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医院的出现,让居民在家门口解决头疼脑热等小病成为了可能。青岛市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于上世纪90年代建成,2006年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文件,开始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投入,2009年医改时进一步推广,目前岛城市内共176家社区服务机构。社区医院成立的目的就是要做好守门人,发现患者后转到上级医院,上级医院确诊、拿出治疗方案后再回到社区,但现在很多患者还是习惯生病了就往大医院跑。是什么原因引发的?社区医院的出路在何方?本报即日起为您剖析。
由于报销
额度有限,去看病的时候医生要求明年再来拿药;签约社区医院后,每个月月末就不能用卡来结算了 ,只能等到下个月……去年4月份起 ,岛城开始施行社区门诊统筹,市民只要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签约,在一个医疗年度内累计1600元以内的部分,就可报销费用的60% ,使用基本药物可报销70%。不过报销的这部分并不是都由医保承担,一旦超出医保补助的话,社区医院就得自己掏钱,一些社区医院为了避免“贴钱”,只好想方设法来限额控费。
优势
门诊统筹后,看病可便宜60% 为了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近几年市里下发了不少政策。据介绍,去年4月份,岛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开始施行社区门诊统筹这一政策,根据规定,市民在签约门诊医院就诊,可报销费用的60%,使用基本药物可报销70%,每年最高限额为1600元。
“门诊统筹之后,看病能省下不少钱呢。”今年58岁的孙莉君是一位退休职工,她身体不太好,去年在朋友的劝说下办理了门诊统筹。“感觉花钱少了不少,以前都去大医院,人太多每次都得排队,看一次病怎么也得一二百元,现在在社区医院看病,吃点药打个针,才花20多块钱。”孙女士说,在社区医院看病后,可以直接报销,不像在大院都是要攒一年最后才能报销,非常方便。
记者了解到,不少市民觉得门诊统筹后,看病便宜了。现在社区医院接诊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了。“我们社区每天能接诊200名左右的患者。”市南区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称。
不足
社区医院有些药比外面还贵 虽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比以前看病便宜了,不过也有些不尽人意的地方。“我患有高血压,以前都是在市立医院看病,后来听说如果在社区医院签约看病,可以报销60%,我和媳妇就一起在这个社区医院签约了。”市民崔先生说。
然而,崔先生发现平时常吃的一种叫做“安内真”的药物,在外面只卖8.5元,而社区医院却卖到了12元,“卖8.5元已经是有利润的了,卖到12元涨了40% ,比如说你拿3盒药,是36元钱,报销下来患者要交十几元,但在外面不报销也就20多元,虽然老百姓得到了实惠,但是不是他们也抬高了价格获利?”
另外,崔先生告诉记者,有一次他患了胃肠炎,到附近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买药的时候,那里没有他买的那一种了,于是又去了另一家,发现价格比他之前买的贵了,后来他又去了几家社区医院,发现最贵的和最便宜的差还几块钱。
“不急用的药下月再来拿” “签约是个好事,但是签约后也有麻烦。”沈女士说,由于报销有一定的额度限制,她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曾经遇到这样的事:明明是今年生的病 ,医生却要求她明年再来拿药。“当时是12月份,我开了一次药共4盒,医生就劝我说将另外两盒药品放到下年1月份开。”沈女士说,当时她觉得很奇怪,医生解释说是因为报销的钱已经到限额了,反正这些药不是着急用,不如放到明年的报销额度里。
“我也没有算这一年我花销了多少,不过我觉得我花的钱应该没有达到1600元。”沈女士说,后来她跟几名签约的市民说起这事,他们说可能是医院的报销额度用完了,所以才建议她明年再拿药。
“我曾经听过有的社区医院不是按照年来分配额度,而是按照月份来分配,要是这个月超了,医院就不让买了,这太不合理了,我一年就得一次病,还不让我治疗彻底了,留下的份额要给谁用?”沈女士说。
