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产业转型
服务业应成为未来
产业转型重中之重
记者:在实施蓝色跨越的引领之下,青岛的产业结构会发生一些变化,这次党代会报告也提出要加快产业转型步伐。我们理解,一个城市和产业化需要一个过程,比如像我们解放初期的享有“ 上青天”美誉的纺织业,像改革开放初期的白电产业,现在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谋划未来的产业转型升级 ,能够让我们青岛真正具有竞争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李群书记:中央强调要转方式调结构,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作为经济发展的一条主线。青岛如何落实好这条主线,这次报告提出了建设新型产业体系的目标。这个新型产业体系的最大特点就是要以战略性新兴产业引领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青岛有很好的产业基础 ,特别是制造业基础比较好,这实际上是实体经济的良好积淀,像海尔、海信、青啤 ,像后来的动车等等,确实为青岛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在未来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中,它们应当继续发挥应有的作用 ,使这些优势产业走向高端。在重视优势产业的同时,对传统产业也应当高度重视,因为传统产业并不意味着就是低端产业。从青岛企业情况来看,规模以上的企业有5000家左右,据我们统计有研发机构的只占5% 左右,这个比例还很低,也就是说研发投入偏低。从企业的效益情况来看,有研发机构企业的销售利润率都在10%以上,没有研发机构的,销售利润率也就是5%左右,这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是非常危险的。因此,传统产业一定要加大研发、创新力度。同时我们也非常希望青岛的所有企业,要瞄准国际标准,盯上国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寻标者、执行者,同时也应当成为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者,进而出现更多的青岛标准,以使青岛的优势产业、传统产业都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占领市场。
记者:说到实体经济,肯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青岛这么多年形成了这样一种优势。对转型升级中央又提出了新兴战略性产业,像新材料、新能源等等。青岛在转型升级的过程中,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有哪些更好的举措?
李群书记: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支撑未来青岛发展的一个先导性产业,也是保持青岛经济具备竞争力的先导性产业。因此,新一届市委高度重视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初步确定了高端装备制造业、新一代信息产业、新材料、新能源、生物技术、环保这六大领域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为重点。同时,促进这六大领域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海洋产业紧密结合,形成青岛独特的、具有优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
记者:去年十月份,您带领一个考察团,去印度服务外包业中的中心城市班加罗尔进行了考察和学习,这次外出考察对我们青岛未来服务业的发展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借鉴的作用呢?
李群书记:未来青岛的发展要高度重视服务业,特别是高端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服务业也是转型发展的主战场或主导性产业,没有服务业的快速健康发展,不可能有科学的新型的产业结构形成。同时服务业具有吸纳劳动力多、拉动消费能力强、增加地方税收比重高的特点,它应当成为未来青岛产业转型的重中之重。市委市政府前不久刚刚研究了大力推进十大高端服务业发展的战略 ,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这十大领域的高端服务业大致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青岛和别的城市有差距的六大领域,像金融业、软件服务外包业、会展业等,这些我们都是有差距的;另一部分是我们有些优势的四个方面,主要是房地产、港口物流 、旅游业等。对于相对劣势的,我们要加大投入、加大总量 、迎头赶上,因为青岛具备这样的优势;对于已经具备优势的这些服务业,要做大做强做优,使其为整个青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应有的作用。我们力争用五到六年的时间,使整个服务业的增加值占 GDP 的比重突破60%,增幅平均每年要增长两个百分点。通过我们的努力,这些目标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谈大沽河治理
改善沿河群众生活
打造生态之脉
记者:在青岛以往的规划建设当中,可能更注重沿海一带的规划 。这次我们看到这次报告拿出了很大的篇幅来谈论大沽河流域治理。在您看来,这个工程实施之后,会对我们青岛未来的发展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李群书记:大沽河在青岛境内全长 179.9公里。大沽河是青岛的母亲河,这是名副其实的。大沽河的治理也经过多次了,历朝历代都对这个河流进行过治理。但是从目前来看,它的整个防洪能力标准还是偏低的,全线平均 20年一遇,达不到国家的要求。整个河流的水质尽管总体达标,标准也偏低,蓄水能力也不够。更重要的,大沽河沿岸是我们全市城乡差距比较大的区域,也是老百姓生产生活条件相对落后的一个区域。市委市政府下决心要对整个大沽河进行全线治理,不仅仅是提高防洪能力、增加蓄水量,更重要的是解决青岛区域统筹,特别是城乡统筹的一个重要的突破点。通过大沽河的治理 ,使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使整个北部区域的环境生态得到改善,进而使这个区域真正成为胶东半岛的一个绿色长廊、生态之脉。未来的大沽河将是非常美丽的一条河流。
谈空间布局
在胶州湾东西北
规划三大主城区
记者:说到大沽河,在规划中我们还看到空间布局发生的变化。这种变化在我们青岛的发展历史上 ,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城市空间布局的每一次调整,其实都伴随着一个城市的跨越式发展。这次党代会报告还提出来要着力优化空间布局,推动城市品质实现新的提升 。这样的一次空间布局调整之后,我们的城市到底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在全国乃至于在世界上 ,我们的定位会有些什么样的改变?
