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漂"的春运故事:为了看孙子有钱也不赚(图)

2014-01-17 07:33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从青岛开往南宁的K1136次列车车厢挤满了人。



许多农民工用扁担挑着行李踏上回乡路。



  1月16日是2014年春运的第一天,15日下午5时47分,从青岛开往南宁的K1136次红皮列车缓缓启动,这趟从青岛始发,跨越山东、河南、江西、湖南等7个省,往返历时五天五夜的长途列车,被乘警长汪群称为“另一个小社会”。记者准时登上该车,探访火车上的春运故事:农民工拿到工资开开心心回家过年,开瓶啤酒光着膀子划拳;而小老板也因为雇不到人不得不歇业还乡。

  一根扁担挑起行囊

  1月15日下午,在K1136次列车的安检口,记者观察发现扁担、油漆桶、蛇皮袋等成为大部分民工必备的“春运神器”。为了回家,旅客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安徽阜阳来青岛打工农民工老王挑起一根扁担,将蛇皮袋和其他行李挂在上面,不仅省力,而且方便搬运。

  根据列车长的统计,15日晚11时,列车在经过泰山站之后,硬座车厢里已经超员40%,过道上早已水泄不通。记者观察发现,行李架上不仅有编织袋、行李箱、各种背包,还有大纸箱。硬座座位下面到处放着大包小包和油漆桶。汪群介绍,铁桶等金属“春运神器”只要碰到探测仪就会发出尖锐的警报声,但这些金属器皿并不是违禁品。“刚才还遇到一个乘客,用编织袋装了一袋子铁板、螺丝钉,这些行李都要一件件打开检查。”汪警官说。

  特意把花白头发染黑

  在K1136次红皮列车 13号硬座车厢里,记者见到了四名一边喝酒,一边划着拳吃东西的壮汉。四个人战到酣处,由于车厢里很热,加上四个人都喝了酒,不多时几人就开始脱衣服,一名乘客甚至光着膀子打牌,一边握着牌,另一只手把牌在小桌子上摔得啪啪响,“热闹热闹,然后明天各奔东西。”这名乘客说。

  靠过道坐着的是一名穿着朴素的中年人,脸上和手上的皮肤都粗糙地裂开了口子,但身上却穿着一身崭新的西服,头发梳得油光锃亮,操着一口浓重的南方方言,正在打着电话。“快,叫一声爷爷,爷爷很快就回家了。”电话里他声音和蔼。

  “别看我这个样子,我已经是当爷爷的人了。”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今年55岁,是湖南娄底人,今年是第二次来到青岛打工 ,他的大儿子今年10月份刚刚生了个儿子,听说自己有孙子了,本来已经决定留在青岛工作的王先生毅然辞掉工作,买了张回程的火车票,回家看孙子。

  “我在洗车行干活,老板本来说好了今年过年留我干活给两倍多的工资,但是为了看孙子,咱们不要了。”王先生兴高采烈地告诉记者,他今年在青岛工作攒了三万多块钱,买了很多东西回去带给孙子,“有奶粉、有玩具,就盼着孙子学会说话叫爷爷了。”王先生表示,无论自己在青岛打工有多辛苦,都不想让家里人知道,之所以买崭新的西装,还特意把花白的头发染黑了,就是想让家人知道自己在外地过得还算不错。

  “我这个人不敢坐飞机”

  1月16日凌晨1时,春运已经开启,K1136次列车的卧铺车厢里已经关灯,多数有座的旅客都趴在桌子上或倚在靠背上,进入睡眠状态,而没有买到坐票的旅客则想尽办法,利用车厢里的每一个角落来找到舒服位置席地而坐。每一节硬座车厢的连接处都是人挤人,若想从此穿过,必须一个人一个人地换位置,两三米的过道要一分多钟才能过去,在人群中记者找到了一位穿着整齐,浑身上下奢侈品的年轻人,他嘴里不停地抱怨着:“本来打算继续干的,结果工人都走了,只能回家过年了,走得太仓促,没有坐票,更别提卧铺了。”

  这位李先生告诉记者,他五年前来到青岛打工 ,在一家修车店做学徒,学会了手艺之后,就和老乡一起出来单干 ,今年过年前的一段时间,他本来决定留在青岛,趁着过年期间多赚一点,但是工人们纷纷请假和辞职,都希望回家过年,“我店里的工人都是些外地人,一到过年过节就撂挑子。”李先生说。

  “不是坐不起,我这个人不敢坐飞机,火车的票居然这么抢手!”李先生无奈地说。 文/图 记者 曹凯杰 实习生 张欣健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宋涛]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相关阅读

青漂 春运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