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坐轿上山被网暴 媒体:爱普通劳动者,不要“踩一捧一”

2022-08-23 08:14 光明日报阅读 (79314) 扫描到手机

原标题:游客坐轿上山被网暴,媒体:爱普通劳动者,不要“踩一捧一”

近日,一名旅游博主在网上发视频称,自己因在重庆雇人抬轿子(当地称为滑竿)上山,遭遇网暴,有网友谴责他:“大家都生而为人,你凭什么花钱践踏他的尊严?”

但这种言论随即引发更大争议,很多网友表示:游客花钱坐轿,抬轿师傅靠力气挣钱,双方你情我愿,也各自受益,有什么问题、有什么不对吗?有网友调侃,现在网络上有个怪圈,客人说可以,大哥说可以,网友说——不行。

游览过山区景点的人都知道,游客花钱请抬轿师傅,是再寻常不过的事。没想到,这也能在网上闹出一场风波,甚至引发对当事人的网暴。而据一些抬轿师傅们所说,“现在年轻人都不敢坐了,怕发到网上被人骂”,结果就是师傅们的生意变差。这说明,花钱坐轿上山“践踏他人尊严”的说法,已经不只是口舌之争,而是转到了现实中,产生了实际影响。

但明眼人并不难看出,这种说法的荒谬之处。一则,一方花钱购买抬轿服务,另一方付出力气提供服务并得到回报,双方地位平等、公平买卖,是一个再正常不过、微小不过的市场交易场景。而且,在网传的视频中,博主全程和抬轿师傅有说有笑、交流良好,博主还试着抬轿子以感受对方的不容易。这一全程中,都能看出双方对自身的清醒认知和对对方的尊重态度,何来“践踏”一说呢?

二则,也是更为关键的是,“践踏尊严论”看似充满了对抬轿师傅的“人文关怀”,实际上还是落入了歧视体力劳动者的窠臼——与其说是花钱请人抬轿者充满了“高人一等”的优越感,不如说是持“践踏尊严论”的网友,骨子里还没有真正理解和认同“人人平等,职业没有贵贱之分”的基本观念。否则,他们怎么会认为花钱坐轿和抬轿挣钱与“尊严”挂钩呢?

一个早已深入人心的常识是,经济活动就是经济活动,有需求就有市场,经济活动在法律和社会公序良俗的框架内运行即可,不能动辄被施加道德大棒。

从实际看,抬轿师傅们也不会对持“践踏尊严论”的网友领情,因为这种“关怀”是一种自我感动,对师傅们是无用甚至“有害的”。新闻中,师傅们的年收入在5万元左右,这对于农村出身的他们,算是比较可观的水平,有师傅明确表示:“肯定想让大家都来坐,我们要工作挣钱的嘛。”朴素的话道出一个浅显的道理:对于师傅们乃至一切劳动者来说,尊严,从来不是来自网上陌生人的空洞说教,而是建立在自己踏踏实实的努力打拼中。在为他们提供好相关保障的基础上,社会尊重他们、肯定他们的劳动价值才是维护他们尊严的正确方式。那种挥舞虚无道德大棒指责游客的言行,不仅不会帮助他们,还会造成他们收入的减少,是名副其实的“帮倒忙”。

曾经对外卖小哥群体也有类似言论:有人号召,大热天、风雨天不要点外卖了,这样小哥们就不用辛苦奔波,可以在家吹空调。但这种说法实在经不起推敲,对于大部分外卖小哥来说,挣钱是很重要甚至是第一位的。不用送外卖就意味着收入的减少,他们情愿在烈日和风雨中奔波,也不愿在家“吃老本”。一些人从自身处境出发,会得出“送外卖不如在家宅”的结论,却丝毫没有考虑到他人的实际情况和需求。

爱普通劳动者,就要看到他们面临的真实处境,看到他们的实际需求,从我做起释放善意,也呼唤给予他们更公平合理的工作环境和待遇;爱普通劳动者,也不意味着就要“踩一捧一”,就要不顾实际、不管逻辑地指责另一个群体,要克制想当然地进行道德谴责的冲动,尤其不能轻易突破法律底线,对他人实施网暴等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