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上大学只带100元生活费 1副双拐夫妻共用

2013-09-24 10:52   来源: 半岛网-城市信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9月18日,城市信报联合市慈善总会开通救助热线80889419。救助热线开通之后,记者接到市民张敬欣的求助电话。据张敬欣介绍,自己于橡胶厂下岗后,一直靠打零工维持生活,1998年一场车祸给她造成脑震荡,肇事司机逃逸。后来她又查出脂肪瘤、胃溃疡等多种疾病。祸不单行,2011年张敬欣再次发生意外,从2楼摔下,落下残疾。丈夫也在几年前因意外导致腰部骨节错位、左腿肌肉萎缩。夫妻俩都无法外出工作,如今女儿刚刚上大学,一年6000多元的开支让家里压力很大。

  A 车祸夺走了她的正常生活

  9月23日,记者来到了张敬欣女士的家中,小区一楼的房子里,光线很弱,屋里除了一些简单的家具外没有其他摆设,空空的客厅潮湿印染了半米高的墙。卧室里,一张生锈的铁床映入眼帘,消瘦的张敬欣依靠在床边,脸色蜡黄,旁边放着双拐。看到记者来,张敬欣挣扎地坐了起来。“政府给了我们这个房子,我们没钱装修,就一直这样凑合着住了。”张敬欣说,家里的家具大都是邻居们给的。

  车祸引起的脑震荡、从2楼摔下右腿骨折……,都让张敬欣给赶上了。张敬欣原先是橡胶工厂的工人,工厂倒闭后她也下了岗,只能在外面打零工。1998年的一个下午,34岁的张敬欣走在打零工的路上,被一辆大货车刮倒,被送到医院时满脸鲜血。大货车司机逃逸,张敬欣只能自己承担医药费。送到医院后,医生给她缝了18针,现在虽然一半的疤痕被头发遮盖,但额头上的伤疤还是清晰可见。在医院,医生诊断为脑震荡,而且会出现部分失忆,丈夫温延洪说:“车祸后,她的性情大变,以前办事不急不慢的一个人,现在特别容易急躁,现在很多事她记不清,只能记住那些印象深的事。”

  车祸带来的后遗症一直缠绕着她,谁知又得了脂肪瘤。2009年冬天,腹部疼了好几个月的张敬欣终于忍不住,被丈夫送到了医院,结果诊断为脂肪瘤,医生告诉她说一种是保守治疗,一直用药维持着,另一种是进行手术,但都必须承担风险。张敬欣说:“我没有那么多钱做手术。”从医院里开了点药后,她和丈夫就回了家。这几年张敬欣一直听信偏方治疗。“两年前,我吃偏方吃得脸都肿了,出门把邻居都吓了一跳。现在我的两个眼皮上起了两个大的脂肪瘤。”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2011年春节期间,张敬欣应邀到朋友家玩,因为生病之后身体比较虚弱,在阳台上玩耍时,不小心从二楼的阳台上坠下,右腿三处骨折,在医院里躺了半个多月。

  B 一副双拐夫妻俩一起用

  张敬欣的丈夫温延洪1995年在搬家公司当司机时帮客户搬家,一个人扛着大箱子上下楼时闪了一下,当时他没注意,顶着腰疼干了一周的活,后来实在疼得不行,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骨节严重错位,现在只能靠背带固定。厄运没有停止,近几年温延洪的左腿肌肉已经开始萎缩,由于右腿长时间的受力,右脚上多出一个骨节来,平时只能穿拖鞋、布鞋。

  2002年张敬欣所住房屋拆迁,一家三口拿着拆迁费搬了出来。为了留钱看病,一家人一直靠租房子生活。2006年,政府免费给了他们一套经济适用房。一家三口无钱装修,直接住进了毛坯房,由于房屋没有干透特别潮湿,温延洪的腰疼病发作了,躺在床上好几个月。

  现在一家三口的经济来源就是张敬欣每月1550元的退休金,再加上残联每半年会给两个人两千元左右的帮助费。“过节的时候街道办也会给我们送点米面。我们本想申请低保,因一家人的平均收入超过申请标准36元。所以一直无法申请。”张敬欣说。

  “2011年从楼上摔下来我腿上一直打着钢板,今年6月份才拆去,手术费6000多元,正好赶上初中同学聚会,同学听说我的情况后,给我凑齐了手术费。”张敬欣说道,“现在我每个月光吃药就得四五百元,再加上我丈夫的医药费,家里真的负担不了,现在身体不舒服我都不敢去医院,我们没有钱再付医药费了。我检查出脂肪瘤四年了,只有疼得厉害的时候,才到医院去看看,但为了省钱,我也不挂号。每次去中心医院,都在内科那转悠,我看哪个医生不忙,我就上前跟医生说说我的情况,让医生给看看,现在那的医生基本上都认识我了,每次医生都说脂肪瘤长大了一些,但我根本没钱系统治疗。”

  C 为省住宿费,女儿每天坐两小时公交上学

  张敬欣的女儿红红(化名)18岁,今年刚上大学。张敬欣说,家庭被疾病和穷困包围,红红慢慢开始变得不愿和人交流、自卑。“有一次我看她蒙着被子睡觉,我就让她把头露出来,她就是不愿意。第二天早上我才发现枕套上有哭过的痕迹。”张女士用手抹了抹耳边的头发,看了一眼丈夫。温先生连连摇头,“唉,你说生在这样的家庭,她肯定抬不起头来。”温先生重重的叹息声让张女士感到深深的自责,她说是自己拖累了整个家庭。

  红红很懂事,父母的状况不断,她学会了照顾自己,学会了自立。“这次上大学从考试到报学校都是她自己弄的。”张女士说,红红自己能做到的事都会尽量不麻烦他们。张女士告诉记者,红红就在青岛本地上大学,为了节省一千多元的住宿费,她选择了走读,每天家里学校两头跑。家住市北区,每天要坐两个小时的车到崂山区的某高校上课,然后晚上再坐车回家。张敬欣说:“其实我女儿的身体一直不太好,为了增强体质,她上小学时,我让她跟着一个教武术的老师锻炼,结果孩子不小心,把腰给闪了,疼的时候也需要贴膏药。刚开学不久,做了一段时间的公交车,她的腰疼病又犯了。”张敬欣说自己实在不忍心红红受罪,想让孩子申请在学校住宿。

  记者了解到,开学两周多,红红只要了一百元的生活费,张敬欣哭着说:“上大学她连个手机都没有,她爷爷看到孩子没有手机,就把她大爷用旧的手机给了她,我们真是很对不住孩子,要是她不生在我们家就好了。”

  这么多年来,在残联、街道办的帮助下,这个家庭一直挺了下来,温延洪说:“因为我们怕给女儿丢脸,所以一直不想让别人知道我们的事情,但女儿上学的费用和每月的医药费让我们这个家庭的压力真的很大,前几天,女儿拿回一份《城市信报》,说上面有救助的,我才鼓起勇气打了电话。”张女士担心地说:“我不知道我们这个家庭还能撑多久,孩子每年6000元的学费实在压得我们喘不动气。”

  本报将开通爱心救助热线,如果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可以拨打信报救助热线80889419或者拨打张女士电话13854259101。 文/图 见习记者 丁霞 聂鹏

(来源:半岛网-城市信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上大学 生活费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