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7年起,胶州少海新城的南湖和北湖就深受水面
蓝藻的困扰。今年3月,少海发展管理处在复旦大学环保专家的指导下,向湖内投放了30多万尾
鲢鱼,专吃水面蓝藻。昨日上午,记者从管理处获悉,这些鲢鱼“清洁”初见成效,近万亩的两湖水面难见蓝藻踪影。 记者 刘泽源
现状 南北两湖水面洁净 据了解,少海南湖和北湖原为胶州市东部滞洪区工程项目建设区域,现有水面面积约6.28平方公里。之前由于生活污水排放较多,南北两湖水面富营养化。每年5月到11月,水面蓝藻泛滥,严重影响了两湖水质和生态平衡。昨日上午,记者来到少海探访,这里已经建成了少海湿地公园。近万亩的湖面上碧波千里,几艘小船在湖面上游弋,往年大量存在的蓝藻今年却没了踪影。前来游玩的胶州市民林合佳说:“去年还不是这个样呢,今年真是大变样,湖面漂亮多了。 ”
举措 投入鲢鱼“吃”蓝藻 少海发展管理处的工作人员介绍,少海南湖和北湖出现的蓝藻,不仅影响周围景观,气味也很难闻,几百米外都能闻到臭味。
今年3月,管理处通过招标购入40万斤鲢鱼,分批次投入南湖和北湖,鲢鱼经过几个月成长,逐渐吃光了湖面的蓝藻。鱼类“清洁”方法初见成效。负责蓝藻清理的复旦大学生物多样性与生态工程实验室屈教授介绍,通过投放鱼类来净化水质的方法并非首次使用,国内不少地方都在用,可成功的很少,这主要跟投放鱼苗种类、数量和方法有关。 “这次投放的鲢鱼一共有两种类型,一种是半斤多重的,一种是一斤多重的,根据蓝藻数量多少投放在不同区域。每条鲢鱼每年平均能长3至4公斤,而其每长一公斤,需要吞食蓝藻40-50公斤,一条鲢鱼一年大约能吞食蓝藻150公斤。 ”
揭秘 蓝藻刚萌芽就被吃 据介绍,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如今南湖和北湖里的鲢鱼已经长大,为了保持平衡,相关部门会捞出部分鲢鱼投入市场,不过现在也有不少人到湖边偷鱼,“湖泊面积太大,偷鱼的经常晚上过来,我们已经增加人手巡查了。 ”
吃了蓝藻的鲢鱼是否安全?对此,屈教授称,少海的鲢鱼投放很早,3月份就开始投放,比蓝藻产生的时间早很多。在蓝藻生长的萌芽阶段,鲢鱼就会把它们都吃干净,所以这些鲢鱼摄入蓝藻的总量并不多,不用为此担心。
[编辑: 林永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