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孩子中,每5个人中有一个“小胖墩儿”;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肥胖儿童增加了28倍;在我国的初中生中,有60%的“小四眼儿”;大学生中,接近83%是近视眼……中国的经济在高速发展,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在明显提高,中国在北京奥运会上位列金牌总数榜首,但是,在这些耀眼的光芒背后,人们常常漠视一组组令人揪心、令全民族担忧的数字。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蒋效愚委员呼吁,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健康素质作为国家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确定下来,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
数据显示国人健康堪忧 据权威调查显示,我国35岁到49岁的成年人中有8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参加体育锻炼的不足8%;有1.6亿人患有高血压,有1.6亿人患有高血脂;有2.6亿人超重或肥胖;城市孩子中,每5个人中有一个“小胖墩儿”。近年来,中国人的肥胖增长速度几乎名冠全球。英国媒体报道说:“在过去的15年中,中国肥胖儿童增加了28倍。”
在我国的初中生中,有60%的“小四眼儿”;大学生中,接近83% 是近视眼。国家体育总局统计,2007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中国人不足总人口的三分之一 ,这个数据和2001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2005年和2000年相比,国民体质综合指数虽然提高了0.75%,但国民身体机能综合指数下降了将近10%。
从以上数字不难得出结论,国人的身体健康状况下降的主要原因就是缺少运动。
在全国政协小组讨论会上,蒋效愚委员呼吁说:“我建议,把提高全民族的身体健康素质作为国家战略在‘十二五’规划中确定下来,并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因为,没有民强做基础,国强就是空话。”
他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们一直讲提高两个素质。首先是思想道德素质,其次是科学文化素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各行各业竞争的日益激烈,随着生态环境的日渐恶化,我认为还应该提高第三个素质,那就是全民族的身体健康素质。没有最后这一点,另外的两个素质都等于零。
蒋效愚委员认为,由于电视、电脑、汽车的普及,生活水平提高后,国人的生活方式和膳食习惯发生了巨大变化,人变懒了,运动少了,许多人患病和体质下降都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缺少体育锻炼有关。
体育界委员呼吁“动”起来 北京体育大学校长杨桦委员起草了一份题为《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和增强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几点意见》的提案。他大声疾呼:“我国儿童和青少年体质近年来呈逐年下降趋势,如果再耽误3到5年,这代孩子的身体健康基本上就报废了,很可能会变成‘新一代的东亚病夫’。希望政府能把加强青少年身体健康作为‘国策’之一,增加青少年体育教育经费,并对青少年体育锻炼进行硬性检查。”
国家体育总局2006年公布的全国第二次国民体质监测公报显示,我国青少年体质2005年和1995年相比,在柔韧性、爆发力、耐力、肌力、肺活量方面都呈下降趋势。从中、日青少年的身高、体重数据对比看,2000年,我国只有17岁女生的身高一项高于日本同龄女生;2005年,只有14岁和17岁女生的身高高于日本,其他年龄段都不如日本青少年。
一项针对我国中小学生的调查显示,有60%以上的学生没有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75%的学生认为他们体质不好是缺少体育运动造成的,有30%的学生说他们没有体育锻炼的时间。
蒋效愚委员认为,青少年日常体育锻炼不足的原因有几方面。一方面是因为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参加体育活动时受伤,不让子女参加体育锻炼。另一方面是学校因害怕无力承担学生参加体育锻炼时发生意外所带来的赔偿责任,在组织学生体育锻炼时缩手缩脚。
他说,政府、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对此都有责任。第一,政府要提供公共体育设施,提供法律保障;第二,学校必须按照政府的要求,在规划体育设施建设、体育课设置、体育师资的提高方面加强工作;此外,家长的观念也要转变;社会保险体系也需要进一步完善,解除学校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后顾之忧。
刘翔委员响应说,现在的孩子久坐少动,忙完功课就玩电脑游戏,上网,很少运动,这都是造成身体肥胖和不健康的主要原因。谢军委员则认为,要想扭转目前青少年体质下滑、缺乏体育锻炼意识这种状况,有待于全社会对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达成共识。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相关专题:
关注中国 关注2010全国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