李群书记:我们回顾城市的变迁,从1891年建置,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 58年时间里,由于战乱纷繁,青岛城市发展是缓慢的。新中国成立后 ,一直到改革开放这个时期,青岛的城市发展开始加速。但是这个时期,青岛的城区还是集中在胶州湾东部大约一百平方公里的一个狭长地带。城市真正的快速推进、发展,还是在改革开放以后 。改革开放这几十年,先后进行了“东扩”、“西跨”,特别是上一届市委实施的“环湾保护 拥湾发展”战略 ,顺应了城市的发展要求,调整了城市的空间格局。随着青岛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战略的实施,未来的青岛城市空间布局也必须予以科学的调整。现在最大的问题,一是城市人口特别是中心城市人口快速膨胀,特别是胶州湾东部这个区域,像市南、市北,人口密度已经严重超负荷,而且交通拥堵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等等城市病已经显现。从这些现象来看,我们也必须对城市空间布局予以调整。这次党代会的报告提出了“全域统筹、三城联动、轴带展开、生态间隔、组团发展”这样一个空间战略格局,首先要在胶州湾的东部、西部和北部,规划建设三大主城区,以此形成大青岛的中心区域。以大青岛中心区域作为辐射,来规划建设周边的四到五个次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应当是按照中等规模人口的城市来进行规划和布局。在青岛广袤的郊区,规划设计建设好若干个高水平的重点小城镇,以此来形成一个个中心城区、次中心城区、小城镇这样一个组团式、生态化的发展空间格局。
谈城市“精气神”
微尘和红飘带精神
形成了青岛“精气神”
记者:“全域统筹”,我觉得这个提法可能在以往我们的规划当中还没有提出来过。真正能够达到这样的目标,我想南北差距问题、城乡差距问题会很快缩小,成效在未来的几年当中是会看得到的。当然刚才我们谈到了产业结构问题,也谈到了城市空间布局问题。对一个城市来讲,在您的报告当中谈到了“ 精气神”。一个城市的“精气神”应该怎么来体现?
