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苦等4天不给做手术 一送红包第二天就做

2010-08-02 00:4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漫画/孙铄



    7月30日本报第一篇《医疗红包新闻调查》见报后,不少市民打来电话倾诉甚至发泄自己也曾送过红包的经历,语气中透着气愤与无奈。

    是什么滋养着现在的红包市场?如果住院,送跟不送真的差别很大吗?8月1日,记者再探医院,与医生面对面,这个问题的答案不言自明。送与不送的确有差别,不过医生也说了,“拿人手短,但即使收了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没问题。”

患者自述

送与不送,真的不一样吗

患者1 苦等不行,送红包后第二天就手术了

    早在十多年前,市民戴女士因为身体原因做过一次手术。刚住院的时候,医生说很快就能进行手术。然而 ,等了4天也没接到可以手术的通知。戴女士有点着急了,不过她想不明白,明明入院时答应很快就能手术的,怎么又不给安排了呢?

    想来想去,家人们想到了送红包。戴女士估计,很可能是有人送红包了,安排手术时有人插了队。

    “300块钱 ,包了一下,送给了主刀大夫。第二天就安排了手术。”戴女士说。

    2005年,戴女士要做一个妇科手术,而且这次手术比较大。由于当时医院里有个亲戚,觉得关系还可以,所以就没有给主刀的医生送红包。但是,手术做完后,戴女士的刀口缝合得不太好,用她的话来说就是七长八短。“难道是因为没有送红包,就把刀口缝成这样?”戴女士很怀疑。

    回想起十多年前因为一个小手术就送了300元,她最终得出一个结论:关系再好,也比不上钱实在。

    两次手术,让戴女士体会到了红包带来的不同感受。但在她的内心里,却对收红包的做法很不满。“病人看病本身就需要钱 ,如果医生再收红包,那与趁火打劫有什么区别?我也听说,有的大夫虽然收了红包,但当病人做完手术或者出院的时候,会把钱退给病人家属。这样的大夫,会让病人和家属感激一辈子。”

患者2 给了5000元,缝合的伤口却大出血

    冷大爷的小儿子2006年被查出患了食道癌,需要立即做手术切除肿瘤。在家人的陪伴下,他住进了岛城某大型医院。手术进行得还算顺利,病人回到病房后没有出现什么异常。但一天后,缝合的伤口处却突然大出血了。

    冷大爷说,他当年也是医生,1993年退休,所以对这个手术的难易度很清楚。“缝合伤口并不是什么难事,没想到却出了大问题。”而最让冷大爷吃惊、气愤的是,儿媳妇的一句话——“那5000元钱白送了”。原来,为了能让大夫手术时多费点心,儿媳妇背着老人给主刀大夫、麻醉师送了5000元钱。但没想到,这些钱没能换来他们想要的效果。

    冷大爷感慨地说,现在的社会风气变了,有些医生的行医道德没了,“医生的品格很重要,金钱是换不来的,责任所在,即便不收红包,也应为病人服务好。所以,我对现在收红包的做法深恶痛绝。”

患者3 一骗二哄三吓唬,非得让你掏出来

    自己的亲身经历加上旁边朋友的遭遇,于先生对医院的做法总结出一句话,“一骗二哄三吓唬”。他说,在医院应该都听过这句话。

    通过关系也没用,该掏时还得掏——这是骗。我之前做过什么手术就不具体说了,可也花了大钱,当时照顾得很好,让谁看了都感动。

    不找患者,专找患者家属谈话。让你觉得他对你特别上心,非常辛苦——这是哄。该到做手术了,“这个手术风险非常大,如果弄不干净将来会很麻烦。”——这是吓唬。

    如果还不行,病房内自然有人会告诉你:“给东西没?我们都给了。”

    从住院到做手术,我的深刻体会就是,想尽办法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做。

对话医生

收了也不能保证没风险

    一直在触及医生的敏感部位,即使好说话的医生也在犹豫,怎样开口“出卖”自己或者同事。于是,记者直接摆出问题询问,三位专家保证自己说的都是真话。

医生1 肛肠专家

    问:收了之后,会对患者特别好吗?

