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8日,家长们在青岛15中考点外排起"人墙",一位家长情绪激动。(资料图片)
“逢考必堵”似乎成为岛城高考期间各大考点外的“必播节目”。在今年的两会上,胡宏伟委员就针对堵路问题发出了这样的疑问:往年只有15中一个考点出现堵路现象 ,去年开始却蔓延到9中、16中……那么今年、明年呢?会不会蔓延到更大的范围?2月23日,在分组讨论期间,如何解决“堵路”问题成为委员们热议的焦点。
测噪公示,邀请家长到考场里体验 “这些年,每逢高考都会爆出这样的新闻:为了避免孩子被干扰,家长们‘人墙’护考场。”市政协委员、青岛旅游学校英语老师胡宏伟表示,近几年来,市政府对高考堵路现象非常关注,采取了交通调流,限制车流量 ,组织交警现场疏导维持秩序等措施,考点学校的围墙也增加了降噪隔音设施,但还是得不到考生家长的理解,考生家长堵路的现象还在发生。
“针对以上年年发生的堵路现象,我专门提交了一份《关于解决考生家长‘堵路’问题案》。”胡宏伟认为,高考前应由教育局牵头,邀约公安、环保、市政、媒体等相关部门人员及参加高考的学生家长代表,共同到考点学校进行多方位测量噪声强度,将环境噪声进行对比并由媒体将现场测试情况进行公示 ,让考生家长了解考点噪声情况及噪声对考生的影响。胡宏伟建议,此外,考点学校可利用学校开放日或高考前期,邀请高三学生家长到学校校园、考场体验环境噪声强度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影响。
同时,胡宏伟建议,希望媒体要多采访报道当年参加考试考生的体会,特别是考点外学校考生的体会,让学生现身说法,自己发表意见,他们的体会才更具说服力。通过他们将自身的感受传达到即将参加高考的考生或考生家长的意识里,对消除考生或考生家长的疑虑起到促进作用。
提前介入,不妨实行临时交通管制 市政协委员 、清泰律师事务所律师段超一直都在关注高考家长堵路事件,在他看来,年年高考年年堵路已经成为岛城一大怪象,家长拉人墙堵路拦车实质上是两种合法民事权利的对抗,政府有关部门应该提供法律来调整这两种民事权利。
“一边是通行自由权,一边是考生参加高考不受干扰的权利,两种权利都是平等合法的,都是受到法律保护的。”段超表示,虽然这两种合法权利都不可受侵犯,可到了高考这个特殊时间点,两种合法权利在15中这个特殊位置就发生了冲突。
段超分析说,在高考期间为了让孩子正常考试,家长们在15中门前排成人墙 ,堵塞交通主干道禁止包括公交车在内的一切车辆通行,在法律上直接侵犯了其他人的正常出行权利。可是换个法律角度来看,假如高考考场内的学生受到了外界汽车噪音的骚扰,考生合法权利同样得不到保护,一味去谴责堵路的家长显然也有失偏颇。
对于这种看似陷入两难境地的情形,段超认为,政府职能部门应当在高考前提前介入。“这种提前介入应该是一种主动的调整,不是被动应对 。像去年15中考点就设置了专门的隔音墙,可还是没有挡住过往车辆乱鸣笛,致使家长无奈下才会再次选择堵路,隔音墙作用就大大降低。”段超说,参考外地类似做法,交通部门可以在高考英语听力时,对 15中门前路段实施短暂的临时交通管制,而不是让家长“客串”指挥交通,只要做好交通调流预案,是不会造成大面积拥堵的。
除了这种做法,段超还建议如果不能实施临时交通管制,政府职能部门可以安排专人到现场监督,对过往乱鸣笛、车速过快的车辆予以罚款等处罚,还可以将校门前的公交车站点临时移动,通过各种强制干预,终结久治不愈的高考人墙现象。
加强引导,家长和司机多换位思考 “要解决堵路问题就需要家长和司机换位思考,家长们要替被堵的司机考虑,司机也要体谅家长们的苦心,只要双方能互相理解,排人墙去堵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市政协委员 、九三学社青岛书画院院长戴金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堵路事件反映了社会公德问题,堵路和干扰考生高考都有损公共利益,两种做法都不可取。
戴金梁说,去年堵路事件升级到家长和司机动手打架,就是双方互不体谅的极端做法。“设置隔音墙其实完全可以保证考生的正常考试,可是家长们还是去堵车就太过虑了,我曾经调查过学生们的想法,发现不少考生其实不希望家长为了他们去堵路。”戴金梁表示,家长在马路上排人墙造成交通大拥堵,所产生的噪音可能会远大于不堵路的情况,家长们的做法是得不偿失。
家长堵路固然不可取,可反观路过考点乱鸣笛的汽车司机,同样应该受到道义谴责和相应处罚。戴金梁建议,教育部门应当在中高考前,加强对家长们的舆论引导 ,让家长意识到隔音墙和交通管制是完全可以防止噪音的,同时还不会给考生增加额外的心理负担,在考试期间可以安排老师或工作人员,现场引导家长不要聚集在一起堵路。文/本报记者 孟琳达 单俊楠 王媛 图/本报记者 王滨
■相关新闻 人大代表为整治“视觉污染”支招—— 户外广告要提前做好规划 近日岛城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整治“视觉污染”的行动,23日记者在市两会上了解到,不少参会代表委员专门写了建议或提案,为整治“视觉污染”出谋划策。
市人大代表马鸿冰今年也关注了“视觉污染”,他提交了《关于本市应加大“视觉污染”整治工作的建议》。马鸿冰表示,“户外广告设置要符合景观特色,要控制户外广告数量。”
对于如何防治“视觉污染”的问题,青岛高新区公共事业服务中心主任刘松给记者举了一个例子,高新区正在建设一个污水处理厂,为了防止给城市造成“视觉污染”,专门将该处理厂建在地下,并把地上建成了一个小花园。
市人大代表 、青岛市政设计院院长李平告诉记者,设置不合理的广告甚至会扰乱交通,“我建议在做广告的时候进行统一的规划,广告不能过多过杂,而且要成为体现城市文化的载体。”记者 高亮 李志波 孟琳达 王媛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相关专题:
2011青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