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奉岩
淄博市淄川区昆仑镇聂村人
人无信不立。十多年来,孙奉岩牢守"诚信"二字,以病残之躯,寸积铢累,上孝祖母,下养妹妹,终得偿还父母债务。道德在心中扎根所迸发出来的生命力量,让我们感叹钦佩。诚实守信是道德建设的基础。只要每个人都像孙奉岩一样,在诚信的路上跨出一小步,社会诚信之路就会前进一大步。 □事迹回放
1992年,孙奉岩只有8岁,却因病再也站不起来了。慢慢地,她的胳膊越来越没力气,干不了任何重活。在病痛的屡次打击面前,她并没有气馁,硬是咬牙拼命读完了初中。
然而,残酷命运并没有就此罢手。1999年,身患尿毒症的父亲弃她而去。两年后,母亲也因病离世。从此,这个残破的家庭只剩下她与年迈瘫痪的奶奶、年幼无知的妹妹相依为命。孙奉岩暗暗立下誓言:"我要撑起这个家。"
孙奉岩父母在世的时候,为了治病,全家共欠下35000元的债务。孙奉岩说:"母亲临走的时候,把账本交给了我。我知道,母亲的意思是不想欠别人的钱。"
但是,钱从哪里来呢?家里所谓的收入,就是低保、抚恤金,还有妹妹的孤儿补贴,每个月大约能有1000元,早些时候每月只有不到200元。要想从这微薄的收入中抠出35000元,就只能靠省吃俭用了。一些好心的邻居经常把一些废旧品送到她家里,孙奉岩把卖的钱一点点攒起来。就这样,第一个年头下来,孙奉岩竟然省出了700多元。加上年底的各项捐助,孙奉岩硬是凑足了2000元。当奶奶拿着钱还给人家时,人家说什么也不收。可最后,要强的奶奶把来之不易的2000元钱硬是塞给了人家。
随着社会救助力度的增大,孙奉岩的生活压力小了许多。但还债的事却自始至终像一副沉重的担子,压在她心上。她一分一分地积攒,一元一元地节省,一笔一笔地偿还,用了整整10年时间,到2009年年底,孙奉岩终于还清了最后一笔债务。
孙奉岩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关爱和救助。可是,她说:"除了政府和村集体给的钱,任何个人的捐款捐物,我一概不收。"有好心人会悄悄地留下一些钱,孙奉岩一笔笔认真地记了下来,她说:"等妹妹以后工作了,就把这些钱捐给需要救助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