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样一个日益品牌化的时代,很多事和物都被“品牌化”了,房地产业也很“品牌”。在房子的价格一天天看涨的行情下,品牌的“价值”或者说是有价值的品牌在其中起到了不小的作用,买房子的人也懵懵懂懂地冲着房子品牌或者品牌房子去掏钱,似乎住进了这样的房子自己也就有了“品牌”,但对房地产商而言,却不应该对品牌抱有太多的美好幻想,相反应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敬畏感。为此,我有个“品牌两难”的说法:不做品牌,难活;做品牌,活着更难。
所谓“不做品牌,难活”,其实是道出了房地产企业加快品牌建设步伐的紧迫性甚至严峻性,在这样一个竞争环境中,品牌已然成为决定企业生存的一项基本指标或指标之一,品牌的成功率在一定意义上就是企业的存活率,所以,漠视品牌的意义、忽视品牌价值的企业,最终难以在市场中生存并发展下去。但这并不是品牌竞争的唯一难题。在房地产乃至其他行业的品牌实践中,我们发现有这样一种现象:没有品牌不行,有了品牌又不是什么都行。这也就应了第二个半句话———“做品牌,活着更难”。
做品牌,是一件难事。理论与实践,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懂;利与弊,我们并没有完全摆清。品牌的建设与运作,难免有这样那样的误区和陷阱。比如,品牌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大多数还是靠广告来“建设”品牌,而一旦这方面的投入减少,卖房业绩就会下滑,品牌也必然受到牵连;品牌与“人”的关系摆不正,一旦出现人来人去,“品牌”就要变来变去。更不用说,目前对房地产品牌并未形成社会共识,品牌随时面临着各种因素的干扰甚至侵扰。
而这一切并不是品牌自身的“原罪”,恰恰是由于房地产工作者对品牌的认识与理解尚未达到“随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品牌其实更多的还是存活的一个现实需要,而不是取胜的一张雄劲王牌。“沸腾的事业,冷静的支持”,我们实在需要对房地产品牌时刻保持一颗平常心。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