李群书记:这么多年来 ,青岛非常重视精神文明的建设 ,先后涌现出了像奉献爱心的群体“微尘”等先进典型 ,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的“红飘带”出租车司机先进群体。我们这个城市也连续九届评选了感动青岛人物。在中央电视台评选“微尘”作为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的时候,它的评语就是:“微尘它不是一个人的名字,它是一个城市的良心”。中央电视台对“红飘带”精神是这样评价的:“愿有形的红飘带系在身边,无形的红飘带系在每个人的心里”。正是由于这些人,包括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辛勤奉献的人,他们是青岛最美的人,也正是他们构筑了青岛的道德高地,也正是他们形成了青岛的“精气神”。所以,我想正是由于这种“精气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青岛成为主旋律。正是由于这股“精气神”,使得我们岛城奉献爱心、诚实守信、崇德尚善的社会风尚成为主流。也正是由于这种“精气神”,使我们这个城市具备了人文之美、道德之美和精神之美。在今后的宜居幸福城市建设当中,应当继续弘扬这种“精气神”,发扬这种“精气神”,使我们青岛真正成为宜居和幸福的城市。
谈民生问题
学有优教病有良医
老有颐养住有宜居
记者:我们也注意到,在这次党代会报告当中,谈到民生问题的时候,有一段特别温暖而且又特别贴心的提法:“让城乡居民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其实这些问题跟千家万户都产生了密切的关联。我相信这种提法的实现可能老百姓更有期待。在这方面本届市委有什么特别实实在在的举措,让大家来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李群书记:党的十七大向全国人民作出了一个庄严承诺,就是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从全国角度来讲的。青岛作为我们国家的一个东部沿海开放城市,我们提出率先发展,理应在民生方面有更高的标准,有更高的要求。正是基于青岛的这个实际,我们提出了“学有优教、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这样一个承诺。
“学有优教”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要让城里的孩子 、农村的孩子 、本市的孩子 、外地的孩子 ,都在青岛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教育起点上就要实现公平 。在这方面,我们今后将继续加大投入的力度,比如今年市政府将投资建设 180万平方米适合寄宿的高水平高中,建设一批幼儿园。这在青岛的基础教育,特别是高中阶段教育的投资史上还是空前的。再比如,今年要投入接近一亿元,对我们这个城市里的所有的公办幼儿园以及普惠制的民办幼儿园进行财政直接补助,同时,今年还要投接近一亿元,对校车特别是600多辆农村校车实施补助,进行改善,保证农村孩子上学的交通安全。
“病有良医”就是要在提高城乡总体医疗保障覆盖面的基础上,提高市一级,提高区(市)一级,提高乡镇一级,提高社区一级医疗机构的诊治水平 、服务水平 ,真正让老百姓能看上病,能看得起病,更重要的要看好病。今年我们也在这方面加大了投入力度,不断提升和改善医疗服务水平 。
“老有颐养”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青岛是一个已经提前步入了老龄化的城市,60岁以上的人口在未来五年将达到近 20%的比例。让老年人安享晚年,应当成为我们各级党委政府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任务,我们就是要通过不断的努力来为广大老年朋友提供更多的老年消费产品,提供更优质的老年服务、医疗保健,特别是精神抚慰方面的服务。今年财政也要大力投资 ,特别是在五市三区,要各建设不低于800张床位的敬老院,而且每一张床位,市财政补1.2万元,提高敬老院的服务水平。
“住有宜居”,这是更多人所关注的事情,也是民生建设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力度。今年我们将建设 28160套,比去年要多5700套,不断地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投放力度,使青岛收入比较低的居民,都要有房住。我想,随着我们的努力,在未来五年,保障性住房提供比例将突破 20%。
精彩语录
●我们也非常希望青岛的所有企业,要瞄准国际标准,盯上国际标准,成为国际标准的寻标者、执行者,同时也应当成为新的国际标准的制定者,进而出现更多的青岛标准,以使青岛的优势产业、传统产业都能够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占领市场 。
● 通过大沽河的治理,使沿岸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 ,使整个北部区域的环境生态得到改善 ,进而使这个区域真正成为胶东半岛的一个绿色长廊、生态之脉 。未来的大沽河将是非常美丽的一条河流。
●现在最大的问题,一是城市人口特别是中心城市人口快速膨胀,特别像胶州湾东部这个区域,像市南、市北,人口密度已经严重超负荷,而且交通拥堵问题、流动人口问题等等城市病已经显现。从这些现象来看,我们也必须对城市空间布局予以调整。
●“学有优教”这个很好理解,就是要让城里的孩子、农村的孩子、本市的孩子、外地的孩子,都在青岛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孩子们在教育起点上就要实现公平。
●今年我们将建设28160套,比去年要多5700套,不断地提高保障性住房的投放力度,使我们青岛收入比较低的居民,都要有房住。我想,随着我们的努力,在未来五年,保障性住房提供比例将突破20% 。文/本报记者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郭新举]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