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放大的霾照片”放在心上

2014-03-29 08:49   来源: 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手机看新闻 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

小字体大字体

  文/乔杉

  北京连续雾,污染不断加重。空气中细小的霾颗粒到底是什么样子呢?有科普作家通过显微镜,将霾颗粒放大1000倍后,发现他们形状各异,有复合体,有生物颗粒,有矿物质的,看上去触目惊心。(3月 28日新华网)

  都说雾霾可怕,可霾到底是什么,很少有人知道。摄影师拍摄的显微镜下的这组霾照片,则让人们对霾有了更清晰、更深的认识,对于治霾会有更大的决心。

  说起雾霾没有谁陌生,也没有谁不重视。特别是当“雾锁中国”出现时,更是群情激愤。可是,当风吹雨打霾散去,种种对雾霾的关注,又往往随之而去。对于有关部门来说,雾霾来的时候,心里忐忑不安,很怕受到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也会推出一些应急性的举措。可一旦雾消霾散,也就万事大吉、一身轻松,不但连应急举措都不见了,说好的“常治”与“长治”也溜走了。

  这种“霾来一片紧,霾去一身轻”的心理,是治霾之大忌。如果总是抱着这样的心理,治霾只能是应付式、糊弄式,靠着这样的方式,治霾基本没有希望。当前,有必要改进治理雾霾的工作作风,充分认识其复杂性和顽固性,把其紧紧抓在手上,落实在行动中。特别是这组“霾颗粒组照”,有必要挂在墙上,放在心上,时时提醒自己。

  雾霾的形成,决非一日之过;雾霾的治理,也非一日之功。治霾说难很难,说易也易。主要对应两点,一是生产方式的转型,二是生活方式的转型,这两方面能够得到改善,那雾霾终会远去。而要实现这两方面的转型,需要拿出决心和勇气。从生产方式上讲,要加快产业转移、结构升级,把治霾和转型结合起来,以治霾倒逼转型,以转型带动治霾。当前更重要的,是认真兑现承诺,确实把各层各级出台的空气清洁计划落实到位。从生活方式上讲,以绿色为时尚,把节能低碳融入平常,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体现公民责任,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指责别人不该的自己也别去做。而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说得多做得少,要求别人的多要求自己的少,而且对雾霾的关切始终飘忽不定。

  在治霾上没有旁观者,也不应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霾有来有去,但对治霾的认识应该坚定不移。因此,希望所有部门所有人,都能把“放大的霾组照”,挂在墙上放在心上,始终提醒自己紧抓不放。

  

半岛网辣蛤蜊评论(http://news.bandao.cn/lagala/)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 (来源:半岛网-半岛都市报) [编辑: 刘晓明]

版权稿件,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热门推荐

房产 | 旅游 | 教育