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80年代的青岛大学校门。(资料照片)
1958年,山东大学从青岛迁往济南。此后,美丽的青岛一直在渴盼有一所属于自己的综合性大学。上个世纪80年代,当全国众多城市纷纷筹办自己的高校时,青岛终于在1984年有了一所以自己城市名字命名的大学——— 青岛大学,而第一年招生只有76人。1993年,原青岛大学、山东纺织工学院、青岛医学院、青岛师范专科学校四校合一,为青大建设高水平综合大学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如今,青岛大学已经成为青岛改革开放30年中高等教育发展史的见证。7月29日,记者采访了青岛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张扬。
“南有厦大北有青大”
“自从1958年山东大学也就是原来的国立青岛大学搬到济南后,科技界、教育界的很多老人都有意见,认为青岛这样一座发达的海滨城市不能没有一所综合性的高水平大学。”80多岁的青岛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张扬娓娓道来,自从山东大学搬迁后,要求在青岛建综合性大学的呼声就没停过。改革开放后,这一呼声更加响亮,尤其是山东在中央工作的一些领导同志,更是频频提及此事。1983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万里找到教育部党组书记张承先,让他到青岛去了解一下筹建青岛大学的相关事宜。自此,张承先与青岛大学结下不解之缘,不仅在青大筹建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在青大成立后还兼任青岛大学名誉校长。“初建青岛大学,社会各界的期望值非常高,提出了‘南有厦大北有青大’的目标。”张老告诉记者,为了把青大建成高水平综合性大学,1984年12月,教育部确定南开大学、天津大学支援筹建青岛大学;1985年1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山东省教育厅又联名致函中国科技大学,恳请学校对青岛大学的建设给予支援。1985年6月,青岛大学的领导班子正式任命: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张扬任青岛大学党委书记,来自南开大学的何炳林任青岛大学校长。
规划方案来自香港 “我刚来的时候,一千亩地已经征好,那时地便宜,一亩地才一万元,但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是一片山坡和一些坟墓。”张老回忆说,1985年春天,他被山东省委任命为青岛大学首任党委书记。他上任时,青大还是“一张白纸”。学校从规划开始就坚持高起点,规划方案采用竞标方式产生,当时共有天津大学、青岛设计院和香港巴马丹拿工程师事务所的7个方案参与竞标,最后确定采用香港巴马丹拿事务所的规划方案。
不仅在规划上不同以往,青岛大学的办学理念也透着浓浓的改革开放味道。“以前计划经济阶段,毕业生都是包分配的,这明显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所以青大是契合着改革开放的新思路来办学的,培养目标一开始就定位于高素质的应用型、复合型、开放型人才。”张老说,青岛大学从办学开始就定位为由省、市双重领导的综合性全日制高校,办学初期主要面向青岛市各区、县招生,同时面向全省和全国招生。
第一年招生只有76人 “1985年7月6日,青岛大学第一座楼也就是教学楼开始动工,学校建校奠基典礼同时举行。”张老回忆说,青大奠基时,省市领导很重视,时任省长李昌安、青岛市委书记刘鹏都出席了典礼。到了8月份,青大的教学大楼还没有完工,但招生时节却已到了,经过各方协商,学校当年共招收应用数学、管理工程、英语专业各1个班共76名学生。“别看第一届学生人数少,可都是山东各地没有考上全国重点大学的考生,生源质量很好。”张老告诉记者,青大第一年招生受到了省教育厅的大力支持,录入的学生高考成绩都很高。
1985年9月,青大正式开学,因为受校舍建设的影响,应用数学、管理工程两个专业的学生都到临时借用的远洋船员学院报到上课,而英语专业的14名学生,则直接去南开大学报到上课,由学校代培,这批学生在南开一直呆到毕业,真是考青大、读南开。20多年过去了。到了2008年,青岛大学每年的招生计划已达到8950人,其中本科招生计划为8050人,省内招生6247人,是省内本科招生计划最多的高校。
全国到处“挖”名师 “青大刚建校时,因为有中国科技大学、南开大学和天津大学三所学校援建,干部队伍配备层次很高。”张老告诉记者,除来自南开的何炳林任校长外,南开大学经济学院院长、中文系主任都兼任青岛大学相关系的学术或领导职务。另外,张老还亲自请了外贸部经贸研究所所长任外贸系主任,请刚退下来的外交学院常务副院长兼国际关系系主任。
青岛大学建设工地。
上世纪80年代,青大学生在进行军训。
7月29日,青岛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张扬在接受记者采访。
“我那时候全国挖人,进人的最基本条件是讲师以上、50岁以下。”谈及当年挖人的情景,张老还历历在目,“当时的青岛市委书记刘鹏一再强调,青岛进人很难的,一定要进优秀的人才。”张老强调,办高水平大学,教师队伍很重要,尤其是大师级的师资更加重要。
