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女生沦为毒贩情妇 揭秘青岛重特大毒品案

2013-06-24 10:5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案例1

  一把火烧出“毒工厂”牵出市区制毒第一案


  去年春节后,城阳区一居民小区发生火灾,起火地点竟是一处冰毒制造工厂。是什么人如此大胆地在市区居民小区内制造冰毒?他在人来人往的小区内又是如何掩饰的呢?自那时开始,缉毒民警开始咬住这个案子不放。

  火灾现场发现制毒工具

  2012年春节过后,城阳区某居民小区发生一起火灾,救援人员灭火时发现,起火的房间内摆放着各类怪异的化学反应设备和化学物品。经警方鉴定,这些设备和物品,很有可能是制造毒品所需。该案当天即上报到市公安局禁毒支队,由支队的三大队负责侦办。这也是有史以来 ,岛城第一例直接在市区内利用化学原料合成毒品的案件。

  禁毒民警调查发现,租房人已经逃走,且租房时使用的身份也是假身份。但小区居民反映,起火房与对面的一处房屋为同一人所租。民警遂对另一处房屋进行了搜查,抓获一名男青年。经审查,这名男青年是四川人,他正是毒品制造窝点的“技师”。

  男青年称,请他来青岛的是青岛的一个“大哥”,他既不知道“大哥”的姓名,也不知道其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

  收网前夕嫌疑人跑了

  民警经过反复侦查,最终确定了嫌疑人李某。李某,男,青岛本市人 ,1974年出生,此前有过涉毒前科,反侦查能力特别强。

  警方调查发现,李某采用分步加工法,他每完成一个步骤,就转移一处地点。他的原料、反应地点、半成品储藏点、成品储藏点、交易地点均在不同地方,涉及多个区域,目的就是为了避免人赃俱获,给警方留下证据。

  警方在跟踪调查了三个多月后,摸清了以李某为中心的涉毒网络,该团伙共有8人 ,有人负责帮李某制毒,有人负责销售,李某妻子也是团伙成员。

  2012年5月份的一天,李某所制造的冰毒成品马上“出炉”,禁毒支队也准备对该团伙成员进行抓捕,但就在这时,引起了他们的高度警觉,李某等人随即销毁了证据,并纷纷躲藏起来。

  毒贩崂山山村租房制毒

  2012年8月份,李某从东北回到青岛,四处打探风声,并再次物色制毒人选和地点。在青岛待了几天他又去了东北,于当年10月份返青,在崂山一个山村里租下一套房子 ,将制毒仪器转移到该房内。李某每次进山,其妻子都不知道,禁毒民警很难跟踪守候,只得通过当地村民,逐渐摸清了李某的制毒窝点所在地。

  李某在山中不断调试仪器,但苦于没有原料,因此一直没有生产。没有证据就不能实施抓捕,民警只能等候时机。一段时间后,李某从山中搬了出来 。原来 ,他所租住的平房没有上下水 ,污水都是通过明沟排到屋外 ;由于制造冰毒时产生的废水有颜色且有刺鼻的气味,李某怕被村民发现,只得搬出。

  同一小区毒贩有“四窟”

  今年3月份,李某在崂山区某小区内租住了房屋。为了摸清该团伙的居住房间、毒品制造点、存放点,民警们开始了艰苦的调查跟踪工作。小区并不大 ,20多名民警乔装打扮想尽办法在小区内守候,常常是一蹲就是几个小时。

  民警侦查发现,该团伙主要嫌疑人共有6人 ,李某经常出入的房子共有两处,其中一处是他和他妻子 、马仔的居住地;另一套是其情妇的居住地。民警本以为制毒设备也会在两套房子内,但实际上李某在该小区内还租了两套房子,而这两套房子只有他自己知道,其中一处用于化学反应,位于居民楼的顶楼,另一处用于储藏原料和半成品。

  3月中旬,李某开始制毒,对警方来说,跟踪了一年多,收网抓捕的时机终于到了。

  历时一年终于一网打尽

  3月14日下午,李某独自一人进入15楼的租住房,开始在屋内制毒。禁毒支队三大队的民警们每人带一个组,每组盯着不同的嫌疑人 。民警们在李某屋外守了三个多小时,最终成功冲进屋内,缴获了50克冰毒成品,400余克原料和半成品。中心现场及李某被控制后,其他几个行动组也按预定方案实施抓捕,一举将李某的妻子 、情妇、马仔、下线等人抓获。

  据悉,李某只有小学文化 ,而制造毒品需要经过复杂的化学反应 。警方在审查中了解到,李某能学会制造冰毒,完全靠其“刻苦努力”:最初他从四川请来技师,他在一旁站着看,虽然不懂各种复杂的化学制剂是什么意思,但他记下每一步需要多长时间 、何时该加什么原料,又通过自己的摸索,最终制造出冰毒。在他的“带领”下,其妻子 、情妇也都吸毒。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