硕士到博士,每个月都有500、800、1200连续36个月的住房补贴。我们常常讲,一个人才到城市最难的就是前3至5年,所以我们政府强力推出了惠及广大青年人才的一些住房政策,着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在青岛的住房压力,有效降低人才在青岛的生活成本。截至目前,累计吸引99.06万名毕业来青就业创业,发放住房补贴10.17亿元、一次性安家费10.01亿元。同时,实施创业孵化补贴和奖补政策,引导创业孵化载体为青年人才提供低成本创业场所和全生命周期创业服务。很多政府来推动的创业孵化载体,只要符合条件、符合政策,一般都是前三年免租金,后两年减半,进一步推动青年人才的创新创业。同时,各个孵化器、各个创业载体为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搭建全生命周期的融资担保、创业教育、创业服务,包括场地的租金减免等。目前,全市建成国家和省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18个,孵化面积超过50万平方米。

二是服务提速增效,提升城市环境亲和力,让广大青年才俊到青岛来感受到这个城市的温度。将“先落户后就业”政策放宽到专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毕业学年在校生,落户办理实现“秒批”,只要通过我们的网办系统提交有效的身份信息都可以实现“秒批”。同时,我们在全国创新打造“学历汇”毕业生学历信息采集平台,以往很多毕业生留到一个城市工作要提供各种各样的毕业证、学位证,包括各种各样的材料,“学历汇”和教育部学信网大数据打通,信息共享,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青年人才在青岛办理落户、办理其他方面减材料、少跑腿,同时也有效规避了一些毕业生材料不全影响落户的情况。同时,在全省率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流程进行简化,现在高校毕业生在青岛所有的就业流程实现了“全程网办、全市通办”,在全市各个基层人社服务网点都可以达到全市通办的水平。

三是渠道提质扩面,提供城市多样化就业选择。推动国有企业持续扩大招用数量,稳定事业单位招聘的规模,基于社会事业发展的需要,推动事业单位进一步稳中有增。比如对事业单位的事业编制人员的招聘,原来每年的招聘计划都是固定的,从去年开始,青岛市针对市属事业单位把近三年所有事业单位的人才编制总量全部下放给招聘单位,这三年期间可以根据事业单位发展的需要来统筹使用,这样就进一步扩大了事业单位的用人主导权,也提高了优秀毕业生在青岛找到更好工作的选择。同时,进一步扩大了“三支一扶”招聘招募规模,“三支一扶”人员服务期满合格可聘为(街道)镇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也就是俗称的在基层服务期满合格的可以解决事业编。近期青岛市已开启2022年“三支一扶”岗位需求征集,涉及支教、支医、支农和帮扶乡村振兴等多个领域;创新搭建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加大就业见习岗位开发,这项工作从去年全面启动以来得到了用人单位和高校毕业生的热烈欢迎,效果非常好。现在这个实习实训公共平台累计的企业已经超过了1000家,提供的岗位已经超过5万余个,去年超过1万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实习实训这个平台上进行见习实习。同时,符合条件的,尤其是硕士、博士,每个月还有3000元的见习实习补贴。2021年以来,见习实习的人数已经超过了5000多人。同时在人才服务过程中持续打造“不打烊”“不断档”服务,开展“青聚英才”青年人才引进专项行动,实施“大学生就业竞争力提升计划”,毕业生离校之前我们协同各高校进行就业创业教育,和学校协同起来。同时我们还开展了“青雁归巢计划”“‘就’在青岛”直播带岗系列活动,根据疫情防控的需要适时推动线下的人才招聘,针对大学生组织开展招聘服务、就业指导、政策宣讲上云端、进校园,坚持送政策、送岗位、送服务,我们协同主导产业和重点企事业单位持续推动高校毕业生来青留青。今年以来,共提供岗位13.7万个,现在光市本级收到的简历达到了3.2万份。今年1-3月份,吸引的青年人才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0%以上。

青岛自贸片区将全力打造“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

全市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青岛自贸片区提出了要把青年组织在创新链上,全面打造青年人才发展友好型示范园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优势:

第一,国家战略优势。自由贸易试验区是我们国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一些制度性开放的先进经验都是来自于自贸片区。自贸区倡导的就是开放和自由流动,包括人才、信息、货物、资金的自由流动,这对青年人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我们青年的群体是最喜欢拥抱新鲜事物的,很多时尚的元素和文化都是青年人来引领的。

第二,创新优势,主要包括制度创新与政策优势。自贸片区按照中央“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要求,推出了一系列制度创新成果,到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176项创新案例,其中5项获得国家部委备案、29项在全省推广。同时,为了支持自贸区的发展,市委、市政府专门出台了支持上合示范区和自贸片区人才聚集的支持政策,一共有15条,这都对青年人才在自贸区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政策保障。自贸片区也推出了对人才的一些创新做法,比如说“按薪定才”,有些青年人可能没有获得称号,但是他有一定的技术或能力,企业对人才的评价就是给的薪酬,薪酬达到一定数额以上就认为他是人才,就可以获得人才相应的一些政策支持。

第三,平台优势。去年,揭牌成立了智城·山东自贸区(青岛)国际人才社区,这个做法得到了省人才办的支持,在全省复制推广。现在正在努力打造一个国际人才社区的标准化体系。同时,在自贸片区周边也有石油大学、山东科技大学等5所高校,形成了产才融合体,区校企联动推动人才发展,这也为毕业的大学生人才到自贸区就业创业搭建了很好的平台。

