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文兴:发展蓝色莫忘环境

2013-09-06 13:5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王文兴



  “山东半岛在海域面积、海洋产业、海洋科技方面有突出优势,这为大力发展蓝色经济提供了优厚的条件。”中国工程院院士、山东大学环境研究院院长王文兴说,由于山东半岛工业密集、煤炭等污染型能源比重大、降雨量少 、水资源短缺 、土壤盐渍化 、海岸带过度开发、生态足迹超载等原因,该地区的环境生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在蓝色经济区建设过程中重视环境保护,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力度,切实实现区域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全力推进清洁能源应用

  “大气污染具有流动性强、污染范围广的特点,因此大气环境污染成为当前人们最为关注的环境问题之一。”王文兴说,山东半岛的支柱产业主要为电力、钢铁、建材 、化工 、焦化 、冶金、平板玻璃等重工业,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等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大、排放强度高。尽管“十五”与“十一五”期间山东强化燃煤脱硫工程建设、淘汰落后产能,但由于受产业结构、排放源分布、地形、气象等多种因素影响,大气污染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针对山东半岛面临严峻的大气污染问题,王文兴认为,应从长远考虑,在蓝色经济区全力推进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充分利用海岸带的优势,大力开发太阳能、潮汐能等清洁能源;尽可能地用天然气、核能等相对清洁的能源替代现有的煤炭与石油等污染型能源,积极推进天然气在交通运输、供暖等行业的全面使用;同时严格控制污染工业的新建与扩建,促使该地区现有的重工业向高技术、低污染产业转变,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绿色工业园等环境友好型技术,减少空气污染物的排放,改善蓝色经济区的区域空气质量。

  开辟水源,加强节水治水

  “山东半岛淡水资源短缺,年均降水量在600mm左右,且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尽管近年来山东半岛地表水水质有明显好转,但小清河中下游流域的水质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污染,这些水环境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山东半岛和蓝色经济区的经济发展。”王文兴认为,蓝色经济区应充分发掘当地的水资源潜力,兴建雨水资源化、跨流域调水、污水处理回用、海水淡化等工程;积极推进滴灌等先进节水灌溉技术,加快电力、化工、造纸、冶金 、防治、机械和食品等耗水行业的节水技术改造;同时保护好现有的水资源,加强地表水污染防治工作。

  王文兴还说,应从源头上控制“三废”污染物的排放,对重点工业实行全程清洁生产、物质循环利用和污染物的达标排放;同时应用高效、廉价的植物修复技术与微生物修复技术,加快典型区域污染土壤的修复。

  加强近海环境保护

  山东半岛的近海环境质量与蓝色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会直接影响海洋科技的应用与海洋产业的发展前景。王文兴说,因大规模围填海工程建设、油气田开采与输送、工业废水及生活污水的超标排放,莱州湾的海水已受到污染,局部海域沉积物重金属超标,滨海湿地环境受损,生物多样性下降,赤潮频发,严重影响蓝色经济区海水产养殖与滨海旅游业的发展。针对上述近海环境问题,应严格控制陆源污染物的排放总量,消减重点污染源、重要污染物的入海量,加大沿海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力度;大力发展环境友好的生态养殖,严格控制船舶及油气开采平台油类污染物的泄露;同时加强近海环境保护的监督与管理,对所有新建和扩建的海洋工程项目实行严格的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

  提升区域生态环境承载力

  近些年来,尽管山东半岛的人均生态承载力有所提升,但随着生产、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产生了更高的生态足迹,导致生态赤字逐年增加,这已成为阻碍山东半岛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瓶颈之一。王文兴说,因此,需要通过生态建设、生态恢复工程,调整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布局结构,发展循环经济、知识经济等方式,逐步改善环境资源质量,提升区域环境承载力。

  加强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的环境保护,关键是要严格落实各项政策法规、完善监督管理机制。不仅要从严管理新建与扩建项目、控制新的“三废”排放,而且还要有效整治现有的排放源、解决已有的环境生态问题,从而为引进高端人才与高新技术、发展创新型海洋产业提供良好的生活与生产环境,促进蓝色经济区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记者 娄花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张珍珍]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