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0日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经任务总指挥部研究决定,定于6月11日17时38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神舟十号载人飞船,飞行乘组由男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女航天员王亚平组成,聂海胜担任指令长。10日下午,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已开始加注推进剂。
神舟十号飞船将先后与
天宫一号进行自动
交会对接和手控交会对接。目前,天宫一号已完成
变轨调相和载人环境的恢复与建立等各项准备工作,静待与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和航天员的进驻。
将在轨飞行15天
武平介绍说,参加这次任务的各系统与神舟九号飞行任务状态基本一致。为进一步提高安全性、可靠性和适应本次飞行任务的具体要求,神舟十号飞船和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分别进行了部分技术状态更改。
武平表示,神舟十号将在轨飞行15天。飞船入轨后,将按照预定程序,先后与天宫一号进行1次自动交会对接和1次航天员手控交会对接。组合体飞行期间,航天员进驻天宫一号,并开展航天医学实验、技术试验及太空授课活动。完成组合体飞行后,飞船撤离并返回着陆场,天宫一号转至长期运营轨道。
目前,天宫一号运行在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上,状态稳定,设备工作正常,推进剂等消耗性资源充足,满足交会对接任务要求和航天员进驻条件。执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的各系统已完成综合演练,航天员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前各项准备已基本就绪。
三航天员分工明确
即将执行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聂海胜、张晓光和王亚平10日下午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举行的记者见面会上首度亮相,并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在这次任务中,48岁的聂海胜少将担任指令长,同时负责手控交会对接操作;47岁的张晓光担任指令长助手,负责配合指令长完成飞船驾驶、手控交会对接、飞船撤离等任务,并担任太空授课活动的摄像师;33岁的女航天员王亚平负责飞行器状态监视、空间实验、设备操控、乘组生活照料,并担任太空授课主讲人。
"与神六相比,这次任务飞行时间更长,试验项目更多,风险挑战更大,是一次全新的考验。我非常期待进入天宫一号那个时刻。"8年前曾乘坐神舟六号出征太空的聂海胜坦言,神六任务结束后,他就时刻准备着再次出征太空。"无论将军还是士兵,都因使命而光荣;只要祖国和人民需要,一声令下,我们都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
为飞天梦等待了15年、首次入选乘组的张晓光和记者们分享了他对于"梦想"的看法:"十几年的追梦历程,有过收获和喜悦,也遇到过困难和挫折,我深深感受到,人间万事出艰辛。"他说,时代为实现梦想提供了广阔舞台,但机会从来属于那些永不放弃的人;只有始终保持淡定的心态,持之以恒、脚踏实地,才能实现个人梦想。
王亚平说,即将在神十飞行中进行的太空授课是我国第一次太空科普教育活动,将通过天地互动的形式展示一些奇特的物理现象。她与大家相约在太空课堂见:"面对浩瀚的宇宙,我们都是学生。我也期待着能够与广大青少年朋友一起去感知、探索神奇而美妙的太空,获取知识和快乐。"
作息制度天地同步
张晓光介绍说,这次飞行将开展数十项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项目,实行天地同步作息制度。根据三名航天员的不同口味,专家们制订了个性化食谱。
对于即将开始的太空之旅,来自"80后"群体的王亚平充满期待。"在完成好科学试验任务和其他工作外,我还将带着一颗好奇的心去充分体验失重环境下的太空生活。我平时喜欢摄影、音乐、篮球,也很喜欢旅行,但由于工作原因,平时很少有机会外出。所以我非常期待这次太空之旅,会及时与大家分享我的所见、所感、所悟。"
见面会是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举行的。处于三级医学隔离状态的航天员坐在一面巨大的国旗下、隔着一道玻璃墙回答了媒体的提问。记者看到,3人精神饱满,状态良好。
11日下午,航天员将从这里出发前往发射场,踏上执行神十飞行任务的征程。
神舟十号飞船参数
高度:约9米
重量:约8吨
腰围:最大直径2.9米
