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十飞天路上山东人:酒泉各岗位都有山东专家(图)

2013-06-13 09:12   来源: 齐鲁晚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让数据说话是孟凡昌工作的目标。

  除了对火箭、飞船内部的状态、温度、气压、加电秩序等上千项参数进行遥测外,孟凡昌还需要对雷测站测量的实时数据进行分析和判读。

  研制调整实时数据处理软件、完善数据库、调整参数配置等全部准备工作做完,任务尚未执行,孟凡昌和同事已经体会到了任务的紧张强度。

  当火箭运抵发射中心的那一刻,孟凡昌的工作就已经开始,把飞船送入太空后,发射使命已经完成,但数据处理工作仍未结束。

  最难的工作在发射前,而最累的工作却在发射后。

  发射任务完成后,孟凡昌面临着5分钟内完成所有参数分析判读,并给出相关报告,在神十任务之前,事后数据处理时间为8个小时。

  从8个小时提前到5分钟内,这对孟凡昌和同事们来说,是个严峻挑战。一次任务结束,往往意味着下一次任务就要开始。

  埋头处理数据十多年,孟凡昌迄今仍是单身。

  较为封闭的戈壁滩环境和工作环境,让不少人都有和孟凡昌同样的情况。

  后勤保障人员: 不干技术也坚守神十岗位

  担任技术部参谋的山东莱阳人梁晓东的工作是让部门参试人员明白各时间段里的不同职责。

  看似简单,但梁晓东需要制定160多份调度方案。从总体流程到某项雷达方案,从部门人员到参试设备,哪个部门在什么时间该做什么任务、由谁执行、不同时间点需要操作哪种设备,都面面俱到。

  他的工作要精确到每一部设备和每一个人。

  山东德州人董效然是技术部党支部副书记,每次任务前,董效然都要严把用人关,将能胜任的技术员推上任务岗位。

  很多参试人员执行任务期间孩子无人照看,董效然又承担起照看这些孩子的任务,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却又成了需要照顾的人。

  戈壁滩里水难喝、树难长,但担任雷测站后勤处处长的沈孝彬却把后勤工作搞得红红火火。

  雷测站里建起温室大棚和养殖场,发射中心搞起了社会服务部,沈孝彬一人挑起重担,让全站实现自给。

  戈壁深处的雷测站成了全军最有名的菜篮子单位,沈孝彬说,他的愿望是让全站战士吃好饭。

  卫生队队长李亚楠入伍28年,给多少战士看过病都记不清了。

  虽然和在航天城的妻子距离35公里,但两个人见面的时间要么是一个月,要么是一星期。

  张良春是发射测试站勤务营的一名普通战士,入伍十年的他见了山东老乡显得有些激动。

  如今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里,有越来越多的山东籍年轻人,他们来这里追逐自己的航天梦想。

   [编辑: 林永丽]

相关阅读

神十 山东专家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