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0日,胶南市发生恶犬在闹市连咬12人的事件后,人们在同情伤者的同时,更关心如何避免此类意外不再发生。记者近日调查了解到,在刚刚举行的市南区2009年城市管理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动员大会上,市南区已将“狗患”作为七项整治重点之一,将在全区范围内治理,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积极推广仙游路社区文明养犬经验。仙游路社区有什么先进经验,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带着这些问题,记者3月23日专门对仙游路社区进行了探访。
养狗前先签“承诺书”
3月23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仙游路社区,记者注意到,为了给辖区居民营造一个干净的生活环境,社区工作人员专门在辖区内几个养狗集中地带投放了清理犬粪专用袋,而在社区出没的每一只小狗,记者看到它们的脖子上都挂有一个椭圆形的小金属牌,上面写着不同的数字。
“金属牌上面的数字就是登记号,只要是我们辖区的宠物狗,我们都可以通过登记号查到详细身份!”采访时,仙游路社区张主任告诉记者,目前仙游路社区总共有32个家庭养狗,每一只犬的品种、免疫情况、住址、名字、是否属于禁养范围,全部登记在册,一旦辖区内出现无主流浪狗,社区居委会就可以立即向相关部门反映,及时进行捕捉及灭杀。
“为了提高辖区内居民的养犬公德,社区居委会还动员社区内的养狗家庭在养狗之前先签订‘文明养犬承诺书’!”张主任说,承诺书中对因宠物狗出现的安全、卫生、遗弃等各类问题,都分别进行了承诺,通过这些措施,一旦出现此类问题就可以有据可循,有理可依。
划出遛狗区方便养犬者
“不让遛狗也不切合实际,为此我们专门设立了指定遛狗区!”采访时,市南区金门路街道办城管科孙科长介绍说,仙游路社区早在2005年就在街道办和派出所的带领下,组织人员对管区内居民饲养的犬种、数量、办证、防疫等情况进行逐一登记造册,并输入社区计算机网络进行专项管理,同时,在宣传栏上进行公示,请广大居民监督。
为了解决养狗居民的遛狗问题,结合辖区内多数居民的需要,要求养狗居民在规定的时限、规定的路线带齐证件、拴好狗链遛狗,并开辟了北山公园作为专门的“遛狗区”,方便养狗的居民。而且辖区内也严格限制养犬的数量,减少犬的饲养密度,防止因犬只数量过大,过多地侵占居民的生活空间,对一家多养的劝其尽快处理,否则将交由有关执法部门,按规定进行处罚,对规定禁养的大型犬、烈性犬,发现有违规饲养的及时协同相关部门进行清理,防止出现伤害居民人身安全的严重后果。
孙科长说,治理“狗患”的关键还在于加强对养犬者的管理,提高其公德和法律意识。
文明养犬经验将推广
“这几年确实感觉好了许多!”家住仙游路6号的王女士告诉记者,早在社区专门请市民座谈时,邻居们提出的监督办法被采用,社区的清洁工 、附近物业的工作人员现在都随时观察新来的住户是否养犬,如果养犬就及时提醒他们到社区办理有关手续,如果哪户居民家中还有未登记的犬只,不管是物业还是小区居民,一旦反映到社区居委会,居委会就会联合派出所入户做工作,建议他们在规定时间内自行想办法处理,到期不处理则由派出所民警介入。
“能在全区推广也是我们小区居民的荣幸!”最近在市南区2009年城市管理暨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工作动员大会上,该区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辛永年在讲话中提到,为做好今年的城市管理工作,市南区今年将围绕热点问题,加快推进七项整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积极推广仙游路社区文明养犬经验,采取管理与教育并重的方法,杜绝禁养犬和大型犬,解决猛犬伤人、犬吠扰民、犬粪污染环境等问题。
采访时,仙游路社区的居民得知要在全区推广该社区的经验,都感到很高兴。“这也算我们社区全体居民为青岛创城做的贡献啊!”小区居民李先生骄傲地说。记者 谢军 鲍福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