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问题已经成为全市关注的焦点。2月21日是市人大十四届四次会议代表报到日,在报到现场如何解决干旱问题成了代表们私下讨论的热点话题,代表们纷纷为岛城抗旱出谋划策。
社区建小型污水处理站 “山东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有效降雨了,小麦的减产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应对干旱问题是目前当务之急。”在报到现场接受记者采访时,市人大代表、青岛林达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林告诉记者,应对干旱问题关键是怎样找到充足的水源,为此他还专门写了一个关于抗旱的建议,“现在水资源匮乏是不可改变的,我们完全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来产生水,比如加大对污水的处理量就是一个很好的方式。”
“现在青岛的污水处理厂都很大,一般也都是处理工业用水或者有集中管道的生活污水,那些没有接入污水处理厂的社区的大量污水就白白排放了,而且还容易产生污染情况。”王永林告诉记者,对于一些没有接入污水处理厂的社区完全可以建造一些小型的污水处理站,如国外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集装箱”式污水处理站,这种处理站造价比较低,主要是采用生物降解的方式来处理污水,但完全可以满足一个社区生活污水的处理需求 ,“处理后的这些污水可以用作居民冲厕所或者景观绿化使用。”
发展海水淡化降低成本 作为每年的提建议的“大户”,市人大代表、青岛大学高等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马鸿冰在今年准备提交的47条建议中也关注了抗旱问题,专门提了一条《关于我市应加大发展海水淡化工作是应对百年大旱主要举措的建议》。马鸿冰告诉记者,除了打深井、种植耐旱的农作物、节水灌溉和黄河要水等办法外,青岛应主要发展海水淡化,因为青岛靠着大海,而大海是用之不竭的水源。
“青岛目前的海水淡化生产能力达 10万吨,但远远不够青岛市全市人民吃水和工业用水的要求 。什么时候青岛的海水淡化生产能力日产50万吨,甚至达到100万吨了,青岛就不会再为缺水而困扰了。所以我建议政府应该加大投资、加快发展海水淡化工作。”对于很多人提出的海水淡化成本较高的问题,马鸿冰给记者算了这样一笔账,每吨自来水一般在1.5元~2元之间,而目前淡化的海水每吨在4元~5元之间,但随着淡化量的增大,这一成本是逐渐降低的。
记者 高亮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相关专题:
2011青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