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
海伦市是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和著名的“大豆之乡”。近几年,这个市一边四处“哭穷”申请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一边变相投资近亿元兴建政府大楼,继去年成功戴上“贫困帽子”,今年又搬进竣工不久的“豪华衙门”。这种“穷”“奢”通吃、自相矛盾的做法,不仅造成不良社会观感,也引起当地干部群众质疑。
贫困帽子“请”来就不想摘 海伦市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地区,是一个拥有80多万人口的传统农业大县。“十一五”末,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6695元,年均增速高达19.5%。但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救助和政策倾斜,这个县级市的领导班子决定,宁要“里子”不要“面子”,开始把眼光瞄准国家级“贫困帽子”。
2010年 11月,海伦市正式申请上报省定
贫困县。据该报告数据显示,全市农村贫困人口近17万人,年人均纯收入不足1300元,70%的农户靠借款维持生产生活,扣除人员工资和上划,全市财政收入亏空高达3.5亿元。
2012年初,黑龙江省政府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正式公布,海伦市“新晋”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列,一举戴上了“贫困帽子”。一些深谙此道的地方干部窃喜之余,心悦诚服地将主导“申贫”的领导捧为“功臣”,视这顶“贫困帽子”为一项特殊政绩而津津乐道。
如此“请”来的贫困帽子,哪儿舍得轻易摘掉?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当地一些干部之所以热衷于“贫困帽子”,不仅是图意地方财政上日子好过,可以有财力搞产业项目,更多考虑的还是个人收入、福利待遇的改善,而非数以万计的撑起这顶帽子的贫困人口。
记者查阅了海伦市最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未发现任何有关摘掉“贫困帽子”的工作目标或时间表。
“换”来豪华大楼成烫手山芋 与海伦市贫困帽子极不相称的,是今年正式投入使用的政府办公大楼。
这个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群,由一栋13层主楼和东西两栋5层楼组成,共有办公用房820间,仅会议室就有40多个。
2010年 ,海伦市领导班子决定,将市中心占地近3万平方米的政府办公楼,评估9600万元卖给一家辽宁企业,由该企业以海西新区写字楼名义,在新址为政府建新办公大楼进行置换。
出人意料的是,机关干部们陆续搬进新办公大楼后,不仅未按惯例庆贺乔迁之喜,反倒格外纠结起来。一位干部告诉记者,虽然办公条件宽敞干净,可心里感觉不踏实,特别是对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更担心群众背后指指点点,但旧楼又早已扒了,现在进退两难。
帽子戏法:年年扶贫年年贫 近年来,我国各地豪华办公楼竞相崛起,屡禁难止。但既戴“贫困帽子”又住“豪华衙门”的海伦市政府官员,众目睽睽之下所鲜见的尴尬和担忧,无疑折射出群众路线教育活动的正本清源效应,具有一定的标本意义。
在东风镇富强村村口,两个整地回来的农民向记者抱怨,今年涝灾不小,收成减少三分之一还多,年久失修的水利设施根本不起作用,“有钱盖大楼,没钱修水利,农民不致富,县里咋脱贫呀”。
海伦市扶贫办副主任安晓明认为,“贫困帽子”给贫困农民带来最直接的好处,是对产业项目和公益项目的专项资金扶持。有的贫困村有10多公里道路不通,按每公里40万元成本计算,仅此一项就得400多万元,而市里规划的贫困村专项扶贫资金,最多才120万元,还得分两年支付。如果仅靠专项扶贫资金项目脱困,显然还是杯水车薪。至于“贫困帽子”所带来的巨额财政转移支付的使用情况,这位主管全市扶贫工作的官员表示并不知情。
据记者调查,当前一些贫困县的大量财政转移支付资金,并未直接用于提高贫困群众的生活条件或基本公共服务,多用于提高GDP指标的经济产业项目。加之由于舍不得贫困帽子后面的利益,部分贫困县主动陷入“年年扶贫年年贫”的怪圈。据新华社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江海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