到1986年时,青岛大学已经聘请了不少国内外的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其中包括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泽厚、庞朴;美国加州大学研究员陈鼓应;山东社会科学院院长刘蔚华;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所长吴方;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研究所所长丁夏畦;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数学家陈景润等。
打上中科大烙印的青大 “领导班子搭好以后,对于一所刚成立的大学来说,最缺的便是教师和书籍,这要非常感谢中科大的帮助。”张老说,来自中国科技大学的他,在遇到困难时,第一个想的总是回“娘家”搬救兵,而中科大对于远在青岛的青大援助力度也着实巨大。“我怎么说也是中科大的‘老人’,对中科大非常熟悉,中科大也在最大程度上满足了青大在教师和书籍上的需求。”张老谈起当时的情景,仍然津津乐道。在他的努力和中科大领导的支持下,他几乎从中科大每个系都“挖”了两名教师,“拼凑”起了一支“中科大版”的青大教师队伍。最值得一提的是,“挖”来的老师中有一人原来在图书馆工作,对图书馆藏书了如指掌。根据领导指示,只要中科大有两本以上的书,都拿出一本来给青岛大学。“那些书整整拉了两火车皮,到了青岛,用18辆卡车和6辆拖车才运回来。”今天谈到借书那一幕,张老依然很兴奋。
后来,经过青大和中科大的协商,中科大还答应每学期派遣一定数量的在读研究生到青大任教,由青大承担其研究生学费,这在当时高学历人才匮乏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了青大的教育质量,有不少来任教的研究生在毕业后就直接留在了青大工作。文/本报记者 刘雪莲 单俊楠
■
新闻链接:四校合一“做大”青大 据目前正在负责编撰青岛大学校史的刘增人教授讲,在1993年四校合并办学前夕,原青岛大学全校14个系只有32个本、专科专业,师资力量、教学设施、办学规模都不能满足青岛经济、社会、文化快速发展的需求,因此,整合青岛高等教育资源、办一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呼声日益高涨。“现在的青岛大学是由原青岛大学、原山东纺织工学院、原青岛医学院及其附属医院、原青岛师范专科学校等四所高校、一所医院于1993年合并组建而成,是国内最早合并办学的5所高校之一。”刘增人告诉记者,青大后来又吸纳了山东省纺织工业干部学校、对外经济贸易合作部青岛疗养院与青岛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等单位,形成了当下的格局。“在改革开放以后,青岛的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产生了大量的潜在人才需求,合并后的青大作为一所综合性大学,学科门类齐全,培养的学生数量众多,尤其是结合城市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需求,不断增设新专业,改造老专业,这都实现了青大和青岛的互动快速发展。”刘增人认为,合并办学初步整合了青岛的高等教育资源,在城市经济、社会、文化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为学校自身赢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和空间。
■新闻背景:胡耀邦日照为青大题词 青岛大学的校史与1984年这个时间是分不开的,这年4月份,在青岛市第九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有人大代表提出“建议国家支持山东青岛尽快办起一所综合性大学”的议案。同年5月,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曾呈奎、王今吾等代表提出“关于创办新型的综合性青岛大学”的议案。同年8月,青岛市人民政府向山东省人民政府呈报“关于建立青岛大学的请示”,同时青岛大学建校筹备领导小组成立,由市委主要领导任组长。同年10月,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来青岛视察工作,在省市相关领导的热切恳求下,胡耀邦同意为正在筹建的青岛大学亲笔题写校名,并一直沿用至今。
为了解胡耀邦为青岛大学题写校名的详情,记者专门采访了市政府原副秘书长、后来担任青岛大学副校长的刘涛。“很多人都以为耀邦同志是在青岛给青大题写的校名,其实他在青岛视察时行程很紧张,是后来在日照给青岛大学正式题写校名的。”刘涛告诉记者,时任市委书记王今吾在陪同胡耀邦经过青岛大学筹建校址时,请胡耀邦为这所还尚在施工阶段的高校题写校名,他爽快地同意了这一请求。“但那时候时间太紧张,耀邦同志在视察完青岛以后,接着就赶往了日照,没顾得上给青大题字。”刘涛回忆说,当时省市领导都对青大的创建特别重视,所以校名的题写也受到了重视,青岛市委派出专人陪同胡耀邦到日照视察,费了不少周折,最终请他题写了“青岛大学”四个大字,最后把真迹从日照带回了青岛,这所大学才有了正式题写的校名。
■
人物档案 张扬 张扬,1924年生,毕业于北京大学政治系,曾先后在团中央、中国科技大学工作,1985年担任青岛大学第一任党委书记,1991年离休,目前居住在青岛大学校内。 [编辑: 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