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身处三大地震带 90个地震前兆观测点曝光

2010-05-13 04:28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青岛有没有能够观测地震的动物观测点?大概有多少个?有没有地震避难场所?咱们的房屋抗震能力怎么样……5·12汶川地震两周年纪念日当天,青岛市地震局局长李振谆做客青岛政务网“在线访谈”栏目 ,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本报记者当天赶往李局长所说的“全市90多个地下水 、动物等宏观前兆观测点”之一——百雀林探访 ,看看这些能预测地震的小动物们都怎样“站岗执勤”。

  青岛周边有三条较大地震带

  在“在线访谈”过程中,网友“chuawnc”提出,江苏省地震局的官员和专家日前参与在线访谈时称,根据江苏省的地质构造和地震的历史,可以分析出未来10年江苏会有6级以上地震,他想知道青岛地区有没有类似的分析结果?或者在未来一段时间内发生地震的可能性有多大。

  李局长答复说,本市也有严格的地震趋势分析预测制度,实时对青岛地震趋势进行分析预测。青岛周边孕育着三条较大的地震带:郯庐地震带、南黄海地震带和燕威地震带,对本市是有一定影响的。历史上周边这几条地震带都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所以青岛的防震减灾的工作还是比较繁重的。

  一般工程按照7度抗震设防

  咱青岛盖的这些高楼能够抗几级地震?网友“ahs”提出了这个很多人都在考虑的问题,对此,李局长答复说,按照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青岛市除平度、胶州、胶南部分为7度外,大多是6度地区 。一般工程按照7度抗震设防要求设防。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按照评审过的结果进行抗震设防。“这里要搞清楚烈度与震级的区别,我们可以说房子的设防烈度是多少。震级是反映地震释放的能量”,李局长专门指出。

  地震局按照《防震减灾法》的要求进行行业管理,在审批过程当中对一般工程建筑要求按照第四代区划图的规定进行设防。对重大建设工程项目要进行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要求建设部门、设计部门按照地震局给定的抗震设防要求进行设计、施工。

  李局长还针对网友提出的“前几天南京发生大批青蛙上路现象”作出回应,“大批青蛙上路这一现象在我国每年五六月份都有多起,这是由于气候及动物习性引起的,不是地震前兆异常。”

  青岛有哪些应急避难场所

  记者从地震局获悉,本市将避难疏散场地分为市、区两级。市级避难疏散场地为五四广场和汇泉广场,用于全市临时指挥中心、急救中心、外援人员休闲地及其他临时应急需用;区级避难疏散场地用于区临时指挥机构、救灾物资发放处、临时急救地及其他临时应急使用。有可供避震使用的人防工程100多万平方米,园林绿地仅中山公园、儿童公园、海泊河公园、嘉定山公园、沧口公园、李村公园以及南部沿海大约可供100万人避震,现有的避难场地基本可满足市区居民需要。

  本市结合李沧区李村公园、市南区八大峡办事处中苑广场改造,建立了两处功能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具有应急避难指挥中心(配备通讯、广播、监控系统)、应急避难棚宿区、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简易厕所、应急物资储备用房、应急医疗救助室、应急直升机停机坪等8种功能,李沧文化公园可同时容纳6万人,八大峡海滨公园避难场所可容纳三四万人。目前 ,每个区市都建设了1至2处功能完备的应急避难场所,每个街道办事处、社区都因地制宜设立了应急避难场所。

  24小时监测分析地震观测数据

  李局长表示,青岛市地震局全天24小时实时监测分析地震、前兆和宏观等各种观测数据,建立有周、月、季、半年、年度及异常情况下的地震趋势会商制度和24小时震情值班制度,确保本市及周边地区发生地震后能快速上报震情信息。

  一旦发生地震,本市将立即启动地震应急预案,按照地震的震级做出应急反应。产生破坏性的地震,将启动市抗震救灾指挥部进行全面的救援;产生有感地震,影响面较小的,地震局内部进行应急处置。同时立即组织震情趋势会商,对地震后续的发展进行研判,得出震后可能出现的地震状况;派出现场工作队到震中设立流动地震台,进行严密监控,同时对震中烈度进行科考。并组织宣传报道,平息社会传言,稳定群众情绪;如果有破坏,调动应急救援队现场进行救援,调配帐篷、食品、饮用水等安置灾民。

      ◎记者探访 动物怎么当地震监测员

  从2008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作为全国“防灾减灾日”。而今年5月1日又是新《防震减灾法》颁布实施一周年,市地震局局长李振谆在回答网友提问时透露,青岛市目前除了数字遥测地震台网外,还建有青岛市数字地震前兆台网和规范的宏观观测网络。青岛市宏观观测网络由分布全市的90多个地下水、动物等宏观前兆观测点(部分见右表)组成。建立了日记录,周报告,异常情况随时报告的观察登记报告制度。

  12日下午,记者驱车来到了青岛地震动物观测点之一的百雀林生态观光园。这里的工作人员小张热情地接待了记者。小张介绍说,“我们这个生态观光园里的动物高达数十种,单是鸟类就有十几种,除了用来供游客观光之外,动物的异常反应更可作为地震前兆的预测。汶川地震以后,我们这里就比之前忙了很多……”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同时还遇到了正好在百雀林为游客做鸟类表演的李先生,汶川地震时,他正好在湖南做表演,鸟儿的异常反应让他记忆犹新。

  相思鸟、孔雀、兔子、小鹿、猕猴……在这个建立在半山腰的园林中,记者跟走进动物园一样。小张告诉记者,作为青岛市崂山区地震宏观前兆观测网的骨干观测站,他们在平日里除了对动物的细心饲养之外,对它们不平常的“行为”尤其关心。汶川地震发生后,园林的工作人员经常通过地震局的培训资料和自己假想动物异常反应做出过相应的演练,去年的一段时间中几乎天天都会记录动物的行为然后报送上级单位。

  “动物什么样的反应会被当做异常记录下来呢?”,小张告诉记者,他们对爬行动物的反应最在意。他指着园中的鸵鸟说:“我们有时发现鸵鸟会自己蹲在地上,还来回抖动自己的翅膀,有时候温顺的猕猴特别躁动,有的相互打架,甚至攻击熟悉的饲养员……感觉不是很正常,就是不知道原因,类似于这种不平常的行为我们都会记录下来及时上报。”

  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恰好遇到了在园林中为往来游客做鹦鹉表演的李先生,“动物可比人敏感多了。”说起可能遇到的地震,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时正好在湖南做表演的他感触深刻。

  “当天地震的时候是下午2点多,而我们在湖南的表演是1点半开始的,那个时候平时老实站在支架上的鹦鹉就不怎么听话了,一个劲地乱飞。”李先生告诉记者,当时自己非常奇怪,如果是其中一个种类的鹦鹉不听话也就罢了,但是当时参加表演的四五种十几只鹦鹉都非常躁动,怎么呼唤也稳不下来。他介绍说,原来做表演的时候这些鸟很少往别处飞,特别是两点多的时候鹦鹉的反应几乎到了躁动的顶点,有的连羽毛都扑棱掉了,后来我才知道发生了地震。”文/图  记者 郝春梅  王川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避震 观测点 地震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