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度下岗工人张永兵成平度"航模航拍第一人"

2013-10-24 16:24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张永兵向记者介绍他组装的航模。



  

(从上至下)①鼎峰大厦 ,新平度新风貌。 ②美丽的大泽山风光,远处中间的山为天柱山。 ③美丽的平度一中,学子梦想腾飞的圣殿。张永兵供图



  一次偶然的机会,记者认识了下岗工人张永兵。而也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这位对航模着迷的骨灰级发烧友,意识到了航模航拍的巨大利用价值,从此这位下岗工人就成为了平度航模航拍第一人,为平度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弥足珍贵的历史记忆和瞬间。现在张永兵手中存的航模航拍图片已经有近500G,记录了平度目前的现状,为的就是和未来的平度新城对比,展现平度的大变革。

  “对技术的渴求是我‘发烧’的根本原因”

  “2001年当时我从平度市化肥厂下岗以后,从小就喜欢航模的我在那一年办了个小型的航模展。”10月22日下午,在青岛路 129号一处非常简陋的房间里,记者见到了47岁的下岗工人张永兵,与他的对话是从他喜欢航模的原因说起。2001年下岗前,他是平度市化肥厂一位技术非常娴熟的电焊工,下岗后他张罗着准备去新加坡,在河北打过两年工,做了两年信息中介跑运输……虽然这期间他从事过很多不同的工种,却一直没有放弃对研究航模的兴趣。“我从小就对飞机感兴趣,小时候经常折纸飞机来满足自己的梦想,对飞机是怎么飞上天的一直很好奇。”在那间又小又简陋的房间里,各种组装的航模印证了张永兵的说法,而这些他用来航拍的航模全是他自己一个一个零件拼装起来的。“对技术的渴求是我自己对航模航拍‘发烧’的根本原因。”在张永兵看来,他能把一堆微小的部件通过自己的拼装和遥控操作飞上天,并且能和那些技术高超的模友交流切磋,是一件非常有成就感的事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意识到了航模航拍的巨大利用价值。”张永兵回忆,2008年汶川地震过后,中央电视台很快播出了由航模航拍的震区画面,他突然意识到航模航拍可以作为地震、火灾、爆炸等重大灾难降临时,在政府救援直升机没来得及到位的情况下,及时有效地提供信息记录,并把现场画面及时提供给政府应急处理部门,为他们提供救援的信息支撑,而且航模拍摄成本和动用飞机来航拍相比要小很多,而机动性却很强。对于平度而言,他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可以对城市旧貌、村庄旧貌进行珍贵的影像记录,也可以在古今的对比中,展现崛起中的平度新貌。

  为航模航拍已经投入16万多元

  在平度摄影圈内,张永兵小有名气,被公认为是平度航模航拍第一人,他曾经一度想组建个航模航拍小团队,但最终却放弃了这个想法。“这是个技术活儿 ,我是凭借着自己强烈的兴趣钻研了十几年才有现今的水平,耗费的成本特别高,短期内还没有什么效益。”从2012年年底开始着手准备航模航拍,张永兵说自己为了完善航模航拍技术,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已经投入了16万多元 ,而他作为一名下岗工人,一直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这笔投入可谓不菲。

  “航模需要不断更新零件和设备,照相机也已经更换了四台。”张永兵介绍,为了省钱,他一开始用200多元一台的那种最低端的行车记录仪去航拍,但是效果根本不好,就更换了4000 多元一台的GoPro Hero3(美国的一种运动式相机),现在花1万多元配备了一台索尼N7以及一个超广角镜头。“我的GoPro Hero3现在已经是第三个了。”张永兵介绍,除了在硬件上不断购置装备外,今年他还去了一趟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习航模技术,向该校一位教授请教“矢量变频技术”,而这一趟他就花费了6000多元。现在张永兵手中存的航模航拍图片已经有近500G,记录了平度目前的现状,为的就是和未来的平度新城对比,展现平度的大变革。

  “爸爸有梦想就应该去实现”

  一个没有稳定收入的下岗职工,不到一年却花费16万多元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上,那么他的家人对此是什么态度呢?“刚开始我投入那么多去搞航模航拍的时候,妻子肯定不是那么支持的,因为家里毕竟还是需要各种花销的。”张永兵介绍,他刚开始的时候,妻子和他一样不怎么看好航模航拍能够带来什么效益,后来在他的坚持下,他的航模航拍也带来了一些收入,妻子也慢慢转变了态度。“她对我的要求就是可以去做,但要尽快实现效益。”“爸爸有梦想就应该去实现。”如今在四川外国语大学上大二的儿子对航模航拍本身不怎么感兴趣,但对父亲还是表示支持。

  “我如今的梦想就是完成《老家》作品的系列拍摄,因为如果没有旧貌作参照,未来的变化很难书写。”谈到今后的计划,张永兵表示,历史总需要有人去记录,这是一种时光文化,虽然短期内见不到什么价值和效益,但这些照片的价值会在历史的演进中得到体现,他计划用两年的时间去完成平度1800多个村庄的航模航拍。张永兵是一个感性的人,他这样描述自己的作品《老家》:当旧的村庄消失,新的大楼拔地而起,新居室的墙壁上挂着自己曾经的老家,也是一段岁月的回忆,一种时光的文化。“心动模型,时光文化,记录变革,大美平度”,正如他qq上的签名一样,张永兵将他那插上翅膀的照相机,去记录平度这座城市历史进程中的点滴变化。

  文/图  记者 邬明洋(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孙瑶瑶]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下岗工人 航拍 平度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