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众品牌加速入华 是鸡肋还是蛋糕?

2011-09-05 10:32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去年四川民企腾中收购悍马的闹剧犹在耳畔,最近世爵在中国兜售萨博品牌,又上演了一出“闪离”与“闪婚 ”的情景剧;斯巴鲁联姻“奇瑞”,为未来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奠定基础,菲亚特与广汽合资再次回到中国公众的视线……中国汽车市场的发展有目共睹,那些失意的小众汽车品牌期望能在中国市场获得翻身的机会,于是积极寻找合资的机会。

    没错,中国车市是世界优秀车企的培养基,出色的销量、消费潜力,都使得汽车厂家将中国作为汽车投资的第一选择。“在国外成熟汽车市场,跨国汽车品牌的定位基本已经确定,在中国则不然,不仅汽车消费理念远未成熟,而且在次第释放的二、三线市场,品牌甚至尚未成为消费者关注的主要因素。”业内分析师张志勇认为,这为小众车提供了进入中国的先机。而小众车的技术,比如萨博的涡轮增压技术,斯巴鲁的全时四驱和水平对置发动机,以及路虎的SUV技术都可圈可点,只是由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在全球并未跻身一流品牌,但在中国却都有成功的可能,吉利收购沃尔沃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不过,小众品牌与中国车企联姻虽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加市场知名度,但放在时下,合资对中国汽车工业发展并无太大益处。“从我国汽车行业的大局来说,这是一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行为,并无裨益。”业内专家张志勇说,自主品牌打算通过和二、三线小众品牌的合资、合作而缩短发展的历程,是缺乏长期战略的举动,各种合资并没有给自主品牌带来预想的收益。

    另外,自主创新已经成为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战略诉求,小众品牌的引入将进一步挤压自主品牌的生存空间,增加自主品牌的市场困难,因此对于合资,国家的审批也变得更加严格和小心,相比之下,进行技术的收购是一种比合资更为务实的做法。

    小众车进入中国初衷很好,但很多迹象也表明,在中国汽车工业结构转型的背景之下,要想迈进中国大门,小众车外企不仅要面临风险和压力,作为后来者,他们还要与已经转变经营思路、更加与时俱进的“第一阵线”世界级车企短兵相接。

    记者 贺鑫一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杨磊]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半岛客户端

相关阅读

小众品牌 鸡肋 蛋糕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