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社区医生正在帮老人量血压。
◆“小病在社区,大病进医院,康复回社区”——这是新医改以来人们一直期待的良性循环。自2011年起,济南市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由原来的9项增为11项。今年4月1日,全市123家门规病种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设起付标准,并以一系列免费服务吸引居民就诊,社区卫生工作量成倍增长。
然而,普通药物不足和人才匮乏,是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目前面临的“
硬伤”。让社区首诊“落地有声”,还要跨过几道坎?
□ 社区服务—— 居民尝到了“甜头” 天桥区西苑社区居民王鑫因遗传性肌张力障碍,已经在轮椅上熬过了10个年头。“这些年来,多亏有社区医生的治疗和照顾,孩子打针吃药全免费,医生也经常上门问诊,我们全家人打心眼里感谢社区医生”。近年来,王鑫的母亲任化美切身尝到了社区医疗服务的“甜头”,她动情地说:“药吃完了,一个电话打过去,医生就会送来,真是太方便了。”
56岁居民赵鸿均,偏瘫十多年,是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老病号了。“门规定点就在这边,离家也近,不仅拿药针灸都特方便,而且门规不设起付标准了,多报销了不少药费。”说起这点,赵鸿均老人眉笑颜开。
“除了便利和实惠,社区医生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过硬的医疗服务技能,这才能赢得居民的信任,才能吸引更多居民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西苑社区家庭医生李红珍告诉记者,即便她每天连续工作13个小时,也会挤时间看书“充电”。李红珍已经成为该社区最受欢迎的全科家庭医生,从上门问诊被误解到收到83岁老大娘送来的水煎包,9年的入户随访工作,让她收获了不少“粉丝”。
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苗红告诉记者,目前,65岁以上老人查体、儿童一类疫苗接种和产后访视工作都是免费的。在社区每次就诊费用要比医院里低5个百分点。今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拨付标准由25元提高至30元,国家实施的这一系列优惠政策,能有效地将患者分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政策的保障让社区服务更加得心应手。 记者了解到,门规病种定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不设起付线后,来社区首诊的患者增加了很多。为此,该中心开辟了绿色通道,与大医院进行双向转诊,据苗红介绍,去年就与济南市立四院实现转诊近300例。
□ 普药缺乏—— “巧医难为无药之治” “药品种类和数量缺乏,会影响治疗效果,巧医难为无药之治。”李红珍对记者说,患者“因药流失”的现象在社区普遍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社区首诊的比例。
“现在最缺的是普通药物,止咳药橘红颗粒半年都没给配送。有时上报20种药的计划,能缺一半。全省医药平台上没有的药,花钱也采不来。”这种情况,让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管药师王秀英很是头疼。
王秀英向记者抱怨,“社区里光是给孩子打疫苗,一年能打12000多人次,但退热药消炎药有时却跟不上。比如心脑血管用药,像复方丹参片、
氟桂利嗪片、人参再造丸,就经常断货。患者有意见,我们也跟着着急。”
王秀英表示,“越是价格低的药,药厂获益越少,谁又会干赔钱的买卖呢?”她给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医药公司从药厂购进100ml/瓶的急支糖浆,进价为11元/瓶。但按统一采购平台公布的价格,社区卫生医疗机构只能卖9.4元/瓶,出现医药“倒挂”的现象。由于规定药品必须实行零差价,社区机构要想从医药公司拿到9.4元的进价,并不容易。
李红珍对此深有体会:“基本药品基本上都是国产药,对于想用进口药的居民,我们就很难满足。”比如,肿瘤病人所需的一些药物,社区里并没有,这类患者的后期康复就难以落到实处。
记者了解到,5月1日起正式实施2012年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将药品种类从原来的307种扩增到了520种,其中化学药品和生物制品317种,中成药203种,增加了特殊人群适宜品种和剂型。
裕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任张永红对此充满期待,“希望目录的扩充能缓解社区用药的难题。”
□ 没有编制—— 招人不易留人难 “人才流动是双向选择。没有优质的人才,就很难做到首诊留社区。”张永红直言,限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展的最大瓶颈是缺人。现在,裕园社区卫生服务站有资质的家庭医生只有4名,却要服务15000多名居民,工作量可想而知。 据了解,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25人,分6个团队,覆盖18000多名居民,每个团队就要服务3000多人。“社区医疗机构要承担11大类公共卫生项目,42项服务。上班一天有时比干一天体力活还累”。苗红说,门诊医疗只是一方面,社区医生还要承担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疾病预防、上门随访、重点人群档案管理等,常常让他们忙得不可开交。
“刚招了人没多久,就有嫌苦嫌累不辞而别的。”张永红拿出一本记录给记者看,几乎每一年半到两年为一个周期,就会有10多名人员辞职跳槽,人员流动性太大了。
“留住人才,医疗队伍才能稳定,服务水平和本领才能提高。”苗红表示,目前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返聘了三位退休老医生。该中心上属机构市立四院规定,医生必须先在社区服务至少半年以上,才能晋升高级职称,以此来补充社区医疗力量。
在张永红看来,能尽快培养出一批能独当一面的年轻人和带头人,是当务之急。“没有编制是一个硬伤,编制多集中在公立医院,社区医护人员多为临时工或合同制,待遇相对较低,没有晋升空间,光靠提倡奉献已经无法留住人才。”一位社区卫生工作人员向记者坦言。
■ 记者手记 李红珍:扮演“唠叨女儿”的社区医生 5月18日上午,雨后的西苑小区恢复了往日的明媚。阳光初探,多了几分清新的味道。
西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几棵茂密的大树懒懒地站着。老人们拿着小马扎出来遛弯,聚在树下乘凉,谈起他们的子女,回忆曾经的青春,慈祥的笑纹反而为他们增添了岁月的魅力。
这些老人的背后,有一位年轻的守护者,她就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李红珍。
“妮儿,最近心里堵的很啊,俺来量量血压。”今年83岁的老大娘光林常常来找李红珍诉苦。对她而言,李红珍就是她的亲闺女。
“在小区里远远地看到白大褂,肯定就是李大夫他们来上门随访了。”他们的努力,居民都看在心里。
3000人的健康“担子”,重重地落在了李红珍肩上。“张大爷,您可别忘了吃药,平常饮食要清淡……”“刘大娘,明天我得去给您再测测血脂,可别再反复了……”每天,李红珍都要扮演一个“唠叨的女儿”。比对着老人们的健康档案记录,每完成一个电话回访,李红珍心里就像吃了颗“定心丸”,更踏实了。
这个看上去有些柔弱的女医生,工作起来总让人有些心疼。
“尝尝我做的水煎包!妮儿再忙也得吃饭啊……”光林大娘一大早就开始忙活,送来了4锅热腾腾的煎包慰劳社区里的医护人员,一些在这里输液的病人也笑称跟着沾了光。
“当病人来感谢的时候,顿时觉得做什么都值了。”李红珍望着树下聊天的老人们,嘴角扬起幸福的微笑。
当医患关系逐步沦为缺乏温度的字眼时,“我相信这些医生”是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浓浓的人情味,留住的不只是病人,更是人心。
□ 本报记者 单青
原标题:首诊留社区,要过几道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