下一步根据全市的部署着力推动了“闯创驿”青年创业基地建设,大概有几千亩的区域,通过城市微更新,把整个片区的产业内容进行置换,来打造成适合我们青年人才在这创新创业发展的集中体现的区域。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推出四个“一批”,即出台一批支持政策、搭建一批创业载体、成立一批集聚青年人才的组织、推出一批服务举措,通过这四个“一批”,力争用三年的时间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示范园区建设“青岛标准”和“自贸模式”。

每一名青年人都是“最青春合伙人”

市南区正在积极争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市南区是青岛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大部分中央、省驻青单位,部队驻青机关都在市南,青岛市的市级机关所在地在市南。市南这些年也先后承办了奥帆赛、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海军节”等一系列重大活动。市南区常住人口48.66万人当中,14至35周岁的年轻人占近1/4。市南区的产业结构也是以楼宇经济、金融业等高端服务业为主,这种产业结构也为青年人才的发展提供了广阔舞台。可以说,市南区在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条件。

市南区多年以来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围绕“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的城市愿景,在区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要加快建设成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样板区。这是一个新征程,也是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在这个新的征程当中,每一名市南人都是建设的主力军,每一名青年人都是“最青春合伙人”。为了推进青年友好型城区建设,市南区委、区政府出台了具体的实施方案,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实现路径。

倡导青春市南为青年,让城区对促进青年全面发展更友好。

主要是通过打造“五个市南”来提升青年的“五感”,助力青年成长成才:一是打造“青春之岛·精致市南”,通过实施“青年宜居”行动,全方位建设“花海市南”,推动“青年驿站”扩容提质,落实高校毕业生住房、创新创业补贴等一系列政策,提升青年归属感。二是打造“青春之岛·活力市南”,通过做优做强现代服务业,做实产学研创新联盟,实施“青创先锋”行动、“青鸟计划”才聚市南行动等服务青年就业创业,提升青年获得感。三是打造“青春之岛·时尚市南”,通过推动市南区历史城区复兴发展,提升服务青年文化品质,拓展“国际青年朋友圈”等一系列措施,提升青年体验感。四是打造“青春之岛·幸福市南”,通过擦亮“最优教育在市南”“卫生健康强区”品牌,完善社会保障,提升青年幸福感。五是打造“青春之岛·高效市南”,通过开展“青年会客厅”“彩虹伞”法治宣传教育、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等,提升青年安全感。

推动青春市南青年建,让青年在建功市南区高质量发展上更有为。

主要是以五大行动为载体,助力青年在市南建功立业:一是实施“青春铸魂”行动,不断凝聚起“建功新时代”的信心和力量。二是实施“青春先锋”领航行动,引领城区文明风尚,让越来越多的青年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三是实施“最青春合伙人”建功行动,在市南区掀起青年创新创业热潮,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和创造活力,争当创新排头兵,充分发挥青年在市南起强势求突破过程中的生力军作用。四是深化“社区青春行动”,注入社会治理青春元素。目前在市南区正在打造“全域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示范区”,以党建带团建,引领广大青年积极参与社区治理。五是实施“青春志随行”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和引领青年服务和参与各项社会事务。

总之,市南区将通过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举全区之力,不遗余力地将各方面青年才俊广泛吸引到市南来,在市南生根、发芽、结果,不断激发市南的创新力和竞争力,让市南年轻态,让青年更出彩。

建好用好青年聚集的园区、街区

今年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各成员单位的共同努力下,《关于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实施方案》正式形成,青岛市已列入全省首批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创建,10个区市正积极争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下一步,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以“作风能力提升年”为契机,转作风、强能力、抓落实,重点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

一、充分发挥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优势,当好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的“联络员”

锚定方向,根据《实施方案》明确的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目标和任务,充分发挥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机制作用,进一步推动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各部门齐抓共管、全社会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并及时梳理推进落实情况、工作成效和存在问题,研究提出我市工作的创新思路、对策建议。青岛市将持续开展常态化青年会客厅活动,搭建起政府职能部门和青年沟通对话的桥梁纽带,“听青年声音、解青年难题、助青年发展”,邀请青年参与惠及青年政策的制定,提高政策的精准性,努力形成我市青年共同发展的互动机制。

二、高标准启动、高质量实施,当好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的“服务员”

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发挥好牵头抓总作用,强化部门协同,形成推进合力,细化制定《青岛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指标体系》《青岛市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责任清单》,抓好方案实施和政策落地转化。聚焦青年发展全周期全链条需要和“急难愁盼”问题,强化青年政策系统集成服务,协调推动各成员单位,就青年切身相关的就业创业保障、教育扩优提质、居住条件改善、交通环境优化、医疗健康保障等内容出台一批利好青年发展的政策措施、平台载体、民生项目。突出“青年元素”,创新推出一批青年喜闻乐见的品牌活动,建好用好青年聚集的园区、街区,力求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赋能加力。

三、加强宣传引导,当好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工作的“宣传员”

市青年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将深入拓展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内容,全方位做好青年发展利好政策、青年实事项目的宣传推广,不断提高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的知晓度、参与度和认可度,为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营造良好氛围。发挥主流媒体和新媒体作用,多角度挖掘和宣传青年先进典型,讲好青年故事,推动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青年发展的良好社会氛围。广泛宣传建设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的重要意义和阶段性成效,推广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市建设,为加快迈向“活力海洋之都、精彩宜人之城”,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汇聚青年力量,注入强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