组成:推进舱、返回舱和轨道舱。
飞行速度:约每秒7.9公里,每小时飞行2.8万公里,每90分钟绕地球一圈。
飞行时间:在轨飞行15天,其中12天与天宫一号组成组合体飞行。
任务阶段: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第一阶段,交会对接任务收官之战,载人飞船天地往返运输系统定型阶段。
神舟十号
"神十"已经两岁
与"神八""神九"是三胞胎
神舟十号发射前夕,中国航天科技集团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童旭东、长二F遥十火箭副总设计师张智、"神十"飞船副总设计师李卫、航天八院副总设计师庄越介绍了各自试验队的任务准备情况。
童旭东表示,"神十既是交会对接的尾声,也是载人航天应用的开端"。张智说,长征二F遥十火箭与遥九火箭的技术状态基本一致,试验队此次的任务主要是使操作更加熟练。李卫也坦言,"神十"与"神九"相比,在技术上并无突破,仅增加了一项制导功能,以便其在追吻"天宫一号"时,能够绕轨进行顺追和逆追。
作为新面孔的庄越,重点普及了航天八院的尖板眼——目前仅中、美、俄三国掌握的
对接机构技术,据他介绍,该对接机构仅传感器便有100多个,齿轮160多个,轴承400多个,坚固件700多个,各种零部件加起来达到3000多个。一位头次采访飞船发射的记者感慨道:"没想到来东风航天城上的第一节课就是航天知识普及。"
李卫介绍称,"‘神十’是2011年与 ‘神八’、‘神九’组批生产的,迄今已经‘两岁’了。"
从"三胞胎"诞生那天起,"神十"并未闲着。据介绍,自2011年夏天起,"神十"便开始进行整船测试,至"神九"发射,已达900多小时。接下来,"神十"又进行了600多小时的整船强化测试,直至今年3月底入住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卫星厂房。
李卫告诉记者,因为是同批出产,所以其不仅与"神八"、"神九"的"身高"、"长相"一模一样,而且体重、潜质也大同小异,所不同的是,"神八"升空时座椅上绑了两个假人,"神九"上了3位航天员,而"神十"在"神九"的基础上,增加了一项绕飞的制导功能。
天宫一号
天宫一号参数
全长:10.4米腰围:最大直径3.35米寿命:设计寿命两年组成:短粗圆柱体,有两舱,前后各有一个对接口。结构:两舱分别为实验舱和资源舱,实验舱由密封的前锥段、柱段和后锥段组成,用于支持与飞船实现交会对接。资源舱为轨道机动提供动力,为飞行提供能源。
天宫完成变轨
静待"神十"赴约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武平10日表示,天宫一号已完成变轨调相和载人环境的恢复与建立等各项准备工作,静待与神舟十号飞船的交会对接和航天员的进驻。
自2012年6月29日神舟九号飞船返回后,天宫一号即转入长期在轨运行。期间,天宫一号按计划完成了在轨维持、有害气体检测、设备巡检和定期状态评估等工作,开展了电解制氧试验、空间物理与环境探测和空间材料实验等,在国土资源普查、林业、海洋、城市环境监测等领域开展了对地遥感应用,获取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和成果。
武平介绍,天宫一号目前稳定运行在预定的交会对接轨道上,交会对接设备、环境控制功能正常,推进剂充足,消耗性资源满足后续任务要求,各项指标均满足航天员进驻条件和神舟十号飞行任务要求。
2011年9月天宫一号发射入轨以来,已在轨运行约620天,先后与神舟八号和九号飞船进行了4次交会对接。除了天宫一号外,中国还将发射天宫二号、天宫三号建立空间实验室。
【动态】
远望号测量船做好准备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所属的3艘远望号航天测控船,日前均已顺利抵达太平洋某预定海域,开始神舟十号飞船海上测控任务最后阶段演练,等待神舟十号发射。
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共派出远望三号、五号、六号3艘航天测控船执行此次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
6月为北半球热带气旋和温带气旋活跃期,遭遇复杂气象海况的可能性大。针对此次任务特点,各艘远望号测量船通过气象会商、加强复杂海况环境下气象预报等举措规避风险,确保测量船队安全抵达海域,圆满完成任务。
出航以来,远望号测量船已进行多次演练。作为陆海交接的第一棒,远望五号船将承担飞船入轨、变轨以及飞船与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等多个关键弧段的测控通信任务。
取消首次交会对接直播
神舟十号发射前夕,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通信总站学术厅召开神舟十号飞行任务中央新闻媒体采访团全体记者会,来自新华社、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的100多名记者到会。
