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价值观,如何打动人心

2014-03-06 05:50   来源: 大众日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 本报记者 赵琳 魏然 江昊鹏  春节后,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经公布,就在全社会引起了广泛探讨。此次全国政协会议上,也成为委员关注的焦点。

  如何让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像空气一样无所不在?记者对委员进行了采访。

让艺术家的创作自发于心

  "作为知名作家、艺术创作者,您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该如何践行?"3月4日下午,记者追问莫言。

  "从公民层面来讲,核心价值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对不对?"莫言脱口而出,向记者求证。得到肯定答复后,又表示,树立核心价值观一定要内化于心。而艺术家的作品,比如小说、影视作品、绘画雕塑、歌舞等,对于充实老百姓的精神生活,引导正确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莫言表示,他最近看了一篇习近平总书记怀念已故河北作家贾大山的文章《忆大山》,很为两人的君子之交感动。"文中谈到,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河北当县委书记时,经常在下班后与贾大山谈心,聊到深夜。不得不离去时,又怕打扰县委大院的传达室老大爷,两人就轮流蹲下当‘板凳’,使对方可以翻过铁门回家。"

  莫言认为,现在党委政府经常讲,文学创作、艺术作品要注重导向意识,要符合主流价值导向,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艺术创作不是执行行政命令,而是艺术家自发于心的行为。"如果一个领导能够放下架子,跟艺术家平等交往,讲真情、讲真话,赢得了艺术家的信任,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创作,让他们将个人的艺术追求与国家民族的需要结合起来,何愁没有好作品?何愁不能供给大众一个正确的价值导向?"

关键是找到

大家能接受的传达方式

  2013年,一场来自中国的展览轰动日本,很多前来参观的日本民众流下了感动的泪水。

  最受关注的是两件作品。一件作品是一组全家福的彩雕,一家人依偎在一起,目光平静,色彩柔和;另一件作品是一幅工笔画,年轻的夫妻在晚饭后,丈夫在悠闲地玩电脑,妻子在打电话。

  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吴为山委员连用三个"没想到"来形容此次美术展览。"没想到中国举办十二届、横跨六十多年的美术展览,在本国日渐不受重视,在日本却受到欢迎;没想到引起日本民众共鸣的是一个普通青年雕塑家的作品;没想到如此受瞩目的作品表达的竟然是最普通的亲情、关爱。"

  "我们的作品,反映的就是这样的主流价值观,一点也不教化、一点也不刻板。"吴为山认为,现在正缺少这样的作品,不是艺术家们没这个能力创作,而是没有站在受众的角度思考问题。"有些人,总觉得创作是非常私人的东西,一旦要传达某种价值观、某种信息,就觉得庸俗了,就觉得不独立了。"

  "其实,也许有些东西是能够跨越民族、国籍和时空的。中华传统文化中一直强调的仁义礼智信等,与当前我们所倡导的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只是我们要找到合适的表达方式,以一种大家伙儿能接受的、不感到别扭的方式来传达,真正让大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践行核心价值观莫成"口号"

  中国文联驻会副主席冯双白在外出调研时,曾被这样一种现象"雷"到:几乎每到一个城市的机场、火车站、立交桥,都会看到大红条幅上书写着对仗的标语,无非是总结概括本地"精神",号召大家要万众一心建设"美丽""某地"。

  "千城一面。给我的感觉是在走形式、喊口号。践行核心价值观是发自内心的行为,是从心里长出来的,而不是条幅上的红底白字。"冯双白说。

  中国音乐家协会驻会副主席徐沛东委员认为,践行核心价值观尤其不能搞所谓的"基地式"建设来引导树立核心价值观。"我们总以为在某个城市建一个中心,找些模范人物来做做讲座,好像大家就都受教育了,这块阵地就拿下了,这场仗就打赢了。实际上远非如此。"

  "曾有人建议在天安门安放孔子像,因为我们有儒家传统,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嘛。但是倡导‘仁’了,那‘义’呢?要不要再放个关公像呢?"著名导演尹力委员对这种"简单粗暴"的践行模式非常反感,"千万别光喊口号、搞摆设了。"

  莫言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公民层面来讲,就是要每个人从个人做起,从小事做起。"《论语》曾经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还要再强调,己所欲,亦勿施于人。严于律己,提高每个公民的道德素养,才是真理。"

         (本报北京3月4日电)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