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王坤) 2013年8月29日,位于
莱西店埠镇的青岛东庄头国际
农产品交易中心签约落户。作为青岛市2013年重点工程之一的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现在进展如何?近日,记者到店埠探访了解到,目前,工程施工建设逐步展开,给排水系统、一期绿化造型和交易大厅基座已基本完工,预计2014年10月份一期交易大厅可以启用。
在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的南侧,记者看到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已动工建设。记者从项目方了解到,目前项目综合规划方案通过了青岛市政府批准,第一批建设用地指标500亩通过了审批。施工建设逐步展开,给排水系统、一期绿化造型和交易大厅基座已基本完工,预计2014年10月份一期交易大厅可以启用。
由于建设用地土地指标限制,项目方对一期获得批准的270亩建设方案做局部调整,分三步集中建设交易中心、精品中心、展览中心,检测中心、电子交易平台、服务配套设施和高低温冷库,总投资7亿元,建筑面积18万平方米。
据了解,青岛东庄头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项目是2013年青岛市政府10个重点项目之一,是市政府主要领导重点关注的民生项目。项目建成后,能拉动莱西、平度以及胶东半岛500万亩土地增效,带动周边400万农民就业、增收,成为大型涵盖果蔬、水产、农资、小商品交易,农业观光、产品深加工、农产品国际会展、农业技术研究与合作、国际贸易、仓储与冷链物流等一体化的国际化农产品交易中心。
小寒时节,天寒地冻,但是在莱西农村,“大棚经济”却格外火热。连日来,记者在店埠东庄头等地采访发现,冬暖式蔬菜大棚鳞次栉比,大棚内的大头菜等蔬菜也长势正旺 。蔬菜种植户于永框高兴地告诉记者:“今年蔬菜长势不错,一个棚挣个两三万元没问题。”当地居民告诉记者,现在靠大棚种植蔬菜,不仅菜农富裕了,蔬菜经纪人和蔬菜商贩也受益不少。
■菜农种大棚年收入两三万
“以前靠传统农业,日子过得总是紧巴巴的。自从经营了蔬菜大棚,除去购买肥料、种子等费用,一年收入2万多元,日子过得比以前好多了。”1月3日,店埠镇东庄头村民于永框高兴地说。在当地,像于永框这样的菜农还有很多,他们都从种植大棚走上了致富路。
东庄头村的于永框现在家里有一个大棚,主要种植大头菜、西红柿等蔬菜。于永框告诉记者,现在靠种植蔬菜,他一年的纯收入就能达到2.5万元,这比他以前单纯种庄稼的收入高出了不少。于永框告诉记者,现在种植大棚的人比较多,别的地方的菜农会担心种菜有风险,他基本不用担心,因为在他们村里就有一个大的蔬菜交易市场。“每天过来收菜的人有很多,收的菜叶是各种各样的,靠着这么大的市场这么近,种的菜肯定能卖出去。”于永框所说的蔬菜交易市场指的是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
■经纪人十年蔬菜行业打拼,日子过得富足
1月3日上午,在当地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东庄头市场,上午时分正是市场最热闹的时刻,菜商、蔬菜经纪人都在忙活,菜农也正在忙着将大棚里的蔬菜送到市场来卖。
今年50岁的王欢安是莱西当地人,现在在东庄头蔬菜批发市场从事蔬菜经纪人生意。从2003年,王欢安转行做了蔬菜经纪人,靠着良好的信誉,王欢安也受到了众多菜商的青睐,生意也越来越好。他的客户已经遍布杭州、吉林、广州等地。如今,依靠东庄头市场日子过得殷实起来的王欢安依然坚守在市场上。
对于即将开建的新东庄头市场,王欢安心里也有自己的主意,他告诉记者,建设新市场肯定会吸引来更多的客商,蔬菜交易量也会大幅增长,如果新市场建起来以后,他也打算扩大规模大干一番。
■菜商莱西的蔬菜品种多质量好
在东庄头市场繁忙的人群中,记者遇到了吉林来的菜商王荣江,王荣江今年42岁,从事蔬菜批发已经有了十几年时间了。王荣江告诉记者,作为菜商他们都知道哪里有质优价廉的蔬菜就到哪里去,从事蔬菜批发这么多年来,他也跑遍了甘肃、山西、陕西等省份。从3年前,王荣江来到了莱西批发蔬菜,究其原因,他说“这里的菜比较多,质量也不错。”王荣江也表示,通过蔬菜的批发也让他赚了不少钱。
“东庄头市场有九个大棚将蔬菜分门别类进行交易,对批发商来说很方便,而且东庄头市场的交易氛围很文明,这里没有欺行霸市、缺斤短两,菜商之间也都是公平竞争。”王荣江说道。
文/图
天寒地冻,“大棚经济”正红火
大棚蔬菜种植火热,菜农、经纪人、菜商因此受益 记者 王坤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李敏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