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人员在金都花园孙女士家进行人口普查。
7月20日,青岛市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入户登记工作正式开始,记者跟随人口普查员感受工作艰辛。从上午9时至11时30分,永清路街道南山社区普查员王小莉和记者爬了至少 50层楼,她简单吃了点东西后,就利用中午这个绝佳的时间段再次登记。截至下午3时,王小莉成功登记了12户,更多的家庭要等她利用晚上时间再去拜访。在体验中,记者发现,普查员不仅工作辛苦,还要频频遭遇不配合登记的“冷面孔”,这些居民抱有各种心态,任凭普查员怎么劝说,始终大门紧闭。对此,一些小区配备了“小区熟人”当普查员,便于和居民沟通,而对大部分普查员来说,继续耐心做工作才是最好的办法。
■体验 两个多小时爬了50层楼 7月20日,青岛市人口普查综合试点入户登记工作正式开始,李沧区永清路街道南山社区被定为本次人口普查的市级综合试点区域,承担着为这次人口普查打造“样板房”的重任。
20日上午9时,记者和东南新苑小区普查员王小莉一起出发。记者看到,王小莉已经制订了“作战计划”——按照楼座、单元、门牌号的顺序进行走访。
在入户的第一家,居民于大爷热情地接待了普查员和记者。这个家庭一共有5口人,虽然人数多,但由于居委会已经提前进行了介绍,老人填写得很快。整个登记过程只有11分钟。登记期间,于大爷的老伴还坚持让普查员和记者在家里坐坐,“这些水果都是刚洗的,茶也是刚泡的,你们歇歇再走。”
第一户的“开门红”鼓舞了王小莉和记者,但由于是工作日,王小莉随后敲遍了整座楼,都没有人在家。而第二个楼座也只有两户居民在家。截至11时30分,王小莉进出了6个楼座,起码爬了50层楼。记者累得上气不接下气,但王小莉还是热情不减。
截至下午3时,王小莉已经成功登记了12户。其中有多户是她利用中午时间登记的。“晚6时到晚8时是最佳时间段,我今晚要再串几户。”28岁的王小莉说,“之前的入户摸底和宣传工作我们也是这样跑上跑下,而且有的住户要跑好多趟,每天晚上回到家我都累得腰痛。”
■耐心 对付冷面孔得用热脸贴 在体验中,记者发现,普查员遭遇冷面孔的事情屡有发生。在12号楼的一户居民家门前,普查员王小莉边敲门边说明自己的身份,但是敲了很长时间都没人应答。正当王小莉准备离开时,突然门被一个小男孩打开了,还没等王小莉再一次介绍完自己,孩子的妈妈从门后出现,猛地将门一把关上。王小莉在门口说了半天,门仍旧没有打开。无奈之下,王小莉只好在门上贴上了预约单。
同样的情况还出现在市北区的试点社区——无棣一路社区。在一户居民家门前,一位男子站在门后坚持不给普查员开门,“我住在崂山区,不用你们查。你们也不用再多磨嘴皮子,就是找警察来也不行。”这位男子的言行让普查员摸不着头脑。“按照政策,他既然住在这里,就要接受登记。他可能对政策不了解 ,我们还是要耐心多做工作。”无棣一路社区的衣主任告诉记者。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些住户的防范意识太强,警惕性太高 ,不愿意跟陌生人多说一句话,更不要说进门了,对于这样的住户,普查员往往要多去几次 。对此,一些居委会也准备了“法宝”——让社区的“老熟人”来当普查员。
有人不配合易导致“漏查” 东海西路社区是市南区的试点社区。20日下午,记者跟随普查员薛女士来到金都花园小区进行入户登记。“我们社区有个突出的难题,就是商住两用楼太多。我们一共要查70多个楼座,这里面30%是商住两用楼。前期,我们已经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例如到物业公司查询哪些户是居民,哪些户是公司。”普查员薛女士告诉记者。
通过入户登记,普查员们发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小区周围的一些厂房内,许多外来打工人员自己搭建一些临时的住所,无法知道住着几个人,很容易发生漏查的情况。
20日上午,在南山社区,记者遇见了普查员王萍和 19日参加普查演练的日籍友人佐藤顺子女士。佐藤顺子女士正要去交水费,正好在楼下遇见了普查员,当她得知普查员是来正式登记时 ,很痛快地答应先回家里配合登记,再去交水费。记者随后又一次来到了她的家里。记者得知,佐藤顺子女士是岛城人口普查登记的第一个外籍居民。
在这次试点工作中,如何做好对外籍人士的人口普查也是重中之重。
文/本报记者 李兵 本报见习记者 崔颖 图/本报记者 陆金星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