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一直是本市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国也占领着重要地位。在过去的10年中,本市的职业教育取得了骄人的成果,站在新十年的新起点,本市的职业教育将走向何方?在半岛都市报创刊11周年之际,本报采访了主管青岛市职业教育的教育局副局长李振江,评述职业教育过去取得的成绩 ,目前面临的问题及将来的发展趋势。
高水平带来高就业
李振江副局长介绍,目前全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99所,在校学生数21.1万人,其中技工学校23所,在校生4万人。全市职业院校平均每年毕业7万余人,一次就业率在95%以上。
2002年,青岛市被国务院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2005年,在国务院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会议上,青岛市政府做了典型发言。2006年,教育部在本市召开全国半工半读试点工作会议,推广本市工学结合、半工半读的经验。
2005年、2007年,教育部主要负责同志专程视察本市职业教育,并希望创造出更多的经验,引领全国职业教育发展。
四个“统筹”保证发展
一是统筹教育结构。本市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比例大体相当,高中段普及率达到94%以上;二是统筹经费。2000年,全市财政预算内对教育系统所属职业学校的经费投入为1.75亿元,2009年达到7.8亿元,平均每年增长30%以上;三是统筹重点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建设。目前全市重点职业学校共35所,其中国家级24所,省级6所,市级5所;四是统筹城乡职业教育协调发展。通过补充经费和异地置换、撤并薄弱偏远学校等方式使农村公办职业学校由40所合并为14所,从而形成更加合理的职业教育布局。
边解决问题边前进
李振江副局长说,本市职业教育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挑战依然严峻,轻视职业技能和体力劳动、重普教轻职教的观念普遍存在。当前,制约本市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问题有四点:
问题一:经费投入政策未完全落实。部分区(市)职业教育经费政策没有落实到位,缺乏对职业教育财政性补贴。企业职工培训经费政策执行情况不理想,不少企业对职工的培训重视不够。
问题二:学校占地小制约发展。目前市区中职学校普遍占地不足,规模过小,已经成为严重制约市区职业教育发展的瓶颈。目前国家示范性中职学校、优质特色学校等支持项目对学校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和在校生规模要求较高,这样会导致失掉获得国家大量资金支持的机会,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职业学校的招生竞争。
问题三:专业设置与现实脱节。有些学校存在部分专业设置不科学,与现实需求脱节,专业设置的调整赶不上经济结构调整和人才需求,部分专业招生人数严重不足等问题。
问题四:企业参与的积极性不足。部分行业、企业不愿意承担其职业教育义务,不愿意与学校开展联合办学,不愿意接受职业学校专业教师挂职锻炼。
未来发展五点计划
一、重点制订并实施《青岛市职业教育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和《青岛市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行动计划(2010-2012)》,推进改革创新,提升职业教育的经济贡献率和社会吸引力。
二、完善经费投入稳定增长机制,专项督导农村职教经费落实情况,并将其列入对区市政府的考核范围。
三、启动局属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建设职教园区,解决制约市区职教发展的瓶颈问题。以建设职教园区为契机,建立健全职业教育体系,使青岛职业教育发展迈上新高度。
四、推进中职学校专业布局调整,对全市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进行全面论证,不断发展优质型专业,加强潜力型专业,力争用3年左右的时间,完成专业布局调整优化工作。
五、鼓励行业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和支持职业教育发展的氛围。同时,积极为专业教师到企业挂职创造更好条件。
韩红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