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余明辉 尽管“奶粉国家队”的说法被工业和信息化部否认,但扶持“乳粉企业兼并重组”的名单,却已接近完成。日前,从消息人士处获悉,首批将获得国家扶持的企业名单已经出炉,伊利、蒙牛、飞鹤、完达山和高原之宝有望入围。它们有望获得中央财政专项基金、国家开发银行政策性贷款、省级财政配套资金、兼并企业实施税收优惠等一揽子扶持政策。业内测算,全行业扶持资金的额度将超过300亿元人民币。(9月21日《中国经营报》) 对于一直缺少高端奶粉品牌的国内来说,适时推出这一战略举措,无论对国内奶粉产业、具体奶粉企业还是消费者,都是一个利好。近些年来,洋奶粉占据了国内奶粉市场的半壁江山,而且话语权和份额有扩大之势。国产奶粉与“洋奶粉”在市场竞争中,为什么节节败退,或者说失去品牌吸引力呢?
首先,莫过于奶粉安全问题。消费者选购奶粉,第一要考虑的就是质量安全问题。但自三鹿奶粉事件爆发以来,每一次与奶粉相关的质量安全事件,都是对国人信心的一次打击。国产奶粉败在洋奶粉脚下,企业质量把关不严、检测手段落后,缺乏与国际接轨的乳粉质量安全标准,以及相关主管部门的监督不严、执法不力,都难辞其咎。
第二,国内很多乳粉品牌在没有巩固自身根据地的情况下,盲目扩大战线和涉及领域。很多奶企,不但生产品牌奶粉,同时还生产液态奶。战线长 、不专业,降低了相关奶粉品牌竞争力。
第三,产品组合深度不够,未能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跨国品牌的产品体系设计是它们垄断市场的关键所在,它们往往以高端产品为龙头,然后再向下对中低档市场进行细分,细密地兼顾市场各个层面,在消费者面前树立一个强有力的整体品牌形象。而国产品牌的婴幼儿奶粉处于低端,缺乏拉动品牌的高端产品,在一系列的宣传中不注重品牌的延续性和统一性,诉求主题多变,很难在消费者面前树立起准确一致的品牌形象。
此外,国产奶粉企业销售形式单一,行业间的恶性竞争乃至相互中伤,也大大降低了国产奶粉的在消费者心目中的信誉度,消费量自然也就很难提升。
由此可见,要想让一个国产品牌奶粉成为一个让国内消费者普遍信任,乃至在国际上都“响当当”的品牌,是一个包括质量标准制定、把关、监督,经营理念和手段,以及营销模式、市场氛围建立,乃至企业文化等在内的系统工程。此次国家有关方面推出一些国产高端奶粉品牌,并给予资金等扶持,固然可贵。但推出这些民族品牌,更重要的是,相关企业、行业协会、政府部门、科研院所等各有关方面要齐抓共管,形成合力。这是智慧和责任,更是信心和义务。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
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