    答:唉,拿人手短啊。

    这位医生的手法很好,人好说话,所以找她的人很多。但收红包的经历,她也有过,“真不想提那些事情,就像做错事很心虚一样,确实也有过。”

    记者问,“有多少?”

    沉默了一会,答道,“几百块钱吧。因为肛肠手术不大,而且是一般难度,听说最多应该也只是1000元吧。”(马上打住,对方在电话里笑了笑)

    “收到之后心里是什么感觉?”

    “说不清,有点堵得慌。”

    “收到之后会有什么变化吗?对这个患者会特别关照?”

    “拿人手短。再直接点,拿钱办事,心里会对这个患者倾向多一点,比如之前一天问一遍,之后是一天问两遍。而且现在有部分给红包的,反而是通过关系进来的患者,就会更上心。治疗过程、手术方案好好研究。对待别的患者就会根据病情按部就班来,但保证也不会出什么问题。任何医生,都承担不起医疗事故的责任。”

医生2 心脏专家

    问:收了红包就能百分百保险了吗?

    答:当然不可能,有风险的手术即使收还是有风险。

    不管是心内科还是心外科,似乎都被大家称为红包泛滥的科室,对于这话的真实性,这位医生不做任何回应。

    这位医生是位资格比较老的专家,抛开收红包的现状,真的收了红包之后就能保证把病完全治好吗?

    “不是,其实专家在收红包之后,也会跟患者家属讲清楚,会尽力,但不能百分百保证。每种手术都有自己的风险,心脏手术更不用说了,尤其是面对年纪偏大、病情复杂的患者更得提前交代。不管收多少红包,也不能改变疾病本身的风险。收不收红包,都没有一个医生想把手术做坏,红包的价值只是体现在这个医生会更尽力而已。”

医生3 外科专家

    问:拒收红包难道就这么难?

    答:呵呵,很难。

    这位医生也曾为此犹豫过,“抵挡住红包诱惑,需要很强的耐力才行。太要面子的人肯定抵挡不住。”

    “什么诱惑?”记者问。

    “同时进医院的人,别人几年就换了辆好车,或者住上了好房子,自己还带着一家几口挤小房子。慢慢心理就不平衡了。”他说完后苦笑了两下,“当然,不能全怪医生,内心抵抗力不大是医生的错。但有的时候,医生收红包是‘被迫’的。有的患者天天拿着来找,硬是塞过来,如果不收,他们自己心里觉得不踏实。”

    记者再问,“如果现在掐断,拒收红包现实吗?”

    “很难,这么多年的一种东西,忽然断根不容易。”

    本报记者

为什么非要送

    本报的报道引发很多市民热议,大家纷纷打来电话讨论为什么非要给医生送红包?记者总结原因有两点:

    不送的话心里不踏实,因为别人都送了。

    不送的话,有的医生会拐弯抹角跟你要,这样更不好。

◎业内人士

医疗资源不均衡想尽办法来看病

    不管是患者还是医生,始终上演着原告与被告的戏码。这些年,有关部门三令五申医生不得收受红包,甚至还出台各种规定来限制,却无法阻止“红色收入”愈演愈烈。

    究竟根源在哪?

    曾经干过医生的一位业内人士分析道,“有个问题不容忽视,目前医疗资源分布太不均匀。医疗资源就像一块小蛋糕,所有人都想来吃,蛋糕有好吃的地方也有不好吃的地方,刚开始大家还在排队,最后发现排到了味道却变了。所以,某些聪明人开始走后门,插队、占位子,想尽办法抢最好的地方。”

    再说现在的医疗资源分配,好医生全都集中在几家医院,所以即使这几家医院医生收红包,患者也得去。红包也从最原始的答谢,逐渐演变为“规矩”。不扩大医疗资源 、不均匀分配,红包恶习就难以除根。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红包 做手术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