1999年以来,国内越来越多的媒体对我国的航天事业表现出非同一般的关注,相关负责人在表示感谢的同时,希望媒体对载人航天的报道常态化,该负责人坦言,此次邀请赴东风航天城采访团记者人数的减少,就是对载人航天宣传常态化的具体措施。
除了减少采访团记者人数,"神十"发射还将减少直播场次、减少直播时间、减少专题报道、减少相关画面、减少访谈。据了解,"神九"发射时,央视进行了包括航天员乘组与中外记者见面、航天员出征、飞船发射、飞船与飞行器首次交会对接、航天员返回等在内的6场直播,且飞船发射直播提前30分钟开始。但此次"神十"飞行,将取消首次交会对接直播,而且飞船发射的直播最早只能提前5分钟开始。
发射场加强安保
6月9日,额济纳旗公安边防大队的干警和某边防连队的战士们在巡逻。
神舟十号飞天在即,发射场所在地的内蒙古阿拉善盟额济纳旗公安边防大队全力以赴做好外围安全保卫工作,确保"神十"顺利发射。
【回顾】
神舟太空之旅
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定于6月11日17时38分发射,三位航天员将再次踏上太空之旅。这是中国人第五次探访太空。从1992年起步,1999年发射第一艘神舟飞船,短短20余年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先后突破载人航天飞行、多人多天飞行、航天员太空行走、航天器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中国正在以令世界惊诧的"中国速度"飞向太空。
神舟一号
第一艘无人试验飞船
发射: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
返回:1999年11月21日3时41分
亮点:考核了飞船5项重要技术:舱段连接和分离、调姿和制动、升力控制、防热和回收着陆。
神舟二号
第一艘正样无人飞船
发射:2001年1月10日1时0分3秒
返回:2001年1月16日19时22分
亮点: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它的各项技术状态和载人飞船基本一致,发射完全是按照载人飞船的环境和条件进行的。
神舟三号
首次装载了模拟人
发射:2002年3月25日22时15分
返回:2002年4月1日4时51分
亮点:搭载了一个特殊乘客"模拟人",这套拟人载荷系统可以模拟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时的多种重要生理参数。还完善了回收过程安全着陆技术。
神舟四号
达到可以载人水平
发射:2002年12月30日0时40分
返回:2003年1月5日19时18分
亮点:神舟飞船在无人状态下最全面的一次飞行试验,还经受了零下29摄氏度低温的考验后成功发射,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五号
第一艘载人飞船
发射:2003年10月15日9时00分
返回: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
航天员:杨利伟(男)
亮点:首位中国航天员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苏/俄、美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神舟六号
第二艘载人飞船
发射:2005年10月12日9时00分
返回:2005年10月17日4时33分
航天员:费俊龙(男)聂海胜(男)
亮点:中国第二次载人航天飞行,也是中国第一次将两名航天员同时送上太空。以神舟六号任务的完成为标志,中国已经跨入了载人航天工程第二步计划。
神舟七号
航天员首次出舱活动
发射: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
返回:2008年9月28日17时37分
航天员:翟志刚(男)刘伯明(男)景海鹏(男)
亮点:翟志刚进入太空。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实现太空行走的国家。
神舟八号
与天宫一号首次交会对接
发射:2011年11月1日5时58分
返回:2011年11月17日19点32分
亮点:中国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第二步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关键。为中国2020年左右建立空间站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
神舟九号
首次载有女航天员的飞船
发射:2012年6月16日18时37分
返回:2012年6月29日10时
航天员:景海鹏(男 第二次飞天)刘旺(男)刘洋(女)
亮点:刘洋成为中国第一个飞向太空的女性。未来,随着载人交会对接的成功,中国将完全掌握载人航天三大关键性基础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