每月有限额,超出不给报销 记者调查了解到,参与门诊统筹的医院当中,设施条件好的医院的名额早已报满,一些没有来得及报的居民只能退而求其次,市民王女士的母亲就是其中一位,她因为没能报上离家近的珠海路街道健联社区卫生服务站,只好去离家比较近的另外一家社区医院报了名。
王女士母亲现在参加的门诊统筹医院每个月设置了额度,参加门诊统筹的居民每人每月只有一个报销的额度,俗称一个名额,如果这个月不去看病,这个名额就作废,不能累计到下个月。但如果生病了,不管去看几次病花多少钱,一个月也只有一个名额。前几天天热,王女士母亲吹空调得了面瘫,最近一直在诊所治疗。“我妈上个月没有去看病,名额就等于浪费掉了。但现在她要治面瘫,去治几次也只能报销本月限额内的,挺不划算的。”王女士说。
不同的社区医院情况也不一样,崔先生就诊的时候发现了一个问题:每个月的28日、29日,就不能用医保卡来结算了,“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他们光说现在系统结算,让我们下个月再来看病。”
社区医院担心贴钱,想方设法限额 门诊统筹对市民来说是件好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听说过,有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有的怕用超了报销额度,会每个月设置定额。”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说,签约职工在本人定点社区发生符合统筹支付范围的普通门诊医疗费,在一个医疗年度内累计1600元以内的部分,由门诊统筹金支付60%,其中使用基本药物的报销比例为70%,不过报销的这部分并不是全部由医保支付,现在社保对于门诊统筹方面的政策是,退休职工每人每年420元,在职职工每人每年260元,这中间的差额由社区医院来承担。
“按照报销 70%来算,每人一年可以报销 1120元,而退休职工社保每年只补助420元,中间还有700块钱差额呢,在职职工每人每年只补助260元,差额会更大。”这位负责人称,因为这些差额财政没有补贴,只能自己掏,所以有些社区医院就会想尽办法控制报销额度。
多数人病了才签约,支出难免超额 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签约的太少了,现在都是有病了才签约,从他们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来看,签协议的都是有疾病的,都是需要长时间花钱治疗的,这样难免会超出额度。据介绍,只要市民签约了,就可以享受补助,但是有些市民不生病,不需要报销的部分就可以省下来补贴给有需要的人,可是从目前签约的情况看,签约的全是需要治疗的,所以就出现了这种局面。
记者调查时发现,确实是有些年轻人对门诊统筹一事不了解。上班族梅女士说,自己只是隐约听说过这个政策,觉得挺好的,但不知道具体细则也不知道怎么办,社区医院也不太宣传,生病了还是去药店或医院。
除了对政策不了解外,年轻人不办理签约是“嫌麻烦”。“我知道这个政策,但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能拿的药都是基本药物,我想要的不一定有,我家就是我公公婆婆办了,我还是习惯在药店买药。”“这是一个好政策,我们也希望能真正让老百姓享受到实惠。”岛城一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称,他们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政策参与进来了。
未成年人能否签约享受报销优惠 王女士的儿子今年4岁,体质并不好。经常生病,可是愁坏了一家人。“我和他爸爸都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办理了签约,但是我们去的并不多,偶尔买一两次药花的钱很少,确实很方便,但是儿子就不能享受这一政策了。”
今年5月,王女士的儿子因为感冒不得不去打了两天针,买了点药,就花了800多块钱,主要是花在各种检查上。“其实就是受凉感冒了,不必验血查彩超什么的,但是医生本着对患者负责的态度,一定要等检查结果都出来才能下结论。”王女士说。
“孩子所在的幼儿园距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非常近,但是有一次,全班都染上了嗓子里长小泡泡的病,全班停课,家长全部领着去医院看病了,我对象排了整整一上午的队,才把各种检查、交费环节走完。”王女士说,自己对门诊统筹政策一直持有很高的评价,希望能更加完善,“最好让孩子也能参与进来,享受到报销优惠。”
文/
图/记者 韦丽丽郭玉华 实习生 杨玉梅 记者 王滨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